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假設歷史·張作霖不死就不會有九一八?

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乘坐的火車被炸毀

1928年6月4日凌晨5時30分,返回瀋陽的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成重傷,送回瀋陽後重傷不治,當日死去。民間傳說張作霖死前給張學良留下遺訓:「一切以國家為重。」但張家後人,張學良侄子張閭實說,張作霖喉嚨被彈片切斷,送回來後一句話沒說就死了,而且當時消息封鎖嚴密,也不可能有什麼遺言。

但關於張作霖的故事卻由此傳開,比如張作霖如何智斗日本人,保衛國家利益,甚至有論者認為,如果張作霖不死九一八事變就不會發生,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抗日戰爭了。張作霖真有讓日本人望而止步的能力,以至於九一八事變都不會發生?當然不可能,實際上,張作霖是出賣東北利益最多的人,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也源於張作霖對東北利益的出賣。

張作霖是出賣東北利益最多的人

李雪健飾演的張作霖

在中國的互聯網和一些不入流的雜誌上,流傳著許多關於張作霖不畏日本力爭國權的段子,比如對待日本人要「手黑」,在電視劇《少帥》中,李雪健飾演的張作霖也是一身「正氣」,不懼日本威脅,在此類輿論的影響下,張作霖儼然是鞠躬盡瘁,相忍為國的「大英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戰爭持續一年多,最終以沙俄帝國失敗告終,日本在戰後取得了俄羅斯在東北的全部侵略權益,東北也正式淪為日本的勢力範圍。日本最初在東北,只是從俄國手上接收了兩塊租借地(旅順、大連)以及中東鐵路的南半部分,時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說:「日本在滿洲的權利,是因講和條約由俄國讓給的,除遼東半島租借地和(半條中東路)鐵路之外,什麼都沒有,滿洲絕不是我國的屬地,純粹是清國領土的一部分。在不是我國屬地的地方,沒有行使我國主權的道理。滿洲的行政責任必須由清國負擔。」

張作霖

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日本統治階層看來,東北還是清政府的領土,那麼張作霖怎麼看呢?1912年1月,張作霖拜訪日本駐奉天總領事落合謙太郎時明確表示:「本人認為與其將東三省委於南方人之手,勿寧讓予外人更為了當。當此時刻,日本國如對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奮力效命。」顯然,張作霖對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不以為然,而且認為把東北給南方革命政府,不如給外人,這裡的外人顯然指日本人。對孫中山領導的革命的認同上,張作霖還不如策劃九一八事變的日本人石原莞爾,後者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興奮地大喊萬歲,鳴槍慶祝。

張作霖投懷送抱,日本人自然要「投桃報李」,在張作霖統一東北的過程中,日本的支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張作霖整頓奉天省財政,還是與馮德麟爭奪奉天控制權,還是在軍閥混戰中,日本都堅定的支持張作霖,以至於奉軍大將吳俊升公然表示,第二次直奉大戰取勝全靠日本人的幫助。1925年郭松齡反奉,日本更是直接出動關東軍鎮壓。

張作霖與日本人的合影

日本人付出這麼多代價,張作霖當然不可能不出血本,他的血本就是東北的權益。1917年,張作霖為達成個人目的,大規模出讓東北路權,讓日本人得到了夢寐以求的鐵路修築權,如1917年四平至鄭家屯鐵路、鄭家屯至洮南、鄭家屯至通遼,都由日本人承建。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前夕,日本以支持張作霖為代價取得了開原至朝陽鎮,吉林至敦化,長春至大賚、洮南至齊齊哈爾等四條鐵路的修築權。在張作霖的積極配合下,日本人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滿蒙五路」計劃,而這是袁世凱和段祺瑞都不敢答應日本人的條件。

在當時,獲得鐵路修築權,意味著獲得鐵路沿線的一切權益,包括經濟、行政、礦山乃至駐軍的權力,日本人鐵路修到之處,中國的各類物產都被運送出去,日本人獨佔了東北的經濟利益,掌握了東北的經濟大動脈,東北實質上成為日本人事實上的經濟殖民地,這也為日本人全面侵佔東北埋下了伏筆。

南滿鐵道株式會社

另一方面,鐵路的經營權由滿鐵(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掌握,滿鐵下設調查部,其成員偽裝成商、醫生等職業,搜集中國戰略資源等各種情報,40年間,滿鐵提出各種調查研究報告6200餘份,各類資料50萬件,這為日本在東北的侵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種基礎與張作霖的配合密不可分。

在張作霖的配合下,日本人的勢力在東北無處不在,遠遠超出了伊藤博文所謂的兩塊租借地和半條鐵路,而張作霖的配合,也養大了日本人的胃口。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既定國策的一部分

九一八事變看似偶然,實際上是一次必然的事變,這與當時國際政治大環境密不可分:日本長期將「大陸政策」作為基本國策(「大陸政策」這個名詞1936年由廣田弘毅內閣提出,但作為一種政策意圖,日本近代一直在推行和實施,參見周頌倫《近代日本的基本國策——大陸政策》);中國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軍閥割據;日本滿鐵長期在日本國內進行宣傳動員。

日本繪畫中的日俄戰爭

日本國內長期存在的「大陸」傾向,在日俄戰爭後進一步暴露,此時東亞形勢是清朝軟弱、沙俄退卻,其他列強難以進行實質性介入,日本一家獨大。1907年,山縣有朋在《帝國國防方針》中提出:「維持和擴大大陸的利權乃國防之至上目標」,因此日本要「將在滿鮮的利權,作為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的大陸帝國方向推進發展」,因此,進一步擴大在東北的權益,是彼時日本政府施政的必然方向,只要時機成熟,日本就會全面侵佔東北。

日本在東北擴大權益的過程中,滿鐵起到了先鋒軍的作用,其不但把持東北的鐵路經營權、築路權,還大量收集東北的各類情報,為日本侵佔東北提供支持。1929年11月,滿鐵一部人在大連成立了「滿洲青年聯盟」,這個組織的宗旨是為「在大陸發展大和民族」,該組織巔峰時人數達到5000人,在東北各個城市都設有支部,成立之後,這個組織便公開煽動仇華情緒,鼓吹滿蒙獨立。

滿洲青年聯盟

1931年上半年,「滿洲青年聯盟」印刷《滿蒙問題及其真相》小冊子1萬冊,「免費分送(日本)內閣要人、貴、眾兩院議員,各輿論機關滿蒙關係團體」及「其他各團體及一般人員」,這本小冊子宣稱滿蒙是日本「國防第一線和國軍的軍需產地」,也是「原料產地和食品供應地」,對日本的生存極為重要,因此要向全世界和中國提出對滿蒙地區的「要求」(即主權)。該團體不斷在日本國內鼓吹打倒中國「半封建的東北政權」,由是日本國內輿情沸騰,全面侵佔東北的民間基礎得以建立。(參見郭鐵《滿鐵與九一八事變》)

實際上,廢掉張作霖只不過是日本全面侵佔東北的一個步驟,從山縣有朋開始,日本一直有吞併東北的野心,但張作霖的存在妨礙了日本直接統治東北,也因此必須廢除。1927年6月,日本關東軍參謀長齋藤恆在《關於滿蒙政策的意見》中提出:把東北變成設有日本行政、財政及軍事顧問的「自治區」,如果張作霖不接受,就讓「帝國認為適當的人物」來實行,即使訴諸武力也必須實現。在東方會議上,日本駐奉總領事吉田茂提出「實現我在滿蒙的發展,不應該單靠一張作霖或某一政權之好意。」(參見張潔《日本分裂企圖的破滅與中國統一——再論「東方會議」及皇姑屯事件》)

東方會議

由此可見,廢掉張作霖,是日本政府的必然舉措,只不過是有讓其下野還是直接刺殺的手段之分罷了。

軍部暴走日本少壯派軍人不受控制

1929年,席捲世界的大蕭條爆發,日本也不能倖免。日本歷史學家色川大吉在《昭和五十年史話》中提到:「到昭和十年也就是1935年,日本女性的平均身高僅為1米48,男人的平均壽命僅為44.8歲」,普遍的經濟危機甚至改變了日本女性的穿著,為了遮掩瘦骨伶仃的小腿,日本女性重新穿回了傳統的和服,在深重的社會危機下,日本少壯派軍官推動了一場劇烈的社會嬗變。

實際上,早在1920年,名為《日本改造法大綱》就在青年知識分子中流傳,這個綱領宣稱「明治維新已經半道夭折」、日本「正逐漸走上萬劫不復的道路」,為此,日本要進行變革,推行「天皇制的社會主義」,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日本青年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組織,其中最為著名的是120餘個軍內秘密組織,後來被統稱為「皇道派」。(參見丁三著《藍衣社:中國法西斯運動始末》)

二·二六兵變

「皇道派」軍官提出:要像60年前的維新志士一樣,推翻舊政權,建設新日本。日本青年軍人組織櫻會在宗旨中指責當政者「無視自己的職責,在施行國策中缺乏雄心,毫無振興大和民族的根本精神」,「政黨行徑醜惡,以奪得政權為目的相互傾扎」,政府「貪污腐敗,民不聊生」,因此必須將這樣腐朽無能的政府打倒,軍人自然必須挺身而出。為此,對外,日本少壯派軍官策動了濟南慘案,大肆屠殺中國軍民6123人;策劃皇姑屯事件,刺殺張作霖(河本大作策劃,完全脫離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的控制);對內,發動恐怖襲擊,刺殺各級軍官,「下克上」,典型事件便是1932年5月15日,日本海軍少壯派軍人刺殺首相犬養毅,1936年2月26日的二二六兵變。

在河本大作的引領下,日本少壯派軍官石原莞爾策划了九一八事變,他因此被晉陞為大佐,升任參謀本部戰爭指導課課長,隨後兼任參謀本部最核心的課長——第一部(作戰部)作戰課長,成為全日本的英雄,也成為少壯派軍官的模仿對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1937年7月7日,脫離石原莞爾掌控的日本少壯派軍官又策划了盧溝橋事變,日本在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石原莞爾

其實,日本年輕軍官要出頭,石原莞爾這樣的前輩就是最好的榜樣,但這種出頭方式已經完全脫離日本上層社會的控制,張作霖作為日本手下的棋子,更起不到什麼控制作用,所謂的老帥若在,事不至此,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推薦閱讀:

911十年特別策劃之三:911隻是小插曲,歷史已經「終結」
VR遊戲《興登堡號VR》,重現歷史驚險一幕!
古代中外歷史比較
殺人的湖泊——尼奧斯
(11.11)#歷史上的今天#光棍節

TAG:歷史 | 張作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