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將評述(十一---十五)
11.草原蠻族
游牧民族都是兇悍而好戰的民族,在以農耕文化為主的漢族面前,他們都是些未開化的草原野蠻人,他們不懂禮儀、不知廉恥,生活在馬背上,戰鬥力極強,是漢族政權的巨大威脅。在中國最強盛的漢唐時期,匈奴和突厥就是漢人的噩夢。而在中國的宋明時期,這個噩夢變成了現實,宋朝和明朝分別滅亡於蒙古人和女真人的手上,或許最輝煌的時刻就意味著開始走下坡路了吧。匈奴和突厥都是作為敵人在漢唐名將中作了側面的描述,因為他們是失敗者和被驅逐者,然而接下來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不得不讓人正視,因為他們是勝利者。成吉思汗手下有一群可怕的名將,他們沒有受過在我們看來正規的軍事訓練,甚至根本不具備必要的名將素質,然而他們有著超人的天賦和近乎完美的戰術,就像游牧民族狩獵一樣,觀察、攔截、埋伏,使敵人精疲力竭,使敵人感到恐懼害怕,一場戰爭如同一場圍獵。到忽必烈時代,名將伯顏、阿術征服了南宋,中國全境第一次落入游牧民族手中,這是草原蠻族最非凡的事業,以往的匈奴、突厥、女真都沒有成功過。蒙古人繼續向世界挺進,他們征服了高麗,但是在進攻日本、越南時候遭遇到了失敗,隨便提一句,他們在歐洲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忽必烈時代的漢人名將郭侃曾經一直打到了地中海。蒙古人的壯舉給世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中國文化和歐洲文化開始了全面交流,到13世紀末,與古代絲綢之路一致的陸路把歐洲與中國聯繫了起來,另外蒙古征服者還開通了海路,又叫做香料之路,於是也有了馬可波羅的旅行。然而,道路的暢通是以大屠殺為代價的,一旦蒙古人失去了對當地的控制力,經濟文化交流也就中斷了。這一次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影響深遠,宋代成形的四大發明流傳到歐洲,歐洲漸漸將其發揚光大,而中國似乎並沒有強烈感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依舊榮辱不驚、無動於衷的等待著漢人政權的恢復。由於蒙古人在中國的迅速墮落,歷史上最有活力的民族蛻變得軟弱無能,忽必烈建立龐大的元帝國不到一百年就被推翻了,朱元璋重新建立起了漢人政權。然而蒙古跨越歐亞的大帝國並沒有消失,他們內部還在繼續的爭鬥,並不時的威脅到了明帝國,只不過他們再也沒有能力恢復昔日的榮光。顯然,比他們更堅強的是女真人,他們曾經兩次登上中國歷史的舞台。北宋時候,契丹建立的遼國看上去相當強大,宋太宗曾經趁契丹可汗的去世,派出了曹彬、潘美、楊業等名將率領的部隊進攻遼國,但是他們遭遇到了契丹名將耶律休哥的阻截。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宋朝政府採用「以夷制夷」和「遠交近攻」的國家戰略聯盟崛起的女真族對付兇悍的契丹。就戰略而言,這些政策是中國哲學智慧的結晶,春秋戰國和漢唐時期的國家都廣泛使用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
12.俠骨仁心
名將之中頗值得一提的還有明代的王守仁,此之「俠骨仁心」,就是取其名字中的「仁」字。在印象中,滿口仁義道德、子曰詩云,搖頭晃腦的老學究形象,和戰場上壯懷激烈、身先士卒的名將形象相差太遠了吧,即使中國歷史上最書生氣的儒將,羽扇綸巾、揮斥方遒、指揮若定,也絕沒有王守仁這般是真正的大學者、大思想家。王守仁的故事很有趣,《明史》中提到,他五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一個異人摸了摸他的頭,替他改成「守仁」這個名字,於是就能開口說話。按道理說五歲還不能說話,應該屬於智力發育比較遲鈍型的人物,可是王守仁馬上變得很聰穎起來,很年輕的時候就考起了進士。明朝的名將大都有文才,因為明朝重文輕武,只允許進士及第的八股文專家領兵打仗,雖然造就諸如王守仁、袁崇煥、洪承畦、孫承宗、熊廷弼等文武雙全的名將,卻也因為太多的文人統帥輸了更多不該輸的戰役。王守仁為人正直,沒有讀書人的迂腐氣,相當受人尊敬。他擔任兵部主事時候,曾經為了打抱不平,得罪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大太監劉瑾,被貶職到邊遠山區貴州龍場,王守仁倒是既來之,則安之,「因俗化導」,當地人很感激他。後來劉瑾事敗遭誅殺,王守仁才重新被啟用。明朝時候,太監專權,吏治腐敗,皇帝任性行事,國家政治一塌糊塗,軍事制度也存在嚴重問題,缺兵少糧,訓練不足,戰鬥力極低。當時,南中盜賊四起,各佔山頭自立為王,明朝的文人官員對行軍打仗一竅不通,一敗再敗。於是王守仁出馬,改革兵制,先除賊軍耳目,再誘敵深入,威逼利誘,巧施計策,從而一舉殲之。當時朝廷還擔心數十年來都頭痛的巨寇,打算調廣東、湖廣的正規軍配合圍剿,這些部隊有的還沒動身,有的才剛剛趕到,王守仁就平定了全部盜賊,其用兵之迅速、老練,嘆為觀止,於是「遠近驚為神」。也是天意要王守仁成為一代名將,寧王造反讓王守仁再建奇功。當時寧王兵強馬壯,直逼明朝重地南京,王守仁用假情報迷惑寧王,寧王因此延誤戰機。接下來寧王主力攻打安慶,王守仁直搗寧王根據地南昌,攻克南昌後,「軍士頗殺掠,守仁戮犯令者十餘人,宥脅從,安士民,慰諭宗室,人心乃悅。」王守仁再乘機設伏,待寧王大軍回救時候而攻之,始終牽著敵人的鼻子走,最終潰叛軍,擒寧王,一場足以顛覆政權的大規模叛變就這樣迅速平息了下來,總共不過花了三十五天。而這個時候明朝的正德皇帝卻自封為「威武大將軍」,要領軍南下。正德皇帝武宗是個瞎胡鬧的皇帝,他喜歡帶兵打仗,好好的皇帝不當,寧願做將軍,自詡名將,重用劉瑾,寵信奸臣,貪玩好色,不過還不算特別昏庸,有些時候能夠明辨是非,最終也殺了劉瑾,是個有意思的皇帝,不過不是好皇帝。要應付昏庸皇帝和他邊上的小人比對付寧王可難多了,「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往往如此。為了投皇帝所好,武宗身邊一些奸臣不滿王守仁行動太快,竟然要王守仁放了寧王,讓皇帝帶領京師的士兵自己來抓。王守仁當然不會跟著他們一起胡鬧。這些奸臣小人們「縱京軍犯守仁,或呼名嫚罵」,王守仁涵養很好,「不為動,撫之愈厚。病予葯,死予棺,遭喪於道,必停車慰問良久始去。」王守仁誠懇的態度打動了京師里來的士兵們,後來竟「無復犯者」。一計不成,又施一計,這回王守仁被誣陷謀反,幸虧武宗還有一點點明智,沒有理會。為了滿足皇帝的癖好,王守仁只好上書言「奉威武大將軍方略討平叛亂」,把功勞全歸於皇帝,給足武宗的面子,讓武宗班師回朝,避免了京師部隊對地方百姓的騷擾。武宗在南京正式接受被俘虜的寧王,並舉行了受降儀式。其時城外設一廣場,豎起旗號,派兵將廣場團團圍住,把寧王放出來,去掉枷鎖,讓他站在中間,然後武宗親自擂鼓,士兵們圍上來把寧王捆起來,高奏凱歌,彷彿真正打了勝仗一樣,浩浩蕩蕩的進南京城,簡直就是街頭賣藝的猴把戲,這樣的皇帝可叫人哭笑不得。如果王守仁動作慢一點,讓武宗來和寧王作戰,相信明朝的命運會發生重大改變吧。小人當道,君子失意。王守仁的功績沒得到嘉獎,便是跟隨他立功的戰友們也都明升暗降,王守仁並非貪圖功利之人,但受到朝廷這樣的對待,也漸漸寒了心。後來賊兵又起,明朝將官無可奈何,王守仁再次出馬,摧枯拉殘,盡數平定,卻再也沒受到提拔。王守仁領軍軍紀嚴明,秋毫不犯,用兵如神,「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其人更是正直無私,「以直節著」。他開學講課,「弟子盈天下」,雖然皇帝不賞識,老百姓還是知道他的好處,他病逝後,「喪過江西,軍民無不縞素哭送者。」這大概便是所謂「公道自在人心」吧,中國歷史上能讓老百姓這樣真心為之痛哭的人,實在少而又少啊。王守仁,浙江人,號陽明,世稱
13.落日餘暉
清朝中葉的「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次「盛世」,名將多產於開國和盛世,從來如此。比如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盛世漢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帶來的是文景之後漢武帝之抗擊匈奴眾多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為其中佼佼者;第二次盛世是唐朝初期的「貞觀之治」,唐朝名將有秦瓊、尉遲敬德、李靖、李績、蘇定方等等,清朝自然也不例外。「康乾盛世」到清朝滅亡期間,堪稱名將者多矣,尤其是晚清時節,太平天國強勢崛起於南方,更有不世名將石達開、李秀成等人,清朝方面不得已重用漢人將軍,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都是謀國老臣兼將將之材,大清名將和天國名將倒真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材,本來名將對訣煞是好看,可惜天國之天王不及清末之太后,天京一場自相殘殺元氣大傷,大好機會拱手送人,天國夢滅。晚清之時局,讓人無暇感嘆天國名將之凋零,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甲午海戰,一場比一場敗得更慘。中華民族全面落後,用刀劍來對付槍炮,任是千古名將復生也無法力挽狂瀾,戰爭已經完全改變了模樣,而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改變自己呢。這個時候再想起我們的「盛世」,突然覺得十分的可笑,正當我們洋洋自得、以為天朝大國不可一世的時候,已經悄然落後,而且落後很遠很遠。就在十九世紀中期,中國和日本同時發動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因為清政府沒有涉及到政治層面,雖然經濟、軍事上創造了奇蹟,一樣在幾十年後被日本輕易擊潰,綜合國力相差太遠,名將也無計可施。乘著康乾盛世餘威,大清帝國落日餘暉,畢竟也有名將為人所不能,在抗擊外國侵略軍時候取得過勝利,只不過那勝利比失敗也差不太多,談起來更加令人氣憤悲哀。中華之名將到了近代,的確也是沒什麼好說的,戰爭、名將的理念都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中國名將不提1900年後的也對,我們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誇耀之處,世界的概念不再限於中國了,而是全球。未來的名將只有可能產生於強國,弱隊固然出門神,可弱隊永遠都是弱隊。好了,廢話少說,還是來看看晚清名將的悲壯和無奈罷。關天培,道光十四年廣東水師提督,重點布置了虎門防禦,他和林則徐一起進行了「虎門銷煙」,並在廣東沿海嚴密布防,而英國艦隊在關天培面前始終沒有討得好去,義律曾率兵船挑釁遭到反擊,而鴉片戰爭開始的時候,英艦數次發動進攻,都被關天培擊退。這在清末之中國,可是難得的勝利啊。為此,關天培得到清朝政府的嘉獎,道光帝的上諭里寫道:此次攻擊夷船,提督關天培奮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著賞給「法福靈阿巴圖魯」名號。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督率水師,堅守陣地,但因為清朝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遣散兵勇,盡撤海防,在面臨英軍的突然襲擊情況下,又拒絕增援,關天培無奈之下,散盡自己的財物,奮勇死戰,壯烈犧牲。在今天看來,關天培自然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但不戰而降難道更像話嗎?永不放棄地堅持精神難道不應該是名將的必要素質嗎?劉永福是清末另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將。他的部隊以七星黑旗為軍旗,世稱黑旗軍。劉永福主要活躍在越南和台灣與侵略軍作戰。當時清朝是越南的宗主國,所以捍衛越南的主權也就成了清政府的義務,但是在十八世紀末期,清政府自顧不暇,哪還有工夫理睬越南。而這個時候的劉永福挺身而出,率領他的黑旗軍血戰法國侵略軍,大獲全勝,而劉永福也被越南國王封劉永福一等義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後來法國大舉進攻越南,清政府被迫向法國宣戰,劉永福配合老將馮子材又一次取得了勝利,聲威大振,是為中國近代史上為數極少的反擊侵略勝利戰爭。不過清政府沒有乘勝追擊,反而和法國簽訂停戰協定,並且承認法國是越南的保護國,這就是所謂打了勝仗,卻像敗仗一樣喪權辱國的說法。雖然這個決定未必一定是錯誤,當時普魯士的俾斯麥發動了統一德意志的普法戰爭,法國節節敗退,所以中法戰爭中的法軍人心惶惶、士氣低落,但法國國力之強盛,遠在大清之上,劉永福、馮子材的勝利實在屬於僥倖又僥倖,而清政府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實力守護越南,不如見好就收吧。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三千人回國,清廷下令裁減,兩年後只剩下三百人。甲午戰爭爆發後,劉永福奉命率黑旗軍赴台灣,幫辦台灣防務。《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的消息傳來,桀驁不馴的劉永福沒有理會放棄台灣的命令,而是留在台灣領導抗日,曾經幾次重創日軍,劉永福在台灣同日軍血戰近五個月,但終因為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而戰敗,黑旗軍將士大都戰死,無奈之下,劉永福只有潛回大陸。這位名將有廉頗風範,辛亥革命後,他還被推為廣東民團總長。到1915年,袁世凱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舉國大嘩,而這位將近八十的老將拍案而起,要求重上戰場殺敵。要說起功績,清末名將自然多以失敗告終,但也正因為敵我力量懸殊,頑強和勇敢更值得欽佩。封建王朝統治下的近代中國妄自尊大,鴉片戰爭之後才勉強認同西方的技術力量,但還是沒有上升到工業革命和政治改革層面,在這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特異制度下,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也只能培養出貌似強大,實際卻不堪一擊的軍隊來。縱有名將,也只能望而興嘆,對於清末之將軍,我們應該更多一份尊重,畢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能有勇氣去打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也是很了不起的啊。在今天,我們自然會有另一種覺悟,落日餘暉雖然壯麗,卻已近黃昏,強國之道在於科學和民主,國家實力為產生名將第一要務,其餘次之又次之啊。
14.名將隨想
名將的故事永遠也寫不完,不過我這篇文章快要結束了,有一搭沒一搭的寫著,名將的選擇本來就是憑興趣和個人愛好,如果不熟悉就很難對其做出準確地判斷,更不可能令所有人滿意。但既然有了只要做事情就會犯錯誤的覺悟,那麼也就毫不在乎的理解為自娛自樂,擺出一幅野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悉聽尊便吧。現在可以很認真的勞心勞作做這樣既辛苦又不能賺錢的事情,大概是年少無知的一種表現吧,一切都等到老了再後悔羅。很無聊的給自己提出一個題目:挑選四名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名將之中的名將。設定是:其一,必須是名將輩出的年代,否則還算什麼名將中的名將,只不過是矮子中間選高子罷了;其二,要求有十年以上的戰爭經驗,要指揮軍團進行大規模作戰,並且改變了當時國家形勢的局面,造成巨大的影響。一戰成名,畢竟還是不能令人信服,事實上憑藉運氣也可能成為名將,另外如果只是苟延殘喘的自衛性質名將,影響和效果就大大不同,名將中的名將肯定名額有限,所以只能挑選最合適的;其三,決不採用民間傳說和小說立場,也就是說評判的標準必須是歷史上真真正正發生過的戰役;其四,我不太熟悉的名將不算,因為名將中的名將如果不夠有名,只怕也不能當選,雖然因為歷史原因、教育原因和我孤陋寡聞的原因會影響判斷,但我仍然堅持這一點,事實上也只有這一點最讓人無法反駁我的結論。不是理由的理由往往最有說服力,尤其是說服自己的時候。好了,我們開始吧。首先我們劃分一下歷史時代,我們將歷史分為春秋戰國、秦漢帝國、三國兩晉、五胡亂華、隋唐帝國、五代十國、宋遼金眾帝國、元帝國、明清帝國九個歷史階段。而我們選擇名將中國名將,基本上是集中於開國時期和盛世時期,那個時候才是英雄用武之時。那麼我們首先排除宋,宋帝國整個歷史時期處於被動挨打地位,並且沒有一位名將徹底改變這一切,雖然北宋南宋不乏名將,但前面已經提到,名額有限,我們只能苛刻的要求名將們還要生逢其時。另外宋朝開國比較順利,沒有強大挑戰對手,雖然避免了內戰,但是名將也沒有機會發揮了。對於元帝國,如果從成吉思汗算起,元帝國的名將實在多得恐怖,功績也大得嚇人,不過當時蒙古人不能算作中國正統,如果要算的話,也只能夠從忽必烈建立元朝開始。三國時代、五胡亂華和五代十國也被排除在外,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成功統一中國,雖然名將們有過很多次決定性戰役,但都只是阻礙統一罷了,簡單的說,他們對於國家形勢改變的不夠大。五胡時期的名將本來也不少,但是最優秀的大都自己稱帝,名將中的名將選出一個皇帝來,那是要叫人笑話的。明清帝國里,乃是中國封建王朝頂峰時期,王權至上,名將們自由發揮的餘地太少了。朱元璋開國時代曾有智將徐達和勇將常遇春,可是要說朱元璋將蒙古人趕出去,不如說他是從逐鹿的群雄中取勝罷了,而且有明一代,皇帝多殘忍好殺,不思進取,諸如鄭和下西洋也不過是耀武揚威,至於以後的王守仁、于謙、戚繼光、袁崇煥,打的都是國家防禦性質戰爭,他們身處的歷史時代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有更大的作為。清朝一代,開國時期屠殺過甚,大統一時候康熙用兵能力遠在手下名將之上,清末倒是名將輩出,可古代名將已經不適合現代戰爭了,於是排除明清。那麼我們就剩下了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元朝。戰國有四大名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毫無疑問白起遠遠超過他們,數次超大規模的戰役,長平一戰更是戰術運用經典,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但是春秋戰國還有幾個競爭對手,比如兵聖孫武,我感覺上孫武有歷史虛構的成分,他老人家好像就在吳楚爭霸中牛刀小試,然後躲進深山老林之中修道去了,而《孫子兵法》主要成於曹操之手,事實上吳楚爭霸伍子胥的功勞才是最大的。另外,吳楚都屬於地方性質局部爭端,稱霸一時,離大統一還有一定距離呢。另一位競爭對手是孫臏,基於以上同樣道理,他們的成就並不是建立在主動出擊形成大統一戰略上,往往是防禦性質或者地方爭霸。於是,第一位選擇白起,應該是沒有太多異議吧。秦帝國有了白起,也該滿足了吧。我們再來到漢帝國,楚漢相爭時期,領兵打仗能力遠遠眾人的大概只有韓信了。其餘的人,如張良蕭何多運籌帷幄,項羽是個猛將,但不能算大將之才。我們來看看蕭何對韓信的評價,「諸將易得,至如信,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蕭何可不是因為和韓信關係好才推薦他的,天下歸漢之後,韓信卓越的軍事才能使得天不怕、地不怕的劉邦感到畏懼,願除之而後快,韓信這個傢伙,很不簡單。漢帝國能夠和韓信競爭的名將也不少,只不過衛青太陰柔,霍去病囂張。而李廣也有殺降之事,更將侮辱自己的霸陵尉斬首,比起韓信忍胯下之辱,後來反提拔那位侮辱他的無賴少年,器量不可同日而語。至於其他幾位征戰匈奴、決戰西域的名將,用兵的規模就遠遠比不上內戰時候的戰役宏大了。第三位名將中的名將,我選擇唐朝的李靖。李靖這個人大器晚成,相當有傳奇色彩,隋唐時代的名將也是多如牛毛,李靖憑什麼脫穎而出?其人除了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外,更是和少數民族作戰,「南平吳,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渾」。李世民和他關係很好,對他評價也很高,封李靖為衛國公及開府儀同三司,應該屬於大唐初期第一名將。第四位名將精英我就有些糊塗了,是選擇元朝時期的郭侃,還是盛唐時期的郭子儀?又或者乾脆去別的時代挑選?總之我是不會選關羽的,這位虛妄的名將在歷史上有「武聖」之稱,但是並沒有了不起的戰役勝利,名將並不是靠名氣,前面已經有所提到。既然不好決定,與其隨便選擇一個,不如乾脆撂起來,這點上可以向田中大神學習,把最後一個名額留給大家去考慮吧。
15.將將之才
說完了名將,不得不提一提名將的君主們。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而名將們之上必有聖明天子,這是顯而易見的。名將中的名將韓信,曾和劉邦進行過一段有趣的對話。那是在統一漢帝國後,劉邦忌諱韓信的軍事才能,偽游雲夢抓住韓信,並將韓信從韓王貶為淮陰侯,有一次劉邦和韓信談論領兵能力的問題,劉邦就問韓信:「像我這樣的才能,能夠領多少兵?」韓信回答說:「殿下領兵不能超過十萬。」我估計韓信有所保留,如果真讓劉邦一個人帶兵打仗,能指揮好一萬就不錯了。劉邦繼續問韓信:「那麼你適合帶多少人呢?」韓信毫不客氣的回答:「像我這樣子,多多益善。」真是相當的自信。於是劉邦笑了起來:「你帶兵越多越好,那麼為什麼會被我抓住呢?」韓信從容的回答說:「殿下不能將兵,但善於將將,所以我被殿下所擒。」這番話很實在,也恰到好處,劉邦很滿意韓信的回答。如果說將兵是名將的才能,那麼將將就應該是名君的才能了。中
推薦閱讀:
※三國蜀漢最悲劇的三位名將,趙雲暫排名第二,第一毫無爭議
※此人是李靖後的大唐第一名將 統兵三千敗八萬 率兵兩百斬敵五千
※兩位漢朝名將同名同姓,在同一年被殺,且死於同一人之手_【今日爆點】
※李自成死後手下五大名將命運如何?一人剃度出家,剩下六位很悲催
※三國死得最慘的八位名將,張飛上榜,第一毫無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