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養生之道
【關鍵詞】 《黃帝內經》; 養生原理
《靈樞·天年》載:「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四十歲……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氣懈惰……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由此可見人體的生、長、壯、老已是生命發展的必然規律,機體的由盛而衰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但是,同樣作為自然界的一分子,為什麼有的人卻可以長命百歲,有的人卻「半百而衰」呢?《素問·上古天真論》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合於術數,食慾有節,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但若「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由此可知人壽命的長短,關鍵在於人是否善於養生,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機體衰老雖是生命活動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通過養生卻可以提高生命質量,延緩衰老。本文試從《黃帝內經》的養生理論來探討其對現代人養生的啟示。
1 和陰陽以養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載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使,神明之府也。」陰陽學說自與中醫學相結合以來,對中醫的養生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陰陽是對自然界中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所謂「陰靜陽躁,陰生陽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陰陽者,血氣之男女;左右者,陰陽之道路者;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各司其職,相互為用,「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從而維持著機體的陰陽平衡,使之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狀態。 陰陽之間的動態平衡一旦破壞,就會發生相應的病理變化,「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素問·生氣通天論》)「陽盛則陰病,陰盛則陽病。」「陽盛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盛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故「陰陽之要,陽秘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而不能秘,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由此可見調理陰陽,增進陰陽之間的協調平衡,是攝生保健的目的,所以應該「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素問·至真要大論》),從而達到「……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素問·生氣通天論》)。
2 順四方以養生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區,地勢有高低,氣候、水質、土質各異。正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所說:「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洌……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其地所生萬物也眾也……」《素問·五常政大論》說:「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素問·五運行大論》云:「東方生風……南方生熱……中央生濕……西方生燥……北方生寒」「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不同地區的人們,由於地勢高低、氣候條件及生活習慣各異,人的生理活動和病變特點也不盡相同,所以養生也應與之相應。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言:「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我國西北方天氣寒冷,其病多外寒而內熱,應散其外寒,而涼其里熱;東南方天氣溫熱,因陽氣外泄,易生內寒,所以應收斂其外泄的陽氣,而溫其內寒。
3 適飲食以養生
機體要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須通過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問·藏氣法時論》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靈樞·平人絕谷》云:「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精液兼盡故也。」同時,飲食物也是機體與自然界發生聯繫的最大渠道之一,每人平均每天約攝食2 kg的食物。因此,飲食的饑飽失常,飲食五味偏嗜都會引起機體的不適。 3.1 饑飽失常氣血是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飲食中的營養又為氣血生化之源,如《素問·痹論》載:「榮者,水谷之精氣也……衛者,水谷之悍氣……」,《靈樞·決氣》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為赤,是謂血。」因此,進食過少,則氣血生化乏源,人體生命活動缺乏物質基礎,日久會導致營養不良以及相應病變的發生。但若飲食過量,短時間內突然進食大量的食物,勢必加重腸胃負擔,使食物不能及時地消化,同樣會引起機體的不適。如《素問·痹論》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生氣通天論》又說:「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因此,食量有度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亦是養生的重要準則。同樣,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養生之大忌,如過量飲酒、過食肥甘……《素問·厥論》載:「酒入於胃,則脈絡滿而經脈虛……酒氣與谷氣相搏,熱盛於中,故熱遍於生,內熱而溺赤也。」過食肥甘厚味,則易於化生內熱,甚至引起癰疽瘡毒等病症,正如《素問·奇病論》說:「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又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高粱之變,足生大丁。」現代研究表明過度飢餓會導致營養不良,誘發各種疾病,而過量飽食則會促使大腦早衰[1]。因此,要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必須規律飲食,饑飽有度。
3.2 五味偏嗜酸苦甘辛咸五味與五臟,各有其親和性,《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夫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但若五味偏嗜,就會使該臟機能偏盛,久之則可損傷內臟,引發疾病,正所謂「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素問·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 《素問·生氣通天論》亦說:「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所以飲食五味應當適宜,五味不應偏嗜,「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同理,飲食與病變相宜,則能輔助治療,促進疾病的好轉,反之,疾病就會加重。《靈樞·五味》明確提出了五臟有病時的五味宜忌:「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杭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黃,宜食咸,大豆、豕肉、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4 應四時以養生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變化必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正所謂「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 (《靈樞·歲露》),「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臟」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人也必與之相應。《靈樞·決氣》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可見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原則,「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進而說明了順應自然氣候變化的重要性。人只有與四時氣候相宜,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當然,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要被動地適應,而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掌握自然界氣候變化的規律適時養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亦明確提出了四時養生的原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5 調七情以養生
七情六慾,人兼有之,屬於正常的情志活動,是對外界刺激和體內刺激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身心健康。人的情志活動與五臟有密切的關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怒喜思悲恐。」但若情志過激,則反過來又可以對臟腑產生危害,「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異常的情志變化,使體內氣機升降失常,臟腑功能紊亂,甚至氣血逆亂,《素問·舉痛論》載:「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思則心有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可見,情緒的異常、過激的波動是養生的大忌。「恬淡虛無」則是精神養生的重要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從守……」人們在平時應該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思維活動及心理狀態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控制,自我調節,這樣既可避免平時情緒的大起大落,又可防備突然的外界刺激對人體造成傷害。現代醫者根據中醫的七情學說並且提出了相應的心理干預方法,如「移情療法」「易性療法」,並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2]。
6 結語
健康長壽是人們的共同心愿,但要達到這個目的,須有正確的養生之道,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只有在平時防微杜漸,以「經典」養生方法,點滴積累,持之以恆,才能令體質強健,老當益壯,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霖.五味平衡 科學理論[J].東方食療與保健,2006,9:9. [2]周文華.心理應激與心理干預[J].醫學與哲學,2004,25(3):55.
推薦閱讀:
※腳底養生11招
※含萬樓樓主的【道教養生】
※02-雨水養生
※道家養生秘術:十二段錦
※陳縵蔓:你不知道的高效率睡覺休息秘密~睡2小時效果遠超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