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樁胚生死一線,如果養護盆景生樁
很多喜歡養盆景的花友都喜歡到市場或者網上購買盆景樁胚,但是由於經驗不足,很容易上當受騙,買到生樁,往往是「錢材兩空」,很多人就不明白了,什麼是生樁,什麼是熟樁,到底如何來區分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生樁和熟樁的定義,一般來說生樁是從山野或園培中採挖,經過根桿的重度修剪以達到後天造型的樁坯,通常為裸樁或帶土球的樁稱為生樁。
而生樁經過移植後的養護管理,截短的樹根已經發育了新的根系,桿部也癒合來芽,上下供需取得了平衡,這就變成了熟樁。熟樁不論在移植或上盆,成活率均高於生樁。
那我們如何來區分生樁和熟樁,確保減少損失呢?
首先看樁發的枝芽的茂盛程度和枝是否木質化,如果沒有枝木質化的現象,說明樁發芽的時間通常不會超過半年,這樣的樁就不能稱為熟樁;其次看樁髮根狀況,通常樁發芽後才會發新根,新根通常為白色,如果毛細根為褐色或其他顏色的,通常是下山樁本生帶有的細根;三是看看樁大根的截面是否有癒合組織的形成和從截面上發出新根的現象,如果沒有這類樁就不能叫做熟樁,通常是一些種植髮芽尚未髮根或一些做舊的生樁。
當然如果真的購買到了生樁,我們也不用懊悔,如果碰到生樁的造型不錯,我們也可以購買,經過適當的養護,還是能夠保證生樁的成活的。
如果買到了生樁,首先要對樹種進行消毒。這裡以雜木為例,消毒分為泡水和不泡水區分,如三角楓,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半小時以上。榆樹,金雀,牡丹,銀杏是不能用水泡的,可在傷口上塗以紅霉素軟膏之類,晾乾。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激素類藥物,如生根劑、維生素B12。
接下來就是封口,封口很重要。這個是死樁的最大原因。封口的目的,一個是杜絕傷口過大,植物體內的有限水分蒸發。二個是隔絕內外,避免植物被病菌病毒感染。 我們封口的材料可以使用油漆,蠟燭,凡士林等。
栽植新樁最關鍵的一點是土,一定要素土,就是有機質含量,雜質含量少的土。需要排水性、透氣性、保水性、團粒性都好、結構鬆散,便於以後換土不傷根。多是採用粗黃沙。
種完了之後,保濕也是非常關鍵的,在下山生樁的枝葉達成新的旺相平衡前。樁體的保濕是很關鍵,保濕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套袋、毛氈,打吊瓶等等。要記住的一點就是,這個保濕是給樹體保濕(不是根部),不是所有樹樁僅僅通過澆水就能滿足的。
根系沒形成,澆水不能吸收,那是沒用的。反而澆水過多會導致新生根系腐爛。強調「干根濕葉」。這個詞其實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指,植物的天性基本都是干長根濕長葉的。另外一層就是說在養樁期間,盡量使根系偏干,枝葉偏濕。常規手段就是給枝幹噴水,或是保鮮膜纏繞枝幹,盆土偏干!
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就算是我們買到了生樁,我們也能夠保證成活率,至少也可以保證不必要的損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