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桂昌師父學藝經歷?毛明春
標籤: 體育 | 分類: 內家拳探秘 |
拜李桂昌為師
我1989年跟李師父學拳,共十年左右。但認識師父卻是很早的事。1973年間,我在太原市北郊區少體校跟銀連志師父練拳,是北郊區武術隊的主力之一,在比賽場上經常見到李師父。那時他留著短而齊的黑鬍鬚,穿著黑色的中山裝,戴著老式的圓眼鏡,坐在裁判席中間,任裁判長,李師父神情總是嚴肅的,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並聽師長們說他的武功相當了得。
有一次比賽,我使的槍又粗又長,得分不高,賽後李師父問我:「誰教的你?為甚拿這麼重的槍?」我說是銀老師教的,平時就拿這桿槍練。李師父看著槍若有所思,說:「槍可不是好練的,光有勁還不行,看你的槍這麼重,小小年紀還有把子勁!但練槍是能不能借杆子的勁。嗨!說了你也不懂。」搖了搖頭走了。
當時我也不懂什麼是借杆子的勁,怎麼借?心中留下了個問號。後來隨李師父學習才明白。1977年恢復高考,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西大學體育學院,拜陳盛甫教授為師,系統地學習了武術理論和太極拳、少林拳、八卦掌、鞭桿,養生術等。1982年又考上了陳盛甫教授的武術研究生。在讀研究生期間才經常接觸李師父。陳盛甫教授要求我們對山西省知名武術家做一個大面積的拜訪學習,我拜訪的第一個武術家就是李師父,那時李師父還住在太原市杏花嶺體委的宿舍,房屋不太大,我打著陳盛甫教授的旗號,所以對我很熱情。師母給我倒了一杯白糖水,我當時不懂規矩,坐定後就直接問李師父的師承及所授弟子的情況。李師父哼哼哈哈地應付我說:「早就不教學生了,現在身體不好,你看我這說幾句話就得躺下休息,你沒什麼事就回去吧。」
我回到學校,跟陳教授談起這事。陳教授說:「你不了解民間的武術家,他們大多有古怪的脾氣,你要了解他們,就先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一定要真真的虛心才行。」後來我又去虛心地向李師父討教形意拳和太極拳的問題,他漸漸地開始給我講解和開導。他見我基礎還好,也愛動腦筋,就問我:「如果我教你的話,陳教授反對不反對?」我說:「陳教授特別開通,讓我們多方尋師訪友,我如跟你學習,陳教授一定會很高興的!」李師父說:「那好,待我見了陳教授跟他說說這事」。
1989年,李師父在山西大學游泳場開辦形意拳培訓班,我接觸他的機會多了,去了游泳場,見很多人在站三體式。我以前也站過,沒覺的怎樣。李師父見我不以為然,就起身站了個三體式給我看,果然氣勢非同凡響。李師父仟瘦的身體,一下子像變了個人似的:頭部微微領起,軀幹正直,整體像一棵挺拔的古松,但周身又綿軟如水,尤其是兩眼炯炯有神,我看了異常吃驚。旁邊的師兄對我說:「李師父這是看重你,從來不這樣站三體式給人看。」我心裡也很激動,表達了想系統學習形意拳的心情。李師父當下說:「有時間就來練吧。」並送給我一張他的照片,背面還簽了名和時間,以此表明願意接受我。從此我有時間就去李師父家請教學習。
1992年,李師父過80大壽,祝壽的有來自全省各地很多武術家和愛好者,李師父親自安排陳盛甫教授和我與他同席,席間李師父向陳教授提到:「你這個弟子由我再培養怎樣?」陳教授一聽非常高興,說:「培養人才是大家的事,你是武術專家,你來培養我放心!」然後陳教授對我說:「明春你看,現在是師尋徒啊!你很幸運!以後要認真刻苦地學習,還要多思考,發揮你學體育專業的特長,不要辜負李師父的一片苦心」。我當即為兩位師父斟酒,一一敬過。李師父當即對全桌的人說:從今起他是我的徒弟了,你們要多多幫助啊。」後來又與師父師母合影留念。
1993年山西大學李榮春先生倡議成立太原市推手聯誼會,李師父同意並囑我們多方聯繫太原市推手愛好者,年內正式成立了太原市太極拳推手協會。李師父任會長,我和幾位師兄被李師父推任為副會長。成立了推手協會後,我幾乎天天去李師父家,一方面是辦一些協會中的事,另一方面就是學習和研究技術,討論教材等。這時接到美國唐手道協會的信,說有近30名唐手道協會的教練要來跟李師父學習形意拳和推手。1994年4月我們一行6、7人到了北京,駐北京友誼賓館,我負責編寫教學計劃,聯絡和簡單的翻譯。對唐手道協會的28名教練,進行了10天的教學和訓練,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從北京回來後,李師父對我說:「你的基礎不錯,但還沒有真正入了我的門,你練好我的拳才是我的弟子,也才真正理解我們的東西。我認為我的好東西一是南少林柔術,一是形意,一是鞭桿。形意、太極、八卦三個放到一起才是真太極,不然太極是空的。依我看你這幾方面都有基礎,只是需要對內進行調理,對南少林和形意拳核心的東西進行清底」。他又說:「拳架你不用多學,因為拳架都是人們編的,但核心的東西可不是編出來的,那是內在本能的東西,關鍵是怎麼調動出來,怎麼控制它。從現在開始先解決三體式吧」。
跟李師父學三體式
形意拳萬法出於三體,以下是跟李師父練三體式的體悟。
李師父講:「三體式,古稱三才式,三體式指天、地、人。在形意拳是指上、中、下三丹田,在外是頭、手、足。過去練心(形)意拳的,練壞腿的不在少數,這是事實,這是三體式沒有站對的原因。基本原因有二:一是站的時間太長,多則三年,少也有半年;且多不問原理,只是一個勁兒的站。二是三七樁站得多。人有所不知,三七樁乃是單重法,是技擊實用的方法。但在初練時不宜取,初練時應站步子稍大的平衡樁,即兩腿平均吃力,兩足心有同感,這是練身體的平衡和內在氣血的平衡。沒有氣血的平衡就沒有健康,沒有身體的平衡何從變化?所以先求平衡後求變通,由平衡而單重,由單重到成功」。
「關於站樁的要領,除了要按古人的經驗和規矩練習外,最重要的是注意五心相互感應,五心是:頭頂心、手心、足心、重心、中心。頭頂心上頂。五心合一處乃是站樁的精義」。
我的感悟:我三體式也站了不少,但以前只覺的腿很累以外,並沒有其他特殊的感覺。在李師父的指點下重新練習三體式後,身體內外開始發生一系列的反應。首先是放鬆練習:李師父要求我在站三體式時,頭、手、足均要展開,邊展邊松:頭向上松頂可以將脊柱節節拔開,使督脈氣血通暢;手足心的松展,可以將四肢氣血打通,增長內勁。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即感到四肢溫暖,手心出汗,耳清目明,輕勁有力。有了這樣種好的感覺,我更加痴迷於三體式的研究。李師父說:練形意拳很多是開發人體的本能和潛能,我就琢磨三體式與本能是怎樣的關係,怎樣開發本能?
首先站三體式,站到幾分鐘後兩腿即開始振動,同時產生髮漲、發熱、發麻、發痛、發酸等感覺。這時發現一個問題,如果是三七樁,振動來的快,但堅持的時間較短;如果是平衡樁,則振動來得慢,但是可以持續較長時間。經過認真體認,發現平衡樁有周期性的變化,感覺上也有與振動同步的周期性變化。我對這一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翻閱運動生理書籍,找不到相關的實驗和說明。這時意識到這種現象可能是非常重要並且非常有意義的一種生理反應和訓練方法。由於振動是周期性的,所以我將這種樁稱之為三體「太極樁」,以表明在站樁過程中有能量、代謝、體感等多方面的漲落變化。後來測試這種三體「太極樁」的肌肉振動頻率約每秒7——10次,與肌肉固有振動頻率每秒10次接近,與經絡波每秒7——13次也接近。因此產生一個想法,能否利用站樁時的肌肉振動,訓練丹田的彈射勁?還有腿部肌肉發力的速度?發拳的速度?站樁時的振動是自然的、本能的,是人體對運動刺激產生的一種生理反應,在自然振動的同時如果加上主要的意識和動作會怎樣?經過訓練和實驗兩者結合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反應能力大大提高,力量明顯增長,身體運動的協調性改善。進而往內練,五內皆可以被引動。將這些感覺說與李師父時,他略顯驚訝地問:「你有了這些感覺和體會?我告訴你:肌肉自發振動是練先天勁,用意引發是後天勁,在站樁肌肉振動時加意念引發是先後天勁的合練,你找到了但還不能控制,要練到先天勁有感即應,才能做到擊人於不覺。在練時多注意一下丹田、足心、手心的感覺和感應」。
談到形意拳開發本能和潛能,形意拳有「打拳如走路」之說。走路是人的本能運動,那麼先好好研究一下走路是怎麼回事?經過對雞行、走、站的研究明白了形意拳要學雞腿的原因是取雞行走時的踩勁、蹬勁、獨立時的穩定。通過研究四肢行走動物的走、跑、撲等與形意拳運動的關係發現:三體式像似虎豹的站立姿勢,劈拳好似虎豹在行走的過程。當我們站好三體式後,向前彎腰90度,即像四肢著地行走的動物姿勢。人是從猿人進化來的,猿人又是由再低一級的動物進化來的。嬰兒的爬就很像小貓小狗的走,三體式的變化——劈拳就很像是虎、豹的行走,劈拳的發力可以看作是虎、豹的前仆。在形意拳十二形中吸取了虎、猴、馬、熊等四肢行走動物的特技,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三體式這一武術運動中的精華。它的合理重要性就是體現在這個動作姿勢最接近人(動物)的本能動作。形意拳有句名言「打人如走路」,要求返還到嬰兒狀態,那極有可能就是像嬰兒那樣天真地爬,只不過是站著爬。由於爬的時候四肢均著地,每一步都實實在在,所以有「拳不空去也不空回」要求。形意拳譜《六合拳法》中有:「悟得嬰兒玩打法,天然是生成。」四肢動物在行走過程中,總是以三點著地的。為了保持平衡,腰胯和尾巴自然的扭動。人直立行走後重心偏高,雖然兩手不著地了,但仍有兩臂前後的擺動,如爬行動物行走時兩個前肢的動作。動物行走時,總是以同側的後足代替同側的前足,前足前伸。這樣左右交替進行行走。虎、豹在快速奔跑或瞬間撲食時,總是後兩足同時著地之後,前兩足再同時著地,一般跑和走是四肢依次著地。形意拳中有手腳齊到方為真之語,手腳分至是走、跑、畜力,手腳齊到是奔、撲、發力。三體式基本原型是順步和拗步的,順步適合於直線力,如崩拳;拗步適合於弧線力,如橫拳。
三體式是形意拳技法和動作的基礎,形意拳的所有動作都離不開這個基本姿勢,有「萬法出於三體式之說」。三體式中包含了形意拳步型、身型、手型等一系列的基本要領。三體式不僅是一個攻防兼備的姿勢,站三體式還具有強健體魄,祛除疾病和益壽延年的巨大作用。站三體式可以調整氣血的平衡,調整周身九大節的協調貫通,是訓練內外「六合」的基本方法。
三體式的前三後七步運動量最大,前四後六步次子,前五後五再次子,還有前弓式步,每一種站法均有不同要求和作用,但均需要訓練。
形意拳有四象的要求: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在站三體式和走劈拳過程中認真體會,三者各有其旨趣。
李師父講太極
從北京教北美唐手道協會武術教練班回到太原後,李師父打電話將我叫到家裡,對我說:「美國學生提出要學太極拳,88式有些長,我寫了個45式的名稱,是從88式中抽取的主要動作」。下面是李師父寫得45式動作名稱:
1、預備式。2、起式。3、上步右攬雀尾。4、單鞭。5、提手。6、白鶴亮翅。
7、左摟膝拗步。8、手揮琵琶。9左右摟膝拗步。10、手揮琵琶。11、進步搬攔捶。12、如封似閉。13、十字手。14、抱虎歸山。15、斜攬雀尾。16、肘底看捶。17、倒卷肱。18、左右斜飛。19、提手上勢。20、白鶴亮翅。21、左摟膝。22、海底針。23、閃通臂。24、轉身撇身捶。25、進步搬攔捶。26、上步右攬雀尾。27、單鞭。28、雲手。29、單鞭。30、高探馬左右。31、左右分腳。32、轉身左蹬足。33、左右摟膝拗步。34、進步栽捶。35、翻身白蛇吐信。36、進步搬攔。37、右蹬腳。38、左右伏虎。39、回身蹬腳。40、雙峰貫耳。41、左蹬腳。42、轉身右蹬腳。43、進步搬攔。44、如封似閉。45、十字手。
李師父說:「題目給你了,相當於一個考題,也是研究項目。要認真研究一下形意、八卦等拳的特點,最好把它們的好東西都放到45式里。以前孫祿堂編了一個太極拳,叫活步太極,取的就是形意拳的步法,咱們也要有創新的勁兒,敢於編、科學的編,現在有這麼多知識難道還不如前人編得好?」李師父說:「以前有『心意』『形意』咱們是『新意』」。李師父的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查閱了大量資料,研究了形意拳、靜功纏絲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八卦掌、少林柔術等。編了改、改了編,歷時5年多才初步定稿。演練給李師父看,李師父看了以後說:「編得還可以,你要考慮功架、鬆緊、勁力、速度、圓活,你能不能把腰腹部的虛實分開?能不能把勁兒一瞬間爆發出來?能不能把45式練的比形意拳還快?能不能全身各處都圓活能化?」我當時一聽就頭大了,這麼高的要求怎麼練?而且全都要裝進45式拳里。李師父啟發道:「功架要合理,蓄勁要圓滿,像開弓,需要的時候勁就像箭一樣能射出去。丹田是圓的無極球,你怎樣把它化為兩儀、四象、八卦?力由松而緊,關鍵是裡邊的鬆緊,不要顯現在手上,圓活了就快了。什麼地方是千斤?四兩在哪兒?你找到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快了,那時無所謂是太極還是形意、八卦,可以隨意變化速度和勁力,別忘了南少林柔術的環」。
在我日日痴迷於李師父交給我研究的課題,不斷試驗、不斷改進,剛取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再需要向他請教、需要他指導的時候,突然接到李師父去世的消息,心中無限感傷。十年過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仍常常一幅幅的浮現在眼前,李師父留下的課題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但是離要求還差的很遠,我們需要精誠團結,共同研究進步,不辜負前輩的期望,將武術國寶傳承下去。
謹以此文紀念李桂昌師父。
2010年5月20日
推薦閱讀:
※師父開示學佛做人
※圓明師父試講金剛經第八講
※《師父有孕》雙調番外 BY 優軒主人
※圓明師父講禪的源流(四)
※師父忍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