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券商轉型正當時
作為優化資源配置的平台,資本市場在經濟轉型升級中有著重要作用,而證券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的中堅力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中,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資本市場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券商應正視自身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所面臨的諸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不夠、同質化現象嚴重、創新和研發能力不足等挑戰,從而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及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並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實現自身轉型。
券商整體業績同比下滑
行情振蕩低迷,券商行業業績窘況仍在不斷暴露。最新披露的25家券商經營數據顯示,7月份共實現營業收入175.09億元,環比減少15.60%;實現凈利潤75.57億元,環比減少26.44%。結合券商各項業務數據看,自營業務環比下降成為拖累業績的主因。
而對比過去兩年券商板塊與滬深300的走勢,分析人士指出,券商股呈現出明顯的高貝塔特徵———在每一次上漲行情中大幅跑贏市場,而在大盤迴調時,回撤比例也較大。「目前的點位與2015年的最高點相比,滬深300指數已回落了約42%,而我們統計的券商指數回落了50.94%。」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遭遇了相對不利的下跌行情,低迷的市場導致交易量萎縮,券商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的業績有所下滑。雖然投行和資管業務的收入保持上升態勢,但較去年同期,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了明顯下降。
而證券公司2016年上半年經營情況也於日前浮出水面。據中國證券業協會8月9日公布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126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凈利潤624.72億元。對比去年同期數據,凈利潤同比減少約59%。
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30日,126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5.75萬億元,凈資產為1.46萬億元,凈資本為1.18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74萬億元,託管證券市值29.92萬億元,受託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4.78萬億元。
以服務實體經濟促自身轉型
作為周期性行業,券商行業的基本面與市場走勢相關度較高。那麼,「看天吃飯」還會延續么?川財證券研究所表示,從內在因素看,依靠傳統業務發展,估值水平難有提升。而券商估值的提升依賴於業務模式的創新、內部的業務協同以及外延式擴張等,要摒棄單純的價格競爭,提供差異化服務。
事實上,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當下,券商可以把握好自身可能的機遇。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券商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本市場運作經驗和專業的人才隊伍,發揮多元化和綜合化的金融中介服務優勢。這對於改善我國證券市場的制度建設、增強服務能力具有積極意義,券商也可以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實現自身轉型。
在中投證券孟慶江看來,券商應充分利用其強大的投資研究能力和投資諮詢業務能力,投身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之中。券商可以利用其資本中介的職能為企業併購重組、資產證券化提供顧問諮詢服務。
以資產證券化業務為例,孟慶江稱,券商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設計為企業進行結構性融資,通過測算企業某項資產的未來現金流,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打造量身訂製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如此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整體融資成本,券商也可增強客戶黏性,並獲取可觀的財務顧問業務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上半年與去年上半年A股市場環境差異較大,證券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都有較大降幅,但大部分上市券商通過積極推進戰略實施、促進業務發展,實現了月度和季度業績環比增長。「作為資本市場體系的核心力量之一,證券機構既要服務於實體經濟又依託於實體經濟,並應伴隨經濟模式的轉型而改變。」有券商分析師表示。
監管趨嚴為行業發展「護航」
事實上,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證券行業也在發生著積極變化。股票、債券、私募、併購等相關子市場在監管政策趨嚴下,正實現著行業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稱,行業監管從嚴,短期看,券商資管業務和投行業務或受到限制,券商板塊承壓。但長期看,在利率市場化和金融改革大背景下,從支持資本市場改革和國家產業轉型的角度,3-5年內或將是證券行業跨越式發展的轉型期,金融改革將為券商提供一個優秀的發展平台。
回顧上半年相關政策,監管從嚴的目的之一就是為行業更加健康發展「護航」。6月中旬,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發布徵求意見稿,將從完善重組上市認定標準、抑制投機「炒殼」和強化全面監管等三個方向加強對「借殼」的監管。
在前期徵求意見的基礎上,證監會於6月中旬正式發布《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及配套規則,並將於2016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分析人士表示,《辦法》實現風險管理的全覆蓋,把原來處於風控真空地帶的直投、另類投資等都納入進來,將證券公司所有分支機構都納入集團進行統一監管,因此其對大型、集團式證券公司的影響更大。
在規範私募資產管理業務方面,申萬宏源表示,7月中旬出台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各類私募結構化資管產品槓桿倍數,採用「新老劃斷」原則,短期內平穩過渡,中期對資管業務規模增速略有影響,長期利好資管行業健康發展。
在規範併購重組業務方面,申萬宏源預計,政策對中短期證券公司財務顧問業務及承銷保薦業務(再融資)規模有所影響,但由於投行業務收入佔比較低,因此影響有限。而從長期看,這有利於投行業務健康發展,減少「黑天鵝事件事件」的發生。
推薦閱讀:
※剛剛,馬雲 224 億拿下大潤發!2018年,實體店即將瘋狂……
※剩者為王,是實體產業的未來嗎
※溫州1萬套房慘烈被拋給銀行實體經濟崩盤
※EOS為何如此刷屏 看數字時代實體經濟困局
※又一國產品牌崛起了,技術秒殺一切對手,分分鐘彰顯大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