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八月》:青春轉瞬即逝卻永垂不朽

電影《八月》第一次亮相在2016年7月FIRST青年影展,它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四項提名,但最終顆粒無收。到了11月,金馬獎卻將終極大獎頒給《八月》。

得知獲得「最佳劇情片」的時候,導演張大磊整個人都蒙了:「我嘴裡有顆口香糖,一直沒敢嚼。」很能理解張大磊的情緒,文藝片獲獎的確是出人意料。

金馬獎最佳劇情獎獲得者《八月》載譽歸來,但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金剛:骷髏島》面前,《八月》顯得太弱小了。排片量低的可憐,幾乎都是早場和午夜場,每場也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如果不是有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這個頭銜加持,它應該都不會走進院線出現在大眾面前。

這是一部明顯帶有自傳性質的電影,裡面有導演張大磊的影子。接受媒體採訪時張大磊說生活環境和家庭關係基本是自己的

影片整個採用的是黑白色調,只有在故事的結尾處用彩色來呈現的。

故事是從八月說起的,也是從小雷升初中這件事說起的,小雷要去的學校是三中。在傳統中國家庭孩子上學是重中之重,小雷家也不例外,況且小雷的媽媽自己也是老師,可是小雷的爸爸不能理解為什麼非去三中上學不可,他一直主張「憑本事吃飯」。

整個影片小雷爸爸強調最多的便是「憑本事吃飯」。

這個沒有作業的八月對於小雷而言,本是肆意的狂歡,本意味著他有一個月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可是這個少年並不那麼開心,甚至有點孤獨,隨著日漸升高的溫度,小雷心頭的愁緒日益增長。

他每日行走於這個小城,尋找著自己的樂趣。

他看到了三哥。三哥會趁機搶同齡人的錢,三哥會去撞球廳玩撞球,會聚集三五玩伴,趕走小雷和小夥伴的第一排座位,然後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去看《爺倆開餐廳》。在小雷心裡是權利的象徵,也許有點像小雷的偶像——李小龍。以至於在故事的結尾,爸媽問小雷為什麼想去三中,小雷說因為三中校服帥,可以跟三哥一樣有皮帶。

他看到了對面陽台胸部發育姣好的女孩。他會趴在自己的小床上偷看她拉小提琴的樣子,會仔細盯著女孩因為晾衣服露出來的肚臍和腰肢,會做夢夢到偷偷和女孩親吻。

在小雷心裡,這個女孩是自己的性啟蒙的開始,對女性第一次的正面認知應該來自於她。

可是,小雷不會想到這個無所事事的夏天在悄悄改變著自己觀察世界的視角。

90 年代初的中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西部小城也未能逃離一個斷崖般的命運。國有單位轉型,鐵飯碗被打破,就像片中人們齊心協力地拔河,倏忽一聲令下叫人們各自跑去推車。人們看不清前路以致於對未來的迷惘化成愁苦的目光,穿透了一個時代的屏障。

在這種特殊時期大人們自然無暇理會這個整天脖子里掛著雙節棍瘋跑的小孩,他們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家裡媽媽會和爸爸吵,媽媽會很生氣的抱怨。小雷自然是不理解的,他只是睜大了眼睛,看著家裡家外這看似平靜下籠罩著的瞬息萬變,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影片里的大人們看不清這一切,但又想極力掙脫這個困境。對於這段特殊時期的印記,《八月》沒有去逃避,也沒有去批判,沒有賦予它鮮明的道德交織,而是娓娓道來,彷彿不過是稀鬆平常的日子一樣。

印象最深的是場景是一日深夜,小雷爸爸在拉片,那部片子是《計程車司機》,他把那句「are you talking to me」倒來倒去聽了好幾遍。拉片結束,便在客廳對著空氣胡亂地揮拳。從夢中醒來的小雷,趴在門縫驚詫看著對著空氣揮拳的父親,他不明白父親究竟為何揮拳,答案也許只有父親知道。就像《計程車司機》的羅伯特·德尼羅,混沌且迷茫。這是個體對群體的反抗,這是內心美好撕裂的陣痛。

求而不得,悲從中來。

正如飾演爸爸的張晨所說「痛苦都藏在裡面,都是存在的。」

影片中,小雷媽媽一直埋怨爸爸不去找韓主任,而小雷爸爸告訴她「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顱」,此時小雷則是一臉懵懂的看著爸爸和媽媽,他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從此以後自己將迎來怎樣的人生軌跡。

八月即將過去,這個城市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當中國第一部進口分賬《亡命天涯》上映,小雷和爸爸再也不能免費觀看了,當從事電影行業的叔叔們被迫去干其他事情,當進三中必須要找人時,剪輯師爸爸決定低下高貴的頭顱。

三中分數線出來了,果不其然小雷差了8分,為了順利進入三中,小雷一家去找舅媽幫忙,一個餐廳老闆,簡稱個體戶。在舅媽的幫助下,小雷有機會去三中讀書了。席間,舅媽問小雷為什麼一定要去三中上學,小雷閉口不答,好像似乎這回事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又或者去哪裡上學與自己沒有關係一樣。

而小雷爸爸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和韓主任一起去做場工。

改變的不只是瑣碎的生活,還有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改變讓小雷的親人之間放下芥蒂,改變讓小雷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小雷再也不能和爸爸一起去游泳、看免費的電影、推自行車慢慢回家、西瓜地里酣暢地享受盛夏的清涼……日後想來,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竟然都是父子之間彌足珍貴的共同回憶。

分別總是在八月。

小雷爸媽在家裡宴請了爸爸的好友,席間,大家說說笑笑,當談起自己的現狀,大家不約而同的默不作聲,不知是誰帶頭唱起了那首蒙古民歌。飯後,有人提議去舞廳跳舞,台上歌手在唱《你在他鄉還好嗎》,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該離開了。

這是一場美好瀕臨瓦解前集體意淫的狂歡,是發泄,是迷茫,是頹廢,狂歡過後,各自苟且,大家心照不宣。這一刻,每個人都隨著音樂扭動著身軀,似乎在強迫自己忘記。

坐在一個角落的小雷顯得有些落寞和孤單,霓虹燈照在他的臉上有規律的一閃而過,斑駁了小雷的少年時期。

小雷的爸爸走了,去了很遠的地方做場工,家裡只剩小雷和媽媽了,再也沒有三人一同騎車回家的時光了。

而小雷也如願去了三中,穿著那件他認為很帥的校服。

可是三哥的爸爸卻再也沒有回來,這一次,三哥沒有像「英雄」似的毫不在意,他趴在爸爸的遺物上隱忍的顫抖著肩膀。這次,韓主任讓三哥去接他爸爸的班。

爸爸離開家的日子陪伴小雷的是媽媽和家裡的曇花。曇花開了,小雷一臉笑意的看著媽媽去給曇花澆水;曇花開了,小雷和曇花合照,好像曇花印證了生活,美好稍縱即逝。雖然照片可以記錄花期,但凋零之後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生活還是活生生的存在。

The Summer Is Gone

青春轉瞬即逝,青春永垂不朽。

觀眾網是中國粉絲生態平台,中國最大的娛樂活動入口平台,目前擁有600萬粉絲用戶,30多家主流媒體合作平台!如果您需要媒體專訪,新聞報道,觀眾粉絲組織,歡迎隨時致電13011136969,當然您也可以下載觀眾網app或者關注本賬號海量活動,機會多多,快快行動吧!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了解更多資訊


推薦閱讀:

中國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缺失
青春期十大謎底
【三】
《青春派》中有哪些讓你感動的對白?
青春音符68

TAG:電影 | 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