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背後是父母無法忍受分離的焦慮
新生來了!同往年一樣,隨同「小鮮肉」來到大學的,是大批的家長,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加入了送學生的隊伍。校園裡,時常看到家長們拿著行李、忙前忙後;兒女儘管上了大學,是成年人了,可家長們就是不能放手。從高考,填志願,到讀大學,找工作,似乎一路都有家長全程陪伴。大學生真的失去獨立性了嗎?大學是青年走向獨立的開始,大學期間,他們應該具備精神獨立的能力,並習得經濟獨立的技能。大學教育是否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學畢業生脫離家人和校園的庇護,走向真正的自我獨立。
9月,又到了開學季。每年的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的分離,是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常見的話題。對一些同學來說,之前的衣食住行都依賴父母,很不習慣獨立生活,也有一些同學,為如何擺脫父母的關心而煩惱。
微微正面臨這樣的煩惱。媽媽每天早上會給她發微信,叮囑她吃早餐,中午給她發微信,叮囑她午睡,晚上給她發微信,詢問她這一天過得怎麼樣,甚至關心她每天穿什麼衣服,梳什麼髮型。微微說,她當初報考北京的大學,就是想過一種沒有父母管束的生活,能夠自由一些,獨立一些。「現在媽媽這樣管束我,讓我覺得很無奈,想反抗卻又不忍心,怕她傷心,但這樣真的讓我覺得快窒息了。」
像微微媽媽這樣深愛孩子的父母,真的不是少數。每年大學開學季,也被戲稱為「送學季」,很多家長不遠千里送孩子上大學,箱子爸爸扛,書包媽媽提,陪著孩子報到,很早就預定了酒店。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學周邊都是一房難求。有的父母為了照顧孩子,甚至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準備陪讀。不能陪讀的父母也是拿起電話就放不下,關心孩子吃了什麼,穿了什麼、錢夠不夠用,千叮嚀萬囑咐。面對大學的新生活,父母比孩子還要焦慮。很多父母一邊時時刻刻為孩子操心,一邊還抱怨:我這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獨立啊?
是啊,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獨立呢?那一定是先有父母的獨立,才有孩子的獨立。
孩子長大了,渴望有獨立空間,去嘗試不同的生活,擁有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個生命成長的必然規律。人,終其一生,就是要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自由、獨立的個體。在心理學家看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自己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父母就越成功。很多家長意識不到,在他們心中,孩子永遠是小孩子,哪怕已經18歲,還像對待小孩子那樣對待他,仍然不放心。在愛的背後,實際是父母無法忍受分離的焦慮,是父母心理上沒有獨立,還需要依賴孩子。
有的父母,生活重心常年圍繞著孩子,孩子上大學了,就不知道該做什麼了,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有的父母不願意相信,離開自己,孩子也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孩子的獨立意味著自己失去了掌控,內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還有的父母,習慣了有孩子的陪伴,孩子離開家,彷彿失去了一種可以依賴的關係,覺得非常孤單……很多時候,父母心理上的獨立並沒有那麼容易,讓父母學會擱置對孩子的牽掛,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是需要時間的,但我們必須承認,要給予孩子健康的愛,父母必須承受這份不舍和孤獨。
心理學上有一個分離個體化的概念,第一個分離個體化的發展時期是0~3歲,第二個分離個體化的發展時期是12~18歲,就是青春期的分離個體化。第一次分離,孩子感覺到自己和父母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仍然生活在一個家庭里。第二次分離,孩子要開始慢慢從原生家庭,即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裡面出來,獨立走向社會。這時候孩子開始有一個意識,想要有獨立的空間,重新建構一個獨立的自我,害怕被控制,失去自主性,希望和父母保持距離。當孩子完成個體化的時候,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自己真的可以離開家庭了。比如自己選擇高考志願,做好準備離開家,有的學生會希望離家越遠越好。如果要培養一個健康獨立的孩子,這時候首先需要父母內心有一種獨立的力量,想辦法把孩子推出去,告訴孩子:你長大了,要成為你自己,為自己負責。
在青春期分離與個體化的階段,一個恰當的父母角色應該是:有進有退。當需要孩子自己去擔當的時候,就退出來;當孩子需要父母支持的時候,就進一步,表達父母的愛:我們永遠會在這裡,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予你鼓勵和支持。尊重孩子的想法,嘗試理解孩子的困擾,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解決方法,與同齡人建立溝通,提供建議並願意讓孩子自己作出決定。
孩子來源於一個家庭,也能獨立於一個家庭。在一個健康的家庭里,家庭成員既能保持一定的感情聯繫,又能保持一定的距離,讓我們與孩子享受親密的同時,也允許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空間。
推薦閱讀:
※小面寬建別墅,我也要庭院,還要軟硬分離
※不孕分離婚外緣 反目公堂緣難圓
※經典傷感的語句 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
※人和人之間真的是分離的嗎?
※守一份情,從花開到謝幕;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