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深淵
自從購買了kindle閱讀器後,讀書的動力似乎很多了,看暢銷書的幾率也大了起來。於是就是在亞馬遜主頁的推薦下,看了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處女作《無聲告白》。
該小說一經出版便獲得了令所有人艷羨的成就:橫掃歐美各大榜單,還獲得了2014美國亞馬遜最佳圖書第一名。既叫好又叫座,面世至今,仍然在排行榜上佔據傲人的排名。
這部小說的獨到之處也非常明顯,正如《紐約時報書評》的評論家說的那樣:「即使我們熟知身邊這類故事,也從來沒有在美國小說中見過,起碼,在伍綺詩之前,沒有美國小說處理過這類故事。」
作為一部處女作,伍綺詩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敘事技巧令人刮目相看。小說開篇直接交代「莉迪亞死了」這個結果,然後,在類似懸疑案的外表下,融入了種族、性別、家庭、個人追尋自我價值、青春危機、同性之愛等諸多主題。
故事的主人公,或者說線索人物莉迪亞,是一個中美混血家庭的大女兒,父親李先生是華裔非法移民的後代,自小靦腆內向,始終覺得人種的不同把他隔離於美國主流社會之外,與瑪麗琳的結合也從來沒有得到過後者母親的認可,婚後生活儘管融洽,又陸續生了三個孩子,然而,內心深處的隔絕感並沒有減少。因此,他總是寄希望於莉迪亞能夠完成他所沒有完成的事情,很好的融入美國主流人群之中。在這樣的心態下,送給女兒的項鏈也好、新裙子也罷,也都是寄託了父親希望她「和大家一樣」的美好心愿。
李太太瑪麗琳的內心也有個魔咒:從小,她就不希望自己和母親一樣,終日圍著廚房轉,畢生的追求就是一個完美的蛋糕或是七種不同的料理雞蛋的方法,她希望能上哈佛醫學院然後當醫生,然而在她馬上就要完成學業實現理想的當口,與詹姆斯·李相識相戀,並很快懷孕,由此只能回家當起家庭主婦。直到八年後,尚未破滅的醫生夢促成了一次她的離家出走,然而才過了三個月,卻因為發現再度懷孕而不得不回到家中。從此,她把醫生夢的實現完全寄托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被父母寄予殷切希望的莉迪亞最習慣的就是說「是的,媽媽」,為了讓媽媽高興,參加科學展覽,並假裝樂意手下母親送的具有強烈暗示性的生日禮物聽診器。而為了讓父親覺得她有很多朋友,她甚至會「假裝」打電話——拿起電話,對著空洞的電話信號聲,假裝在和女同學聊天或是對作業——寫到這裡,我覺得這個莉迪亞也是蠻可怕的。
兄長內斯原本是唯一一個理解這個家庭所有陰鬱奇怪的暗面,進而理解莉迪亞的人,然而,他自己又何嘗不渴望著早日逃離。因此,當他獲得去哈佛念書的機會之後,不可避免的對妹妹也開始態度冷漠起來。
而內斯還有自己的心結,就是那個怎麼看怎麼都不順眼的傑克。或許潛意識裡的敵意和逃避,便也是愛的另一種體現?類似於中學時期的男生女生。對於這一點,傑克的態度反而要坦然許多,當莉迪亞企圖把傑克當作自己背叛家庭,尋找「真我」的途徑時,傑克坦陳了自己對內斯的愛慕。
父母的不堪重負的期待、兄長的逃離、愛慕對象的拒絕,這一切終於壓垮了十六歲的少女莉迪亞。可是,事情的真相是,她的死並不是自殺,她只是企圖通過自己學會游泳,來完成自我的更新或是說救贖,可是不會游泳的她必然的結局就是死亡。
其實說起來,我覺得小說中最悲慘的角色是小女兒漢娜,父母似乎永遠只關注莉迪亞的一言一行,卻忽視了小女兒的存在,以至於漢娜最習慣的動作,居然是躲在桌子腿下面。就連莉迪亞死後,母親都要把漢娜錯當成莉迪亞,才會和她抱頭痛哭。這樣的「老幺」,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也很難說是健康的吧。
這也是我不大喜歡這部小說的地方。從表面上來看,莉迪亞的家人一直沒有查明真相,生活就這麼繼續下去,看似是個大團圓結局;可事實上,它還是一個童話色彩過於濃厚的happy ending——丈夫從此不再出軌,回來那晚和妻子像當年一樣溫柔而珍重地做愛,出軌那樁事權當沒發生過,「永遠不會討論」;他「和兒子說話時語氣里不再有火藥味,兒子也不再針鋒相對。以後的很多年,詹姆斯和瑪麗琳說話時會選擇真正能表達自己意思的措辭,無論是對內斯,對漢娜,還是互相之間。」
真的能如此簡單嗎?內斯的心結呢?漢娜能健康成長嗎?誰能保證她不會重蹈莉迪亞的覆轍?……這些小說沒法告訴我們,而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生活。
推薦閱讀:
※【來自公眾郵箱】打開邪淫的大門,就是邁進了深淵,邪淫讓我得了頑固的疾病,血淚教訓!
※陝西最險道觀似寶塔3面懸於萬丈深淵
※近距離看人眼,才懂什麼叫深淵,黑洞
※別再勸人「趁熱吃」,這個習慣正在把中國人推向癌症的深淵!
※中美不再做「夫妻」,前方會是深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