基辛格著作《論中國》(摘錄)
▲毛澤東(左)和基辛格。照片=法新社基辛格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949年成立後僅過一年,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便於1950年10月參與了朝鮮戰爭,其原因也就是「圍棋本色」。當時任何人都沒想到,剛剛結束內戰並利用從國民黨俘虜手中繳獲的武器艱難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會同擁有核武器的最精銳美國軍隊抗衡。西方軍隊動用核武器等「炫耀軍事實力威懾敵方,從而避免戰爭」,而毛澤東選擇的中國式戰爭則截然相反。中國即使在不利條件下也要果斷髮動攻擊先發制人,打破對方心理平衡,從而營造有利局面,然後再試圖達成政治妥協。基辛格分析稱,中國1954年至1958年在台灣海峽採取行動;1962年同印度發生邊境糾紛;1961年至1971年在烏蘇里江與蘇聯發生衝突;1979年發生中越戰爭時,都表現出先突襲然後達成政治妥協的特點。歷史會重演嗎?基辛格預測稱,如果美國和中國陷入戰略矛盾狀態,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出現的狀況將會在亞洲重演。當時在歐洲以德國和英國為中心形成了對立格局。據基辛格透露,自己40年前秘密訪問北京會見周恩來時,周恩來說「如果美國和中國不是一起動搖世界,而是一起建設世界該有多好」。但對於分別傾向於西洋象棋和圍棋的美國和中國而言,這種希望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然而,40年前基辛格和周恩來之間的秘密會晤導致韓半島成為美國和中國各自行使影響力的地區。遺憾的是,該書沒有指出如何打破中國對南北韓採取等距離外交政策並運用以夷制夷戰術的現實。
推薦閱讀:
※基辛格:歐美通過戰後合作拉緊關係 中美也可以
※1972:毛澤東與尼克松、基辛格的談話實錄
※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震驚了誰?
※基辛格為什麼會誇希拉里?原來他們兩家每年一起度假啊
※從可敬的對手的眼光中看自己——基辛格《大外交》讀後感|袁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