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飽的生活:壽命是從嘴裡省出來的
長壽只緣餐飯少
《三味書屋754》2012年06月20日轉摘自日記谷《日記網》
早在兩三千年前,《黃帝內經》就主張「飲食有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南朝梁時醫學家陶弘景在《養生延年錄》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壽;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焉。」可見,古人很早就發現節制飲食可以抗衰老、延壽命,經常飽食則對人體有害,使人早衰。
國內外醫學研究表明:經常飲食過飽,不僅會使消化系統長期負荷過度,導致內臟器官過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過剩的熱量還會引起體內脂肪沉積,引發「富貴病」和「現代文明病」。 日記谷 日記網
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長期飽食會導致大腦早衰。因為飽食後,胃腸道循環血容量增加,造成大腦血液供應相對不足,腦細胞正常生理代謝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引起冠心病病人心絞痛發作,誘發膽石症、膽囊炎、糖尿病等。
在保證營養平衡的前提下「少吃」,可減少疾病,有利健康。吃得過多會影響脾胃功能。中醫認為,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來完成。進食定量,饑飽適中,恰到好處,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就可運轉正常,人體可及時得到營養供應,從而保證各種生理功能的正常進行。 日記谷 日誌大全
特別是三餐長期飽食會影響大腦的功能。日本專家發現,有30%~40%的早老性痴呆症的病人,在他們青壯年時期都有攝入動物性食物過多和長期飽食的習慣。有關學者證實:長期飽食能誘發人腦內一種叫做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這種因子可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造成血管腔狹窄,促進腦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導致供血能力減弱,使大腦皮層的血氧量減少,腦神經細胞會因缺血、缺氧而退化,使思維能力下降,致使大腦早衰,甚至誘發早老性痴呆症。嚴重者可導致中風。
經常飽食及平常喜愛吃過甜、過咸、過膩食品的人,因攝入的總熱量遠遠超過機體的需要,致使機體脂肪過剩,血脂增高,導致腦動脈硬化。長期進食過量,會使人體內的大量血液,包括大腦的血液大部分調集到胃腸道,以供胃腸蠕動和分泌消化液的需要。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出現腦缺血,使腦細胞生理功能受到影響,人在飯後感到睏倦,長期下去,就會引起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智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應變能力減弱,使大腦早衰。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人喜歡在飯桌上談生意、交朋友。要麼一日三餐狂吃海喝,要麼早飯不吃,夜宵毫無節制。這樣的飲食方式,使人的胃、腸等消化器官時時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
人的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很短,每2~3天就要修復一次,一日三餐過飽和吃夜宵,就使得胃黏膜得不到修復的機會。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中,逼迫胃液大量分泌,會破壞胃黏膜,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功能降低,引發胃腸疾病。
人過中年,其進食方式應該像「羊吃草」那樣,餓了就吃點,每次都吃得不多,使胃腸保持在不飢不飽的狀態。
我國著名營養學家李瑞芬老師總結的秘訣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飽,餓了就吃,吃得很少。」只有這樣,才能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人均壽命最長的10個地方
※手相算命力斷壽命不長
※睡眠長短決定壽命 你的年齡該睡多久 快自測
※【腿有勁壽命自然長】【木瓜蛋白酶可水解脂肪粒】
※3312.八字看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