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之間神秘的「思維感測」與「量子糾纏」
07-22
生物之間神秘的「思維感測」與「量子糾纏」郭德才(博主按語:轉載朋友的一篇探索文章,大家讀讀)內容摘要:思維感測,是兩個或多個「意識」之間,不用任何語言、符號的一種直接溝通及交流。這種現象對人類來說,多數發生在孿生兄弟、孿生姐妹或親屬、戀人及功能人身上。除此之外,動物、植物與人之間,也會發生此類現象。著名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布萊恩·約瑟夫森教授認為:如果存在心靈感應,那麼其工作機理就是「量子糾纏」。關鍵詞:思維感測、量子糾纏、粒子、頻率、諧振所謂思維感測,也叫「心靈感應」。簡單地講,思維感測就是兩個或多個「意識」之間,不用任何語言、符號的一種直接溝通及交流。而這種溝通和交流有時很近,但有時卻是在一定距離上的相互感覺。(1)這種現象對人類來說,多數發生在孿生兄弟或孿生姐妹及親屬和戀人之間。如在孿生兄弟之間,當一個人經歷痛苦的時候,另外一個人立即就有感應,甚至會有一模一樣的痛苦。除此之外,經誘導和培訓出來的一些功能人,也可出現此類現象,甚至動物、植物與人之間,也會發生思維感測。據《雙胞胎心電感應》一書記載:8歲大的理查德·波爾斯,被科研人員關在一個隔音的房間內,並在他的面前放了一桶冰水。在視線和聽力範圍之外的另一個房間里,關的是他的孿生兄弟達米安·波爾斯。實驗開始後,查里德將手伸進冰水裡的同時,科研人員看到達米安呼吸頻率監測儀上突然也出現了一個顯著的亮點。隨後研究人員又讓理查德打開一個硬紙板做的盒子,突然一條巨型橡膠蛇朝他的頭部跳起。此刻,又清晰地看到達米安的脈搏也在儀器上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新快報》報道:家住海珠區的62歲女士劉玲,在過去的60多年中,她總會「湊巧」地和雙胞胎妹妹劉琦共同「患難」。別說動作出奇地一致,就算兩人婚後住在不同的地方,也會在同期生病、同時受傷。小時候,姐姐感冒發燒了,第二天妹妹也會跟著感冒發燒,而且不論怎麼預防都沒有用。如劉玲在1979年懷孕6個多月時突然腹痛,去醫院檢查確診是闌尾炎。詭異的是,劉琦也在這個時候得了闌尾炎。劉家姐妹在50歲那年,妹妹劉琦站在自家的陽台上跌了下來摔斷了手臂。無獨有偶,劉玲也是在同一天在自己家的客廳中摔斷了手臂。而更不思議的是,兩人摔斷的都是左手臂。(2)據英國的《每日電訊報》報道:澳大利亞悉尼市的38歲男子布蘭頓·戈爾尼,因持續頭痛到醫院看病,但醫生診斷他的腦部沒有任何病變。於是醫生勸他的同卵雙胞胎哥哥克萊格,最好也到醫院檢查一下。結果令人震驚的是,竟然真的在哥哥克萊格的腦中,發現有一個直徑約為4厘米的腫瘤。最後經過10個小時的手術,醫生成功為克萊格取出了這個瘤子。術後克萊格激動地對醫生說:「是我的弟弟布蘭頓,靠心靈感應救了我的命。」而致力於雙胞胎研究的賈斯汀·蓋特醫生說:「這樣的病例非常罕見,雙胞胎中的一方為何能夠感受到另一方的癥狀仍是個未解之謎,這對於研究人類腦部疾病也是非常至關重要的一個課題。」(3)在我國北方城市瀋陽和南方城市廣州,同樣也發生了一對孿生兄弟遠隔千里同發癲癇病的怪事。據《華商晨報》報道:這兩名分別叫大剛和小剛的孿生兄弟還在上學期間,小剛在一次被老師叫起回答問題時,突然暈倒在地不醒人事。很快哥哥大剛,也開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出現了與弟弟相同的癥狀。後來哥哥大剛到廣州某大學就讀,而弟弟仍然留在瀋陽做起了生意,但只要弟弟在家中發病不出5分鐘,哥哥就會像被無線電遙控一樣在廣州發病。據《錢江晚報》報道:在1994的年亞運會上,為中國贏得了花樣游泳,進入亞運會以來第一枚金牌的蔣氏雙胞胎姐妹,也同樣具有奇妙的心靈感應。蔣家姐妹從小就招人喜歡,可同時養活兩個孩子,對蔣家這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來說並不容易。父母決定,老二婷婷由姥姥看護,老大文文則跟在父母身邊。但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並阻止不了姐妹倆與生俱來的相互感應。每次只要妹妹婷婷生病,很快文文就會莫名其妙地開始流鼻涕、打噴嚏。當她倆進入練花游後,雙胞胎的先天因素,又讓她們在訓練和比賽中有了更好的默契。2004年,文文在訓練中不慎將膝蓋半月板撕裂,不得不做手術治療。教練怕姐姐要做手術會影響妹妹的訓練,所以向婷婷隱瞞了這件事。做完手術後的晚上7點,文文慢慢感覺到傷口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而就在此時,在運動員公寓中的婷婷突然跑出來和領隊說,她的腿感到特別的疼痛,說著說著,竟然忍不住抽泣起來。令領隊驚奇的是,婷婷所指疼痛的地方正是文文手術的位置。(4)據國外媒體報道:在英國有個叫諾斯維克的小鎮,這裡曾生活過一對震驚當地的孿生姐妹。她們倆人有一種特別的感應能力,雙方不用語言或手勢交流,就能知道對方腦海里想的是什麼。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生病,姐妹倆只要有一個生病,另一個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生同一種病,巧得簡直難以令人置信。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1994年4月8日,她們雙雙死於心臟疾病,並都是倒在各自家的後門旁邊。據《科技日報》報道,英國倫敦皇家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完整的雙股DNA分子具有「驚人的」能力,它們無需任何化學物質的幫助,就能如同情趣相投的朋友一般,識別出遠處與它相似的鏈。而更奇妙的是,這一小段遺傳物質還能很融洽地聚集在一起。該重大發現,已刊登在當期的《物理化學》雜誌上。(5)日本學者本山博士的實驗同時證明:思維感測可以穿透電磁波無法通過的房間,並可成功地傳遞給被實驗者。另外實驗還顯示,志趣相投者之間的心靈感應會更為明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雙胞胎考試分數相同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如在2001年的全國高考中,江蘇揚中市的童茳、童葶孿生姐妹,雙雙獲得600分的好成績。在2004年的上海全國高考中,雙胞胎姐妹陳修文、陳修明也考出了479分的同樣「雙胞胎」分數。而更令人稱奇的是,她們的單科成績也像倆人商量好似的非常接近。而在2013年的全國高考中,湖南長沙市雅禮中學的6對雙胞胎全部上了一本線,而且每對雙胞胎的考試成績都十分相近。如哥哥王文健考了570分,弟弟王文康考了577分 ;姐姐彭嘉安考了543分,妹妹彭嘉琪考了549分。(6)據貴州衛視《取證》欄目,在2012年2月播放的一期「解密心靈感應」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一個名叫珍妮的女子,突然收到了美國軍方簽發的丈夫死亡通知書。此後,珍妮多次夢到丈夫在一個迷霧籠罩中的莊園里呼喚自己。於是,她開始了漫長的尋找之路。輾轉數年後,終於在法國的一個廢棄莊園里找到了和她夢中一樣堆滿屍骨的地窖,其中一具遺骸左手的無名指上有一枚刻著J&M的戒指,而這個戒指正是她丈夫莫林的。許多科學家認為:一切意識活動都伴隨著能量信息場的波動,只有人與人及人和目標物之間建立了「諧振」關係,效應才能變得更加顯著。澳大利亞最近的一項研究證實,情侶間的心靈感應的確是存在的。為證實這一點,悉尼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0名志願者的大腦進行了掃描並測試其心跳。結果發現:這些情侶之間表現的非常默契,以至於他們彼此的大腦活動模式都基本相同,甚至他們的神經系統也都奇妙地協調同步。而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才使得他們彼此都能很容易地讀懂對方的心思。在上個世紀的1985年至1986年期間,我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梅磊教授等人,曾用腦電圖儀對一對特異功能姐妹,和兩個氣功師進行過從數十米至數千米距離的思維感測實驗,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而復旦大學的邵來聖、方林虎、虞惠華等教師,對經培訓過的青年也曾進行了大量的思維感測實驗。他們以三位數字、簡單語句等方式隨機發送,並在上海——北京的超長距離實驗中獲得巨大成功。(7)其實早在1966年,原蘇聯生物學家尤·卡門斯基,就在莫斯科與距離在3千公里以外的西伯利亞科學城之間,進行過一次思維感測的通訊實驗。接受實驗的是一名叫卡爾·尼克拉耶夫的功能人,據說,他較準確地接收到了由莫斯科發出的許多圖像信息,並在當時引起了科學界的轟動。(8)除此之外,許多母嬰之間也存在有思維感測。原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帕維爾·瑙莫夫,在通過對莫斯科婦科醫院進行調查後說:「母親和孩子之間存在著生物紐帶,這是無可爭議的。在醫院裡,母親和嬰兒是分開住的,他們是完全隔開的。可是每當孩子在哭時,母親馬上顯出不安的神情,或當孩子疼痛時,母親就會有恐懼感。」(9)另據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報道,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際宇宙人類環境研究所」通過試驗,多次證明了心靈感應的存在。另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在俄羅斯境內,最能「心靈相通」的當屬北緯73.4度左右的居民。那裡的涅涅茨人、埃文基人、楚科奇人和其他土著居民,幾乎每個人都能將自己想法通過意識、冥想傳遞給同族。但為了能使意識傳播的效果更佳,他們有時也需要選擇適宜的時間和地點。如:當太陽在黯淡時或在鄉村等空曠地帶,意識信號的接收效果最好。相反,大城市裡的鋼筋水泥則會阻礙意識信號的傳遞。我們知道,埃德加·米切爾是1971年「阿波羅」14號登月飛行時的美國宇航員,他曾獲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博士學位。除此之外,米切爾還是一個熱心於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者,他在1971年1 月31日的登月飛行中,曾安排了一個思維感測實驗。在指定的時間內,米切爾在太空船中向地球上發送意識信息,並讓地面上的4名功能人接收。實驗結果雖然並不是太令人滿意,但比純粹猜測的概率還是要高,這是一次最遠距離的心靈感應實驗。(10)其實在歷史上,心靈感應的例子也有很多。據《汝南先賢傳》記載:東漢汝南郡有一個叫蔡順的孝子,父親去世後與寡母長期相依為命。如每當有客人來訪或發生某些大事,但蔡順此刻又沒在家時,他的母親便會將手指放入口中輕輕吮咬。此時蔡順不論離家有多麼遙遠,馬上就知道是母親在召喚讓他很快上回家,多年來此方法在他們母子身上屢試不爽。另據《唐書·孝義經》載:隋末唐初的山西運城人士張志寬在做里正期間,一日突感心口疼痛,隨即便向縣令請假要求回家探母。他向縣令解釋說:自己與母親息息相通,只要母親有什麼病痛,自己就會有同樣的感覺。縣令不信,並以妖言惑眾罪將張志寬壓入大牢。為取證據,縣令又派人騎馬去張家探其究竟,結果張母真的患病,縣令立即放人出獄。不久張母去世,張志寬自己擔土建墳日夜守孝。唐高祖李淵聽說此事後,不但派人去張母墓前憑弔,還封張志寬為員外散騎常侍,並賞賜四十匹棉絲織物及匾額表彰他的孝義。(11)而在人類文明還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感應更是常見。早在20世紀的30年代,悉尼大學人類學家埃爾金教授,在對澳大利亞原住民長期調查時就發現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原住民在距離家鄉相當遠的地方工作,突然有一天他對同事說自己的父親過世了,而他的妻子又生了孩子,他急忙趕回家去一看果然是如此。在埃爾金教授的調查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只不過是隨著人類的理性發展,心靈感應被壓制在了多數人的潛意識之中。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心靈感應是意識的一種自然能力,但也是一種已經被丟失的能力,或者至少是一種被減退了的能力。我們必須承認,心靈感應是隨著人類科技、工具的發展,及人類過分依賴於五種感官而減退的。(12)我們往往把語言的創造和發展看成是一種進步,但正是語言的出現也削弱了心靈感應的能力。語言在現代社會的交流中確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但同時在削弱生物的某些本能上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在意識形態研究上獨樹一幟的英國生物化學家魯珀特·謝爾德雷克,20年來一直在這方面搜集資料和進行科學實驗,以證明人類的心靈感應可以從生物學角度得到解釋。謝爾德雷克認為:人類的心靈是要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但同時也在周圍環境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與電磁場的存在一樣,心靈也有自己的場域,當兩個場產生共振效應時,心靈感應就出現了。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只有自己最親的人,才有可能與你在形態場發生心靈上的共鳴,而這種場,就叫做人體的「形態共鳴場」。如果對高等生物的人類來說,大家相信會有思維感測現象發生。那麼,在動物與人之間是否也有呢?早在上個世紀的中期,國外有位名叫貝努亞的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50隻蝸牛分成25對,並將每對單獨放在一起。過了一些時候,他在每對蝸牛的殼上寫上同樣的字母,然後將每對中的一隻帶到美國,而另一隻仍留在巴黎。後來在商定的時間,用電流刺激留在巴黎的蝸牛,不可思議的是也就在同一時刻,它那在美國的夥伴也表現出同樣的「電流刺激反應」。據有關媒體報道,前蘇聯科學家,還用兔子進行過一次可以說是很殘酷的心靈感應實驗。一位醫學博士將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兔寶寶帶到一艘潛水艇上,而將兔媽媽留在岸上並在它的頭部連上測試腦電波的電極。當潛水艇潛入深海之後,兔寶寶按計劃時間被博士殺掉。結果就在小兔死亡的那一瞬間,兔媽媽的行為表現極為異常,儀器上很明顯地記錄下大腦激烈活動的曲線,這說明在動物之間確實存在有某種看不見的思維感測。(13)據《科技日報》報道,英國著名生物學者魯珀特·謝德瑞克,在其所著的《探索不可思議的動物感知能力》一書中,記述了很多令人不解的動物行為。謝德瑞克在書中寫道:我的一個鄰居是個寡婦,她的兒子在一支商業船隊謀生。兒子每次從海上結束工作回家前,為怕路上有事耽擱不能如期到家,故從不告訴母親具體的歸期,但是老婦人卻總能提前知道兒子何時到家。原來是家裡養的那隻貓咪,每次在少主人到家前的一兩個小時,它就會坐在門前喵嗚、喵嗚地大聲叫個不停。基本上貓咪的每次報信,都不會讓主人失望。(14)在英國和美國進行的電話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寵物貓外,家養的寵物狗、鸚鵡、馬,甚至雪貂、小羊和鵝也都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心靈感應」事件。其中50%接受調查的狗主人都稱,他們的狗狗擁有預測家庭成員歸期的「超感能力」,而寵物貓的這一比例為30%。更為離奇的是,一些動物甚至可以在很遠的地方,感知到主人何時會發生不測或者身亡。據謝德瑞克的調查案例數據顯示:在超過5000件類似動物心靈感應的案例里,其中有177宗案例是狗狗遙感到主人的死亡或者正在受難。他們的表現方式一般是哀嚎、嗚咽或者發出類似哭訴的嗚嗚聲。據2013年3月7日的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兩隻相隔數千英里的小老鼠,僅通過意念就能傳遞指令去解決簡單的智力測試遊戲。在試驗期間,其中一隻身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達拉謨,而另一隻在巴西納塔爾。但儘管相隔很遠,植入老鼠大腦的微電極,仍能讓一隻老鼠把指令傳遞給另一隻老鼠,而且這兩隻老鼠之間的交流似乎是雙向的。研究人員稱:「據我們所知,這些發現第一次證明了,兩個動物的大腦之間存在一個直接的行為信息交換渠道,它不用藉助常規交流方式就能彼此溝通。」科學家們還認為:這是一種天然形式的心理感應,也是「腦與腦介面」的第一個實例。也許有一天,動物和人之間也能夠彼此讀懂對方的心思。除此之外,英國華威大學的克里斯多夫·詹姆士教授,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和實驗。(15)如果說人類和動物有靈感、有思維,相信大家還能認識、理解。但對於那些沒有大腦的草木、花卉你相信它們也有靈性和意識嗎?現代科學研究顯示,植物也有嗅覺、聽覺,這些看似靜默的小生命,確實擁有強大的感知和預知能力。許家參加過實驗的科學家認為:人們看不到植物的移動,並不意味著在植物體中沒有一個豐富的、動態的、多元世界。實際上植物擁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只是我們從前沒有察覺到它們罷了。早在上個世紀的1966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測謊專家克里夫·巴克斯特一時心血來潮,他將測謊器的電極接到了一株名叫「龍葉蘭」的葉子上,然後他又拿起水杯向龍葉蘭的根部澆水。當根須吸足了水分以後,巴克斯特卻意外地發現:在自動記錄儀上,竟畫出了如同人類在短時間內,感情衝動時所表示出的一種鋸齒波圖形。此時巴克斯特又突然想到:如果我用火柴去燒龍葉蘭的葉子,儀器上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沒料到他剛剛有了這個念頭,記錄儀上的顯示就開始不停地向上跳動。(16)在以後,巴克斯特又和他的同事們在全國各地的許多機構,依然用測謊器對包括萵苣、蔥、香蕉在內的25種植物做了類似觀察,其實驗結果如預料的那樣完全相同。另外,巴克斯特還專門設計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將兩棵植物並排放置於同一房間內,然後讓一名學生當著一株植物的面將另一株植物毀掉。接著巴克斯特又讓這名學生戴上面具後,混在幾個穿同樣服裝的人群中,再讓他和大家一樣,一個個地向活著的那株植物走去。結果只有「毀壞者」走過去時,植物才在儀器上記錄下極為強烈的恐懼信號。而以上這些對植物的一系列重要發現,就是在生物界著名的「巴克斯特效應」。(17)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植物還具有非凡的測謊能力,並能夠窺探到一個人極其細微的心理活動。美國紐約羅克蘭州立醫院的心理學家阿里斯蒂德·埃瑟,和紐瓦工學院的道拉斯·迪安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將電極連在一種叫海芋屬的植物上,然後向受試者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並告訴他回答有些問題時不必都說真話。但在實驗結束後經與受試者溝通時發現,植物早在儀器的圖表上,十分準確地揭示出了回答的所有謊話。據彼得·托姆金斯與克里斯朵夫·伯得,在1973年合作編寫的《植物生命奧秘》一書中介紹:近幾十年來,許多生物學家都對植物這項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大量研究實驗,科學家們現已揭示了植物生命的諸多奧秘,並用大量事實證明了植物確有意識、思維及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而且對各種語言、祈禱也都能有一定的反應。目前,這項研究已成為了一門新興的生物學科——植物心理學。現已有許多其他學科的有關專家,也都紛紛加入了這一研究行列。美國科學家馬塞爾·沃格爾,在做過大量有關人與植物心靈溝通實驗後指出:「用一般人的標準來衡量,植物是瞎子、聾子、啞巴。而人是可以,而且也同時做到了與植物的感情溝通。」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高希武研究後也同時認為:植物確實有類似人類的感情,它們在遭到傷害時,甚至會迅速向周圍的同伴報警,提醒同伴採取防禦措施。在如今,世界上許多一流的科學家也都承認:任何一個有生命的細胞,都具有一定的心理特性。著名物理學家波爾甚至發現:人和動物、植物的細胞確實能夠發射微小的無線電波。美國著名生物學家賴特曾經說過:「精神是普遍存的,它不僅存在於生物及它們的細胞之中,而且也存在於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之中。」西方哲學界、科學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意識和質量、能量是一樣重要的,它是物質的一個根本特性。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既有物質的一面,同時也有精神(意識)的一面。而量子糾纏,可能就是微觀粒子具有意識的最好證明。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說過:「人體特異功能孕育看人體生命科學,它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現代科學技術最前沿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因而它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課題。」(18)所謂「量子糾纏」,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無處不在的物理現象。不論兩個粒子間隔多遠,它們之間仍保持著強大的關聯,彷彿兩個粒子能穿越「時空隧道」具有神秘的「心靈感傳」。早在上個世紀的1982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組,就成功地完成了這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量子糾纏」的關係。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神秘的糾纏聯繫。假如說對一個在地球上的粒子進行擾動,那麼另一個粒子即使遠在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上或更遠,也會在瞬間感覺得到。美國著名科學家和哲學家拉茲洛認為:「宇宙就像一個大池塘,在任何地方投入一粒石子,都會引起整個水面的波動」。(19)因此,有些研究報告提出假說:認為人的大腦與某些生物的細胞,也應是量子狀態。人腦與細胞內的量子可以和外界量子互相「糾纏」,甚至宇宙的各類信息只要頻率高度一致,都會清楚的反映到的人的大腦里來。著名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布萊恩·約瑟夫森教授同樣認為:如果存在心靈感應,其工作機理就是「量子糾纏」。他在2001年的英國皇家郵政發行,慶祝諾貝爾獎成立一百周年的郵票感言中說:「目前,量子論與信息學和計算機學理論相結合後碩果累累。這些發展,也許可以解釋傳統科學中仍然無法理解的現象。如英國人,處在前沿的研究領域——心靈感應。」「量子糾纏」超越了我們人類生活的四維時空,它是非局域的,並不受四維時空的約束。所以應該肯定的是: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在冥冥之中還存在著更深層次的內在聯繫。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識到,在大腦神經層次上無法真正了解的意識,需要我們在微觀領域裡去尋找,並要在量子的層次上進行研究才會有出路。「量子糾纏」,目前已經被世界上許多實驗室所證實。科學家認為,量子糾纏這一神秘的現象,是近幾十年來科學界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雖然人們對其確切的含義還不太清楚,但是對哲學界、科學界和宗教界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謝爾德雷克認為:「許多科學家之所以害怕和排斥心靈感應,是因為它不符合唯物主義理論。在科學史上,當舊有典範改變更加廣泛的模式取代原先範圍有限的模式時,革命也會隨之發生。」瑞士著名科學家榮格也曾斷言:「我深信,心靈的探討必定會成為未來一門重要的科學……這是一門我們最迫切需要的科學。」主要參考文獻:(此處略去) 閱讀鏈接:1、歡迎參加5月28日生命磁動力學習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903250102wkjs.html2、李庚武崑崙遇仙拜師記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903250102whg7.html3、李庚武崑崙遇仙拜師記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903250102wkmc.html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Nature》:科學家完成首次大規模量子糾纏實驗
※【太和大視野】「量子糾纏」理論引證系列猜想之一 ——人類意識之謎
※我們的大腦很可能就是一台高度發達的量子計算機
※真的是速度極限? 看看這些超光速現象: 大爆炸, 量子糾纏和蟲洞。。。
※用量子糾纏的觀點來看易學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