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葯善用:麻黃是好葯,關鍵看您怎麼用!
藥物本來無好壞,關鍵在人如何用它。就像附子,有的人對它敬而遠之,有的卻視它如珍寶。麻黃就像附子,用好用對了,就是好葯,一旦用錯,就難說清楚了。事實上,藥物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藥物的方法。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麻黃的正確使用方法吧!
經常有實習學生問我,為什麼臨床上我用麻黃並不太多呢?
我回答:該用的時候才能用。知葯善任,需要在最需要的時機使用它,不能濫用。葯,無所謂好壞,用對了就是好葯。不能因為喜歡一味葯而「用錯了葯」。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汗和麻黃有著直接的聯繫,我提出用「廣汗法(正汗指征診療體系)」治療銀屑病,就應該「方方不離麻黃,用量越大越好」,其實不是這樣的。前一段有山東的患者求治,講當地的一個醫生學習了「廣汗法」,認為很好,熟讀《銀屑病經方治療心法》一書,每方都用麻黃20~30g,結果治療2個月,越治越重,皮損幾乎遍身,不得已患者來太原找我。我告訴患者那個醫生並沒有讀懂書,讓他停用口服藥物以「候氣來複」,單用中藥「無感溫度」泡澡,很快皮損減輕,狀態變好。停口服藥一個月後,開始用以健康為目的的中藥口服,方葯依次用到保和丸、防風通聖丸、小青龍湯等,不用麻黃,或者麻黃只用3~6g,配合「無感溫度」泡澡,2個月左右,臨床治癒。
如果能明白治療的目的是身體可以「正常出汗」,而不是依靠藥物來發汗,就不必單靠麻黃了。
很多時候,患者的問題是局部出汗過多,屬於出汗不勻,而不是不出汗。這種時候不僅不能用麻黃髮汗,大法是止汗,用到的藥物更多是麻黃根、白朮、仙鶴草等「止汗」的藥物。
「廣汗法(正汗指征診療體系)」是以「正常的出汗」為目標的,這與平常認為的「發汗」完全不同。氣虛濕阻,六君子湯便是「廣汗法(正汗指征診療體系)」;寒熱互結,甘草瀉心湯便是「廣汗法」;陰血不足,六味地黃便是「廣汗法」;熱郁陽明,白虎湯便是「廣汗法」……
「廣汗法(正汗指征診療體系)」很多時候會用到「開腠發陽」的麻黃,一要避開麻黃的禁忌證;二是不能隨意用大量。能直接用麻黃的情況,更多是銀屑病輕症,或者是重症治療將愈,以太陽病為主的時候。
適合用麻黃的時候,也要注意因人而異、少量遞增。對麻黃的適應能力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用到幾十克沒有問題,但是有些人用到3克、6克,甚至1克都會有明顯的煩躁、失眠。
「物無喜惡,過則為災」。用好了,麻黃是好葯;用壞了,大夫要替麻黃「背黑鍋」的。
欄目:經方學堂/欄目主持:劉觀濤
新媒體編輯:王丹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傷寒理法與經方臨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英棟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廣東烤豬兩款,怎麼做,什麼做法
※單反小白該怎麼玩轉M檔?
※怎麼看一個女生婊不婊?
※十二生肖是怎麼排序的 他們又是怎麼來的
※怎麼做美味又有營養的粥?
TAG: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