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背後的反思
07-22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按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振奮民心的機會,但是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的加劇,無疑給這個慶典蒙上一層灰色。但是細細想來,金融危機還不是這個灰色的深層次原因,深層次原因來源於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對於中國的發展,我相信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不會不關心;面對當前我國的社會現實,我相信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中國人都不能不憂慮。 我對孫立平先生提出 「中國最大的威脅不是社會動蕩而是社會潰敗」 的觀點很贊成,這也是我一直感到困惑的地方:為什麼大家對黨和政府有這麼多的意見,而沒有大的社會動蕩?讀了孫先生的博客後感覺茅塞頓開。看來,中國面臨的問題要比社會動蕩更為隱蔽而危險。 改革開放三十年了,也該好好反省一下了。不能只顧看到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不能僅僅看到國家的財富總量的增長和外匯儲備的增加,這些都是物質層面的東西,而且正常的社會發展都回帶來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加,我們還要看到精神層面和制度層面的東西,因為這些也是社會財富的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和靈魂部分。物質上的東西是隨著時間的消逝可以增加和減少的,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成效,精神上的東西可以長久的流傳下去。 面對當前改革開放形勢下的積極方面,很多消極的方面被掩蓋了,或者被忽略了。我經常看到網路的留言,初步可以歸結出幾個特點:一是關乎國家聲譽的重大事件上,愛國情緒高漲。比如說這次法國的法院判決要拍賣中國圓明園的兩獸首像,在網民中一片譴責和憤怒之聲,如果說大家不愛國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二是對於貪污腐敗這樣的社會弊病已經麻木乃至冷漠了。如果那個官員被查出來有問題,很多人說「幾百萬的算不上貪污,太少了」,當說到某著名國企的管理層幾乎全部涉案的時候,大家支持最多的是「這不算新聞,如果查不出來才算新聞」,可見網民對當前國企中的腐敗現象的態度,而不幸的是,這些往往是真的;三是在關係政府形象問題上的「憤青」和幸災樂禍態度。央視大樓新樓被燒,這麼大的損失在網民看來只是付之一笑;而對於象城管暴力執法這樣的事件,大家是群起而攻之……從這些現象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執政者凝聚力的衰落,也看到了社會風氣的衰敗。 其實社會風氣的衰敗在其它國家也出現過,並不是中國特色。上世紀70年代以後,日本曾經出現過社會風氣日衰的情形,人們對社會的發展也很擔心。但是當時的日本與當前的中國有很多不同。日本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教育思想對民眾的影響導致民眾對於日本傳統文化的疏離,這是一種文化衝突,是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價值衝突。日本教育部迅速頒布教改方案,重新確立道德教育的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後來日本社會的發展方向。但是中國現在不是教育的問題,或者說教育不可能解決當前中國的社會問題。我們面臨的不僅是社會風氣的衰敗,這僅僅是表象,而是整個社會生機與活力的衰敗,是社會成員凝聚力的衰敗。這是一種結構性衰敗,單靠教育無濟於事,這也是為什麼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生態環境不好,能指望它做什麼? 孫立平先生的診斷是正確的,我們面臨的不是局部的問題,而是全面的問題;不是社會動蕩的問題,而是社會潰敗,這是全部的、漸進式的、長期的腐朽的過程。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如果不作結構性的改革,遲早死路一條,任何探索式的改良都只能是苟延殘喘。 要改革必須首先找到病因。這個病因不是別的,就是如何在大眾利益與極少數人利益之間博弈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如何限制既得利益集團的問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恰恰是我們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反對的。非常遺憾的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來是一種理想狀態和努力的目標,是一種「應然」的狀態,但是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把它當作「已然」的存在來學,或者是把曾經的先進性當作永久的先進性,這無疑是一種機械教條的思維方式,我想連學習者本人都不會相信的。 既得利益集團大肆撈取社會財富的主要手段表現為官員腐敗,而腐敗無論是在規模、層次、程度上,近年來都是「與時俱進」。媒體報道,中國目前的外逃貪官有一萬多人。我想每個外逃者帶走的不下千萬,多的達到數億,這樣估算下來也有萬億之多。對於執政者來說,經濟損失是一方面——倒不是說這樣以來中國就變窮了,更重要的是執政者社會信任度的損失。民眾對於一些傳統的愛國教育的素材不感興趣了,電影中所宣揚的價值理念與現實生活中官員們的表現相距甚遠。 要改變目前的現狀,最關鍵的是要破除既得利益集團對於社會資源的掠奪性壟斷。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和肆無忌憚,腐敗才如此猖獗,社會的貧富差距才日益加深。要做到這一點,有兩種可能的路徑:急劇的社會變革和漸進的社會改良。急劇的社會變革目前可能難以實施,倒不是因為沒有這樣的社會心理基礎——看看網路留言就知道了,而是因為沒有這樣的社會機制,因為除了共產黨以外,沒有其它任何政黨可以與共產黨競爭的實力。漸進的方式——如果執政者願意的話——則只要一條路可走:民主改革。 其實「民主」並不是燙手的山芋,民主、自由這樣的價值觀一直是馬克思主義很重視的價值。有人一談到民主、自由,馬上就與資本主義聯繫在一起,我認為這是錯誤的。社會主義也有民主和自由。不僅如此,民主和自由應該是社會主義價值觀中的題中應有之義——連民主和自由都懷疑,還算什麼社會主義? 漸進式的改革中,當務之急就是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這兩點必須放開,好好設計。不要認為新聞自由帶來的就是社會混亂,其實社會穩定的表象下面隱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更何況絕對的社會穩定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不是社會穩定不穩定的問題,而是社會潰敗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司法獨立更是刻不容緩,沒有司法的公正,任何社會規範、社會道德、制度標準都是毫無意義的。可嘆的是,由於既得利益集團的權力滲透,現在的司法部門已經很難做到「明鏡高懸」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從「搖頭擺尾去心火」到「背後七顛百病消」
※fromgc:俄大使遇刺背後的恐怖主義蔓延
※「小鮮肉」攻陷福布斯名人榜 熱鬧背後的真相是?
※在科技的背後,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湯瑪士.恩斯丁透過照片扭轉實驗室的冰冷印象
※輝山乳業股價「暴跌」背後:一年利息支出超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