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正知正見?以什麼為標準
(2012-11-19 21:25:38)
轉載▼
標籤: 佛教無常三法印實相雜談 | 分類: 佛法 |
所謂正知正見,即遠離一切迷妄顛倒的邪知邪見。例如以不凈為凈,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都是顛到。以轉迷為覺,了生脫死,離苦得樂,趨向菩提為目的。便是正知正見。以「三法印」、「一實相印」為標準,便是正知正見。
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三項根本的佛法,並可依此三項義理的原則,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故稱為「三法印」。
三法印在佛教思想體系中極其牽綿廣遠,在《阿含經》中佛陀經常宣說無常、苦、無我的正法;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在當時號稱佛學的百科全書,對佛學的名相及佛法義理的內涵都有詳細的解說及深入的辨析,其中對三法印進行了十分全面的詮釋,並且對三法印與一法印之間的同異進行了辨析。從對三法印的現代詮釋來說,首先應推印順法師,他在《佛法概論》中揭示三法印是「三大理性的統一」,三法印具有真實性、實踐性及 「從無我貫徹一切」的統一性。同時,印順法師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一文中,以三法印為佛教研究法的原則,認為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原則、普遍法則與最高法則。印順法師將三法印視為研究佛法的根本核心,也進一步說明了印順法師的思想體系。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法則、普遍法則,也可說是最高法則,判斷佛法的是否究竟,即以此三印來衡量。印順法師說:「法是普遍的必然性的理性,印是依此而證實為究竟正確的;依此三者來印證是佛法,所以稱為法印」。只有合乎三法印的道理才是佛法。如《大智度論》中說:「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
《雜阿含經》對三法印只不過一種類似的說法,並且這句話在相應的巴利語系經典中並沒有見到。在《大智度論》中才明確提出三法印的概念,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二說: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所以,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法為什麼稱為印呢?印是楷寫義,是真實故,一切論者不能改移,不能破壞;這真實義理,楷定一切法,所以名印。《大智度論》中說:一切有為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涅槃,是佛法義。是三印,一切論議師所不能壞,雖種種多有所說,亦無能轉諸法性者,如冷相無能轉令熱,諸法性不可壞。假使人能傷虛空,是諸法印如法不可壞。三法印是法性,即是客觀性,自然如此,無論佛出世不出世,都是如此,所以能稱為印。
1、諸行無常印
佛教根據緣起原理,認為宇宙萬有(一切事物和思維概念)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行」是造作遷流義,指一切的有為法。有為法有生、異、滅三相(或加住為四相)相應,為生異滅三相作為,剎那不停地在遷流變動,所以說為行。如《大智度論》中說:
行者知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後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焰、長風,相似相續,故人以為一。眾生於無常法中常顛倒故,謂去者是常住,是名一切作法無常印。
「常」是恆時固實不變義,無常就說明諸有為法上沒有這種固實不變性,所以無常,即是否定一切常義。
對於「無常」,佛經上提到有:一、剎那無常,謂一切有為法,剎那之間,有生、住、異、滅的變化;二、相續無常,謂一切有為法在一期相續上有生、住、異、滅的四相。佛教不僅認為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還認為有其發展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連續相承的階段或呈現為四種相狀,稱為「四相遷流」,即生、住、異、滅。一種事物和現象的生起稱為「生」,形成後有其相對穩定性稱為「住」,在相對穩定中又無時不在變異稱為「異」,事物或現象在不斷變異中消滅稱為「滅」。任何事物和現象在一剎那中都具有四相遷流。但有時又將無常分為:
一、眾生無常,指人生是無常的,也有生、住、異、滅四相,表現為生、老、病、死。
二、世界無常,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無時無刻不在流動變遷中,最後歸於消滅。
三、諸念無常,指人們思維概念都是瞬息萬變的,即念念生滅。佛教的無常學說主要是反對當時婆羅門教主張宇宙的最高主宰是永恆常住的理論而提出的。
因為一切有為法的存在,當體就是因緣和合而有的生滅法,無論是物質的色法,還是精神的心法,都是剎那遷流相續的顯現,所以總說它為諸行無常。但是,眾生卻在主現妄情意識上執以為常的,如來為了破除眾生這種錯誤的妄執,就有為法現實事變的規律,說明它是變的,無常的。因此,以諸行無常一印印定一切有為法相,使眾生聽聞了這一法印,從實執的迷網中解脫出來,對於無常的三界業果不生貪著,而發起出離生死趣求解脫的向上心。
2、諸法無我印
一切法的顯現,都是因緣和合而有,這是諸法存在的規律。凈法是清凈因緣和合的組成,染法是雜染因緣和合的組成,染凈法中,無論是色法,還是心心所等法,都沒有實性的可以主宰自在的我體。如《大智度論》中說:
一切法無我,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無造業者,一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如破我品中說,是名無我印。
3、涅槃寂靜印
涅槃翻為寂滅,它的含義很廣,這裡是指由智慧的簡擇力而證得擇滅無為,體相寂靜,為永久安穩、凈妙無擾的境界。如《大智度論》中說:
寂滅者是涅槃,三毒三衰火滅故,名寂滅印……一切作法無常,則破我所外五欲等;若說無我破內我法,我我所破故,是名寂滅涅槃.
眾生內迷於我,外迷於境,於我不知空,於境不知無常,因而起惑造業,流轉生死,招來虛妄幻化的生老病死,憂喜悲歡等種種的擾惱亂動。由於聽聞了第一法印,了知無常的道理;聽聞了第二法印,了知我相本空,如是我愛執不起,則內無我相。《雜阿含經》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外被不境界所擾,我空慧起,三毒永盡,解脫了生死輪迴的苦惱動亂,而證得寂靜安寧的涅槃,唯這涅槃才是真正究竟寂靜無擾的境界,所以說涅槃寂靜。
(二)三法印與一法印的關係
一法印就是大乘一實相印,就是諸法圓滿真實的理體,離言詮,絕對待,平等一如,無二無別,遠離一切虛妄的無相之相。如《思益梵天所問經》中說:「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實相是諸佛自內親證的圓滿究竟的真理,是諸法本具的真實相,如來欲令一切有情皆能證會,就如其所證而以種種的名言來顯示它,如諸經論中所說的空性、無我、真如、法界、法性、一乘、中道、圓成實、勝義諦等等,名相雖然不同,但無非是顯示這諸法平等一味的實相。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實相離言,如來說空,說有,說真如、法界、菩提、涅槃等名言,都是借權顯實的假說言辭,皆非究竟;雖然不是究竟,如果不假借言說顯示,又沒有更好的方便可以令眾生悟入真實相。所以,以一實相為依,隨順眾生的根器,演出無量的教法,說出種種不同的法門,橫說豎說,淺說深說,廣說略說,都是借方便引導悟入實相。
平常都會說:小乘三法印,大乘一實相印。雖然似乎如此,實際上不然。《阿含經》與聲聞學者確實多說三法印,大乘經與大乘學者也確實多說一法印,但是實際上三法印是三乘人的共修法門。因為三乘人都必須觀修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理觀,才能發起出離生死的向上心,乃至於知無常的緣故而發起救度一切有情的菩提心,以期成佛證得圓滿的無住大般涅槃。所以,大乘的一實相印,也是三法的究竟所依,三法印無非是依一實相印的三方面分別的解釋而已,所以三法印與一法印,並不相違。如《大智度論》中說:
問曰:佛說聲聞法有四種實,摩訶衍中有一實,今何以故說三實?答曰:佛說三種實法印,廣說則四種,略說則一種。無常即是苦諦、集諦、道諦說,無我則一切法說,寂滅涅槃即是盡諦。複次,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
佛法本無大小,佛法的真理並沒有什麼兩樣。無常、無我、寂滅,從緣起法相說,是可以差別的。豎觀諸法的延續性,念念生滅的變異,稱為無常;橫觀諸法的相互依存,彼此相關而沒有自體,稱為無我。從無常、無我的觀察,離一切戲論,深徹法性寂滅,無累自在,稱為涅槃。如果真能得到無我智,真能體證到涅槃的,從無我智證空寂中,必然通達三法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內容。如印順法師說:
由於本性空,所以隨緣生滅而現為無常相……延續的生滅無常相,如從法性說,無常即有無常性,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的理則。彼此相依相成,一切是眾緣和合的假有,沒有自存體。所以從法性說,無我即有無我性,所以現象是這樣的相互依存。這樣,相續的、和合的有情生死,如得無我智,即解脫而證得涅槃。涅槃的不生不滅,從事相上說,依『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消散過程而成立。約法性說,這即是諸法本性,本來如此,一一法本自涅槃。涅槃無生性,所以能實現涅槃寂滅。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性,即是同一空性。會得佛法宗旨,三法印即三解脫門,觸處能直入佛陀的正覺。由於三法印即同一空性的義相,所以真理並無二致。
從以上的論述可知,三法印可貫通為一實相印,三法印是一實相印的三方面分別的解釋而已。三法印與一法印,並不相違背,表現了佛法本無大小,真理是平等一如的。
佛學知識摘錄
推薦閱讀:
※好老公10大標準新鮮出爐,你家那位合格嗎?
※真理標準討論的當代意義
※古人交友的標準
※鐵觀音好茶標準:「五招識正韻」
※一個好妻子的十四個標準
TAG: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