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過後,荔枝FM怎麼走?(16.6.21)
[摘要] 荔枝FM也能夠為這些主播帶來真金白銀的收入—這就像滴滴和Uber誕生後專車司機成為一種全新的職業一樣,主播的變現能力絲毫不亞於微博上的網紅或大V。
壹圖 供圖
堅持UGC繞開版權戰爭 未來兩三年內謀求上市
風口過後,荔枝FM怎麼走?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陸一夫 發自廣州
深夜時分才是荔枝FM最熱鬧的時間。往往越是夜深人靜的時分,越多的年輕人登陸FM平台,收聽自己喜歡的播客節目。與傳統廣播電台的深夜情感節目相似的是,如今的年輕人同樣需要一個情感訴求的渠道,不過在互聯網的催化下,聽眾不再是收音機前的普通人,他們也成為了內容的生產者。
在成為主播之前,徐好玩是建築領域的創業者,創業失敗促成他簽約荔枝;而人稱「蝙蝠女俠」的葛藹雯則是一名「空姐」,因為不喜歡長期奔波在外的工作,她辭職後成為荔枝的全職主播,擁有難以想像的龐大90後粉絲群。
上述二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進駐荔枝是因為這是一個讓自己感到滿足的平台。除了風格上一拍即合外,荔枝FM也能夠為這些主播帶來真金白銀的收入—這就像滴滴和Uber誕生後專車司機成為一種全新的職業一樣,主播的變現能力絲毫不亞於微博上的網紅或大V。
在去年完成2000萬的C輪融資後,荔枝FM開始四處出擊,先是成為「小米系」的內容供應商之一,然後是與湖南衛視達成緊密的合作。在創始人賴奕龍眼中,荔枝FM不僅是音頻市場上最大的自媒體,更是一個大型的選秀平台—這不禁讓人想起10年前紅透半邊天的「超女」選秀,荔枝FM+湖南衛視的組合也許能複製當年的輝煌。
在知乎上,有網友曾提問「為什麼荔枝FM做不過喜馬拉雅FM」,獲贊同最多的回答者寫道:「拋卻用戶量的比較不說,論平均單個用戶對產品的喜愛程度而言,荔枝的粉絲的忠誠度和喜愛程度絕對是同類型產品中的佼佼者。」事實上,已經獲得8000萬註冊用戶的荔枝FM已經具備構建完整生態圈的能力,通過數千名簽約主播的變現,賴奕龍相信公司能尋找到比傳統廣告更性感的商業模式。
移動互聯網創業是殘酷的,「贏者通吃」的道理幾乎在每一個細分領域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風口已過之後,自認是行業內前三的荔枝FM要怎麼走?移動FM平台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和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模式之爭,誰會笑到最後?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的專訪中,賴奕龍回答了上述問題,同時透露公司將在未來兩三年內謀求在A股市場上市。
「人人都是主播」
和廣州的互聯網公司相似,座落在羊城產業創意園荔枝FM偏向文藝路線,在移動FM這波大潮里顯得低調卻出眾。「慢倒是挺慢,因為我們都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所以很堅定要做自己的事情。」賴奕龍並不否認荔枝FM是一家「慢」公司,但在強調快速迭代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荔枝FM則是不折不扣的「小步快跑」,至今仍保持著每周更新產品的功能。
賴奕龍是典型的連續創業者,而且一直與互聯網有關。從2003年的SP(點訊),到後來的WAP門戶(摩網)和手機遊戲(樂寶遊戲)等,賴奕龍並沒有在3G時代等來自己的風口,直至移動互聯網大潮洶湧而至,荔枝FM乘勢而起,最終成為他的創業代表作。
這位一直鍾情於電台的創業老兵相信「聲音是濕的」,與FM結緣,他認為很大程度上是興趣使然。「從1999年開始到現在,我做過很多的項目,其中在珠海電台做過一年的情感節目編輯,現在做荔枝FM的出發點也是因為興趣。」2013年是移動互聯的起始之年,市場上已經出現大量的社交和影音應用玩家,荔枝FM算得上是賴奕龍抓了最後的機會,拿到了移動互聯的一張船票。
與其他移動FM不同的是,荔枝FM基本上定位在情感訴求上,而且堅持採用UGC(用戶原創內容)模式。「人人都是主播」的平台思路確立後,賴奕龍和荔枝FM的任務是提供信息製作工具和信息傳遞通道,用長尾內容抓住細分用戶。
根據荔枝FM向時代周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4月,荔枝FM擁有超過2億的下載用戶,8000萬註冊用戶,其中500萬日活躍用戶以及150萬活躍播客,2000萬期原創音頻節目。在官方介紹中,荔枝FM自稱是國內最大、最活躍的音頻自媒體平台,也是華語地區最大的互聯網聲音生態系統。
「聲音傳播對情感的傳遞會更豐富。圖文是快速信息的傳播,而影視是直接的感官刺激,所以現在視頻很火。但其實看電視是讓人的智商下降了,你不用思考,給你的各個感官的刺激,你的刺激完了,腦子也平了。」賴奕龍強調,荔枝FM不會隨大流去追當下的視頻和直播熱潮,「聲音它有很多的想像力,如果是喜歡聽音樂人的節目,用戶會追隨,但真正只有好的內容,才會產生持續的使用黏性。」
「小米系」內容的供應者
去年1月初,荔枝FM在迎來2000萬用戶的同時完成了C輪2000萬融資,然後公司開始駛向「快車道」。除了註冊用戶數翻了4倍之外,荔枝FM在短短一年內對產品進行了兩次大更迭,包括聲音自媒體計劃和培育主播粉絲經濟,為啟動獨家贊助音樂人巡演計劃奠定基礎。
得益於UGC模式,荔枝FM並沒有陷入版權爭奪戰中,而是將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和帶寬上,例如人頭錄音環繞立體聲,以及基於大數據的內容推薦機制。
賴奕龍表示,荔枝FM對資金需求並不大,雖然目前仍未實現盈利,但是公司的現金流穩定。「目前平台上有一些簽約的主播,我們會有一些廣告收入來給他們補貼,能拿到補貼的應該有幾千個。」他透露這些補貼的成本目前已基本能被收入覆蓋掉。
值得一提的是,C輪投資者中包括小米、經緯中國、順為資本和晨興創投,這被外界視為是小米內容生態的一部分。去年小米宣布將拿出10億美元加速補上內容的短板,隨後投資了愛奇藝和優酷土豆布局視頻市場。賴奕龍稱,小米不希望缺位音頻市場,這是小米建設多媒體矩陣的重要板塊。
「雷軍投資荔枝的時候沒有給我們意見,而投資者也沒有對我們有盈利壓力。荔枝前幾輪的投資者,像經緯和晨興都是非常好的投資人,他們的目光比較長遠,都是幫忙不添亂的。」賴奕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荔枝FM比其他的創業團隊講的更注重自主權,因為目前公司需要做的事情要有耐性,「如果是沒有耐心,看的不是太遠的投資人,可能不太適合。」
對於投資者和平台型公司而言,移動FM雖然不如專車或者外賣市場規模龐大,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艾媒諮詢在《2015年中國移動電台市場研究報告》預測,2015年底國內移動電台APP用戶總規模將達1.8億。假設國內有50%的人口有收聽電台的需求,那麼意味著移動FM應用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7億。
而根據多家第三方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喜馬拉雅、蜻蜓、考拉和荔枝四大FM已經佔據移動FM市場接近75%,而且各個平台之間的差距不大。「我們是前三,有的時候覺得是第二,這個位置在業內也認同。」賴奕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荔枝FM有瞄準登陸A股市場的計劃,並打算在未來兩三年上市。
「主播經濟」變現
從豆瓣FM上線開始算起,傳統電台的收聽方式開始轉向互聯網化,隨後智能手機個4G的普及為移動FM的爆發奠定基礎,資本的大量湧入催生出一批有代表性的FM平台。儘管各大平台之間的內容同質化仍然明顯,但它們開始爭奪智能家居、終端硬體和車聯網等音頻場景,寡頭競爭態勢初現。
今年6月初,在業內頗有代表性的考拉FM完成了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整個考拉音娛中心全被撤掉。據了解,內容版權占考拉整體成本30%,此次裁員是考拉在營收有限的情況下,採取的開源節流措,未來將主攻車聯網領域。
一方面是資本市場的整體降溫,另一方面是商業模式的不成熟,移動FM平台在風口過後開始收縮戰線。賴奕龍認為,不只是在音頻,整個互聯網產業都變得更務實。「考拉也不是裁員,它就是精簡,我覺得這是現在互聯網企業都在做的事。現在大家也看到,未來更多的是練內功,更多的是有穩定的商業模式,移動FM平台從資本的浮躁期進入一個冷靜期了。」
目前移動FM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廣告、會員付費以及電商,而最為成熟的莫過於廣告模式,不過其對用戶體驗一定的傷害,所以當下FM平台都在圍繞粉絲進行商業化探索。
荔枝FM副總裁李澤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公司從今年3月開始嘗試一些列「主播經濟」的試水,例如會員制收費。「核心粉絲通過付費成為社群里的一員,並且享受到每個月的一些福利,以及關於主播的一些特別的節目,讓你用戶有一種VIP的感覺。」李澤隆表示,用戶對內容的創作者進行打賞也是內容付費的重要形式,荔枝FM也認同這種方式為主播提供經濟上的支持。
除此以外,荔枝FM幫助主播進行一些周邊開發,「我們在幫他們設計原創的產品,這個產品會結合到主播的一些元素,從而換取他們的核心粉絲群的購買意願。」
電商一直是廣告之外最簡單的變現方式。此前火爆的網紅Papi醬也開始試水粉絲電商,其上線的三款魔獸主題T恤款在36分鐘之後全部售罄,Papi醬的合伙人楊銘表示,未來會不定期在Papi醬的各系列視頻中嘗試銷售產品,所有好玩的、可以和視頻主題結合的產品,都可以成為銷售對象,「核心是趣味性」。
按照賴奕龍的設想,荔枝FM將成為一個音頻類的選秀平台,幫助更多的草根歌手脫穎而出。今年年初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是歌手》進駐荔枝FM,這成為了雙方合作的契機。賴奕龍表示,除了《我是歌手》外,幾乎每一檔湖南的節目都跟荔枝FM達成合作,「除了內容上,資本上我們也會產生一些合作。」
可以預見的是,移動FM市場的競爭在短期內不會結束,但是平台之間的差異化需求將會凸顯。在更大規模的洗牌到來前,如何構築堅實的護城河是各大平台必須面對的問題。
推薦閱讀:
※荔枝FM有哪些好聽的電台?就說聲音,內容不重要!?
※為什麼荔枝fm做不過喜馬拉雅FM?
※做一名荔枝fm的主播是什麼體驗?
※在 Anyway.FM 當嘉賓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荔枝fm的操作界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