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還原「和聖」柳下惠

柳下惠

柳下惠以一段「坐懷不亂」的佳話為後人津津樂道,但很多人不知他更為值得稱道的並不止這些,實際上的他文武雙全,人品高尚,為人也剛正不阿,是當時魯國名噪一時的人物。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本姓展,名獲,字禽,中國春秋時期魯國人,是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謚號,所以後人稱他「柳下惠」。據說他又字「季」,所以有時也稱「柳下季」。他做過魯國大夫,後來隱遁,成為「逸民」。《孟子》中說「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聖」之稱。

「坐懷不亂」流傳千古

柳下惠是中國柳姓的得姓始祖。位於我市東南邊陲的利辛展溝鎮柳林村,是柳下惠的故里。清嘉慶《鳳台縣誌·營建》記載: 柳庄寺在展溝集西南八里,春秋時柳下惠居此附近,展姓尚多,傳為展禽後裔。

柳下惠被中國歷代廣為人知的是他「坐懷不亂」的故事。傳說是這樣的,古時候的展溝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個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過柳林時,忽遇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個破廟裡避雨。恰在這時,一年輕女子也到此避雨,與他相對而坐。半夜時分,年輕女子被凍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懷中,以溫身驅寒。柳下惠急忙推辭:「萬萬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處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懷,更是有傷風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聖賢,品德高尚,小女子雖坐在懷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無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無推托之詞,只好讓女子坐到自己懷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懷抱女子,閉目塞聽,絲紋不動,漫漫長夜竟不知溫香在懷。天明,雨過天晴,得恩於柳下惠的女子不勝感激地說:「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虛傳。」

關於這個故事的記載,至少漢代就有,但不少人認為不真實,也有人認為不是什麼大事,不必要大力表揚。但就故事本身來說,其實體現了人的道德問題。男女之間的感情,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孟子》中說:「食色性也。」男女都有求偶的生理要求,這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但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是人的社會性。人在社會上生活,要處理好人際關係。隨著社會的進步,奴隸社會以來的家庭關係已進步到一夫一妻制,男女之間的交往就存在一個道德問題。一個女子凍僵了,男子可以給她溫暖,但不能越過道德的界線。這一女子在柳下惠那裡坐懷而不亂,柳下惠在這方面掌握得很有分寸,這正是他以道德自律,道德水平高的表現。

大智大勇 直道事人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除了這段「坐懷不亂」的故事外,史書上記載的柳下惠的歷史事迹並不是太多,但從繁雜的史料中,我們還是搜集到一些關於他的資料,從中可以更全面地看這個人。

《論語》記載柳下惠在魯國做士師的事。士師是一個掌管刑罰獄訟之事的小官。當時魯國公室衰敗,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權貴,竟接連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志。柳下惠雖然屢受打擊排擠,仕途蹭蹬,他的道德學問卻名滿天下,各國諸侯都爭著以高官厚祿禮聘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絕了。有人問其故,他答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意思是說,自己在魯國之所以屢被黜免,是因為堅持了做人的原則。如果一直堅持下去,到了哪裡也難免被黜免的結果;如果放棄做人的原則,在魯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祿。那又何必離開生我養我的故鄉呢?

《春秋繁露》記董仲舒說過柳下惠的一件事:有一天,魯國國君問柳下惠,我要攻打齊國,你意下如何?意思是要得到柳下惠的贊同,以爭取輿論上的支持。而柳下惠卻不肯對國君阿諛奉承,直截了當地說,「不可」,繼而他又說道「我聽人家說,征伐人家的國家是一種不仁的舉動,我們魯國為什麼要做出這樣不仁的事呢?」柳下惠以侵略別國為恥,充分體現了仁愛之心。同樣,在齊國一次侵伐魯國時,執政的臧文仲束手無策,當問到柳下惠時,他說出一番道理,讓魯國以此與齊國對話,說服了齊國,免除了一場戰爭,這就是人們熟知的柳下惠犒師退齊師的佳話。

齊國的國君派人向魯國索要傳世之寶岑鼎。魯庄公捨不得,卻又怕得罪強橫無禮的齊國,遂打算以一假鼎冒充。但齊國人說:「我們不相信你們,只相信以真誠正直聞名天下的柳下惠。只有他說這個鼎是真的,我們才放心。」庄公只好派人求柳下惠。柳下惠說:「信譽是我一生唯一的珍寶,我如果說假話,那就是自毀我珍寶。以毀我的珍寶為代價來保住你的珍寶,這樣的事我怎麼干?」庄公無奈,只得以真鼎送往齊國。

《國語》還記載了柳下惠批評臧文仲祭祀海鳥的故事。一隻名為「爰居」的海鳥停留在了魯國都城東門外好幾天了,臧文仲讓都城裡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卻說,聖王只祭祀對人民和國家有功勞的人和事物;此外土地、五穀和山川的神,先哲和有美德的人,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地上的五行,九州的名山、江河和沼澤,也應該加以祭祀。而海鳥「爰居」不見得對人民有什麼功德,這樣就決定祭祀它,實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舉措。柳下惠猜測海鳥是為躲避災難而來,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了他的猜測是對的。這件事不但說明了柳下惠為官的正直,也表現出他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這也是他被後世儒家學者重視的原因。

柳下惠的高貴品質還體現在他一生不尚奢華、生活清苦、安貧樂道上。《荀子·大略》中記載:「柳下惠與後門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是說他這位尊貴的大夫和一個地位低下的守後門的人穿一樣的衣服,可是他並不被人懷疑,這已經不是近日的新聞了。這一段話是孔子弟子子夏說自己安貧樂道,不巴結權貴者而說的,也是對柳下惠的讚揚。在當時柳下惠做到這種節儉的行為也不容易。

聖之和者 仁者無私

柳下惠選擇堅持「直道而事人」,最後只能去官隱遁,成為「逸民」。柳下惠退居柳下後,則招收生徒,傳授文化、禮儀,深受鄉人愛戴。

《論語》記載孔子對柳下惠的評價是:「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齊的寧肯餓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雖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舉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左傳》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讓柳下惠下台,列為臧氏執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譴責。

孟子對柳下惠非常推崇,他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並稱四位大聖人,認為他不因為君主不聖明而感到羞恥,不因官職卑微而辭官不做;身居高位時不忘推舉賢能的人,被遺忘在民間時也沒有怨氣;貧窮困頓時不憂愁,與鄉下百姓相處,也會覺得很愉快;他認為自己和任何人相處,都能免受不良影響。為什麼柳下惠被稱為「和聖」呢?因為,他多次用和諧的方法處理人際關係,是求和的榜樣。宋代大儒朱熹對柳下惠的「和」字註:「柳下惠三黜不去,而其辭雍容如此,可謂和也。」是說他三次受到大的打擊,仍堅信自己的做法正確,不影響情緒,不妨礙繼續堅持高尚道德,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和。朱熹又說,仁者無私也,而和無理之謂。柳下惠和而不流是說「和」正是仁者無私心。其和而不流正是孔子所說和而不同。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實生物」,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和」的本質的追求和實踐。


推薦閱讀:

全網首發|《至暗時刻》曝正片片段 還原「敦刻爾克」背後歷史
揭開歷史迷霧,還原抗日真相(一)
還原Facebook史上最大數據外泄事件始末
IIS6.0的備份和還原恢復的方法

TAG: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