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法之用筆的方法

書法之用筆的方法 寫字的姿勢、執筆的方法和運腕的方法都是毛筆運用的輔助部分或者預備階段,它們都是為用筆創造條件的。用筆,準確地說就是用鋒,也叫使鋒、運鋒和行鋒,是完成點畫時毛筆筆鋒起行止的規律。我們還可以說,用筆就是執筆和運腕的實施,是靜態地執筆到實現靜態的字形(墨跡)中間的一個動態環節。 在中國書法中,尤以用筆最為重要。宋代的科學家沈百家樂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指出「世之論書者,多自謂書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語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嬙,容貌雖不同,而皆為麗人;然手須是手,足須是足,此不可移者。作字亦然,雖形氣不同,掠須是掠,磔須是磔,縱其精神筋骨猶西施、毛嬙,而手足乖戾,終不為完人。」用筆之情是達到書法出神人化的必由之路。 但就用筆的點畫形態看,無非是方與圓的不同程度的組合而已,因此,學慣用筆,首先要學會寫方筆與圓筆的方法。 所謂方筆與圓筆,是指點畫在起止和轉折處表現出來的形態,有稜角者謂方,無稜角者謂圓。圓筆源於篆法,其用筆裹鋒,轉換處不折不頓。方筆源於隸法,落筆時可用切人法,需折鋒頓鋒。方筆骨力外露,豪邁遒勁,給人以陽剛之美;圓筆妍媚柔和,含蓄秀逸,給人以陰柔之感。 關於方筆與圓筆的用法康有為在《藝舟雙楫》中說:「方筆便於作正書,圓筆便於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較,正書無圓筆,則無盪逸之致,行草無方筆,則無雄強之神,則又相交為用也。」故正書貴方,行草貴圓,妙在方圓並用,此乃方圓用筆之一大法則。 無論方筆與圓筆,其寫字時筆鋒的運動都是平面運動(指在紙面內的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往複)、空間運動(指筆鋒的一落一提的高低與觸紙後的一輕一重)和速度運動(指行鋒的快慢)三種狀態的綜合運動。下邊就用筆的三種運動情況加以闡述。 藏鋒:是落筆之前或收筆時鋒端的快速動作而不使筆鋒顯露,使其藏於筆畫內的一種筆法。 落鋒:藏鋒(指起筆)之後緊接著所用的筆法,其方向與所寫筆畫方向正好垂直,其落鋒的長短與筆畫的寬窄大體相仿,這種筆法運用時宜考慮前後銜接,來勢要緊湊。 行鋒:完成整個筆畫的全部運筆過程,都叫行鋒或運鋒。行鋒應密切配合整個筆畫的方向、位置和傾斜度。 回鋒:是藏鋒的一種方法,落筆藏鋒叫藏頭,收籠護尾叫回鋒。其方法是收筆時,筆回輕微逆轉一下,這樣筆力渾厚,書寫時,與藏頭一樣,都是一瞬間的輕快行鋒。 露鋒:與藏鋒相反,是指筆鋒外露。在一個筆畫的範圍內,有頭露,也有尾露。在各種筆畫之間,露鋒通常用於點的起筆和撇、捺、鉤及一個字最後一畫是豎的尾部。其寫法是最後收筆不回鋒,鋒芒外露。運筆時宜一鼓作氣,順理成章,輕快而自如,成功之後有險峻之感。 為了明確這幾種筆法的運用,我們以橫畫和豎畫為例加以說明。寫橫,要逆起藏鋒,後則先豎,然後再水平運筆行鋒,收筆時頓筆成豎再回鋒。這樣,落筆在前,收筆在後,前後呼應,落筆時就要想到後面如何收。同理,寫豎畫,則藏鋒後先橫落,收筆時略頓後再輕回。 關於落筆與收筆,前人曾總結過兩句話,叫「無往不收(指橫畫)、無垂不縮(指豎畫)。」這裡,往與收,垂與縮都是相互的對應和有機的統一。用筆中做到這一點,就使人感到橫中有豎情,豎中有橫意,下垂上縮,右往左收,綿里藏針,含蓄耐看。 折鋒:就是行筆轉折處的用鋒法之一。用筆時,筆鋒稍散,使筆畫顯出稜角,寫出方的點畫。用折鋒寫字的筆法稱為方筆。折鋒的用場有兩處。一是書寫一個筆畫,起筆可用折鋒,若寫橫畫,先豎下筆,鋒自左上方而落,稍頓,折鋒右行,收鋒時向右下方稍頓,再回鋒收筆;若寫豎畫,先橫下筆,鋒從左上而落,中間行筆後稍頓回鋒,其他筆畫皆同。二是書寫折畫,如橫折,寫到橫的盡頭,筆鋒行方角轉折處時,筆鋒不作圓轉而取折鋒稍頓向下切勢,此為之實折。用折鋒寫出的筆畫,形狀方正,骨力外拓,顯得遒勁。 轉鋒:是指與折鋒相對應,是行筆轉折處的另一種用鋒方法。轉鋒起筆裹鋒不重按,轉筆的關鍵在於心靜,以指腕把筆鋒調正,中鋒運行,且不停駐,筆鋒隨著圓角勢圓轉,行筆起伏不大,速度比較均勻。凡用轉鋒寫字的筆法稱為圓筆。用轉鋒寫出的字清秀渾厚,血足肉豐。 由於折鋒與轉鋒的運用,就出現了方筆與圓筆,而方圓筆的靈活運用,就出現了兼筆。方筆、圓筆、兼筆形成三大派別。古書論中說:「轉折者,方圓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圓。…『方者參之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這就不僅從楷書範圍內肯定了方圓筆的作用,而且把方圓筆法推到了整個中國書法的更廣闊的領域。 上面論及的都是在平面內運動的主要筆法,那麼在空間里還有一些基本筆法需要了解。 頓鋒:就是略加按筆的用鋒方法。一般在藏鋒後的落鋒、回鋒前的收鋒和轉折畫處常用這種方法。頓鋒又叫按筆,要想使筆畫粗全賴於此。 提鋒:是運鋒中稍輕的用鋒方法。一般在橫、豎畫的中部和露鋒畫的尾部常用這種筆法。提鋒又叫輕筆,它可使筆畫變細。 裹鋒:是提鋒中的一種。主要指藏鋒轉為落鋒筆鋒不予散開的快速用鋒方法,多在圓筆中運用。 用鋒中的輕重提按可依據上下跳動的運動狀態分為機械提按和自然提按兩種。機械提按是指筆鋒觸紙即顯墨跡,離紙失去墨跡的這種單獨由手指、腕掌握的上提下按的用筆方法,它與筆鋒彈力的大小關係不大;而自然提按則是筆鋒不離紙面,在筆畫範圍內而顯出的粗細之分。這樣的提按是指腕力與筆鋒彈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書法中,一般是兩種提按交織而以自然提按為主。 在書法中,提按適度,就會筆畫輕重自然,反映出情態。所以,每個字中的第一畫,都應力求按筆中有提筆,提筆中有按筆;按得得當方顯出筆畫的重感而有力,提得合適則筆畫清秀而雅緻。這樣,才可以避免重而無骨的「墨豬」或者輕而無肉的「墨絲」等弊態。 了解了平面內、空間中的主要筆法之後,我們還得從速度角度了解一些筆法,這樣才能掌握書法的全面。速度筆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疾鋒:就是快速運行筆鋒。歷史上也有將其稱為快筆、忙筆、速筆的。 徐鋒:是緩慢運行筆鋒。過去也有稱作緩筆、慢筆和遲筆的。 駐鋒:是運鋒中的一瞬間停而待動的用筆動作。 用筆的快與慢,都是相對的。就字的體式而言,一般是草書(包括行書)用筆要比楷書快。古時「毫馳聚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的詩句正是對草書快寫的寫照。 以上,從三方面探索了一般的筆法,這三方面都不是孤立的。筆法的運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力的綜合運動,無論用筆的千變萬化,都離不開一個基本的用筆方法,這就是中鋒。中鋒是一切筆法運動的基本前提,故人們稱「中鋒為筆法之根本」。 什麼叫中鋒(亦稱正鋒)?就是筆鋒始終在點畫的中間運行。中鋒筆鋒的運動方向與執筆處中點以上的筆管運動方向總是互逆的,並非筆管始終垂直於紙面。掌握中鋒,需要苦練,功夫到了,就會「如印印泥,如錐畫沙。」 與中鋒互為對應需提及的是側鋒。側鋒又叫偏鋒,就是筆鋒在墨跡的一邊運行,筆管可以隨意傾斜的用鋒方法。側鋒運用得妙,可使字形取妍,但初學者要慎用。 學習書法主要是掌握一般筆法,如果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探索一下技術性的筆法,諸如拖鋒、搶鋒、挫鋒、戰鋒、衄(na,退縮)鋒、滑鋒等,這裡不再贅述。 用筆的方法在各種書體中各有側重,一般來說,篆隸多用圓筆裹鋒;真書有圓筆、有方筆;行書、草書多用偏鋒。 據以上所述,我們可以領會到,用筆的基本功是中國書法的基礎,是書法藝術的靈魂。只有掌握了筆法,才能獲得筆勢,進而意到筆隨,體現筆意,一步一步飽覽書法寶庫中的無限風光。
推薦閱讀:

硬廣——安利一位靠譜的書法老師
唐代書法鑒賞1
[轉載]【轉】 【教育教學】硬筆書法 間架結構 要領 技能技巧(一)
書法《菜根譚》(221-233)全文完(20140517)
中國書法繁體字精華版,書有留存參考

TAG:書法 |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