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祭壇:父母應該作的事(柴培爾、柴凱希)
神不僅告訴我們教養兒女時不應該作什麼,祂也告訴我們應該要作什麼,那就是:「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6:4)偉大的神學家加爾文(John Calvin)把「養育他們」翻譯成「讓他們被深深地珍愛著」,這個解釋反映出聖經在其他地方所說到的養育、餵養這類詞的意思。保羅在前面曾經用過類似的詞來說丈夫應該珍愛妻子,像「保養顧惜」自己的身體一樣,也像基督待教會那樣。現在保羅把這些觀念加強地用在作父親的人身上,所以結果就是說,每一位父親必須像他「保養顧惜」自己身體那樣地愛他的孩子。
我們作父母的人要「保養顧惜」我們的孩子,就像人類的第一位丈夫——亞當——對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創2:23)的妻子,也像基督對祂的新婦——教會,就是祂犧牲肉身所得回來的。通常我們的孩子也是我們藉著肉身而得到的,在他們裡面有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在養育他們時,應該要像照顧我們自己身體那樣地照顧他們,像餵養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那樣地養育他們,而神所賜給我們身體和靈命的活力,也應該藉著我們犧牲性的照顧而在他們的生命中茁壯。父母是給予者,我們要將基督的愛澆灌在祂所託付給我們照顧的人身上。
我們要如何才能這樣地養育和照顧兒女呢?使徒保羅用了兩個詞來指導我們:「教訓」和「警戒」。這兩個詞的意義有些不同,「教訓」的含義是比較正面的,亦即父母要示範、教導、鼓勵一個敬虔的生活形態;而「警戒」則含有負面的意思,亦即當兒女的行為或態度不敬虔時,父母要警告、糾正和管教他們。這兩個詞表達出了滿有關愛的引導和責備,提醒父母需要在肯定和糾正這兩方面有所平衡。
這個聖經對父母的教導——一方面要有肯定的引導,另一方面也要有愛心的糾正——在許多有關現代家庭之研究中得到了令人驚訝的證實:
「流氓和罪犯所出自的家庭,常常是管教過嚴或隨意管教,缺乏適當的督導,父母沒有顯出溫暖和愛,家人之間不夠親密;而非流氓罪犯者的家庭則常常是有堅定但仁慈的管教,有適當的督導,父母會顯出對孩子的親愛,家人會一起做很多事……在兒童發展方面的研究顯示,堅定但仁慈的管教是最好的。琳德(Diana Baumrind)曾經做過歷時十年的親子關係研究,她發現『權威型』的父母(會執行堅定的管教,但不會給孩子過多的限制),比『專制型』的父母(會決定、控制、評估孩子所有的活動)以及『放任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少,孩子可以做任何他高興做的事)更能產生出自動自發、友善、有道德和能合作的孩子……專制型父母的孩子容易有不滿足、不信任人和冷漠的傾向,而放任型父母的孩子則是這三種教養方式中最不能自立和最不能自我控制的,別人常說他們是被寵壞了,他們也可能會成為控制父母的暴君。
權威型父母所使用的方式是獨特地混合了堅定的管教和正面的鼓勵自治與獨立。毫無疑問地是父母在掌管,他們會給孩子原則和規定,孩子必須遵守,他們也會訂出行為的標準來;但是他們同時也會解釋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定,並且鼓勵孩子和他們討論這些規定,使得父母和孩子的權益都能被考慮到。」
我們要如何達到教訓與警戒、肯定與糾正、堅定與仁慈的平衡呢?這個答案就落在使徒保羅這段教導的另外幾個字上,那就是「照著主的」。教養兒女的主要目的是要讓他們能夠認識並尊崇神,這表示我們要不斷地檢視我們的話語、態度、糾正及家庭環境,看看它們是否培養了兒女對主的認識與了解;但這個目的不是採用最新教養兒女講座所提出的標準,或運用一些特殊的管教技巧,或訂出睡覺的時間等就可以達成的。
沒有任何一組技巧或規則能讓我們變成好父母;我們的罪和我們的孩子都非常複雜,任何的書、講座和講道都很難完全解決問題。我這樣說不是要貶低一些基督徒書籍和有經驗之父母的價值,我們的確可以從他們學習到很多有用的東西;我只是希望大家記住,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是很複雜的,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模子去雕塑他們。
選自《真愛方程式》丨龐慧修譯,更新傳道會。
推薦閱讀:
※家庭 - Qzone日誌
※誰更需要接受家庭教育 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5,貝茜與卡森
※畢淑敏《話說家庭》經典語錄
※如果你的女朋友問你她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你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