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醫案:師承馮世綸教授醫案精選(3)
07-21
第三節哮喘【病例1】哮喘劉某,男,56歲,2006年2月12日初診。咳喘有7、8年,服用大量山茱萸、白果等納氣平喘葯未效,常用氣霧劑維持。經診察,該患發病無明顯季節性,咳也不多,常伴有有少量白痰,發無定時,但汗出較多,口乾微苦,且發則雙肋及胸脅脹滿,四肢無力,苔白根膩,脈沉細。俗話說「內科不治喘,治喘丟了臉」,意思是說哮喘的病因病機十分複雜,因之治療不易。按本病的主要原因多由於內有痰飲、瘀血,又感外邪而作,遷延反覆,難以除根。所以臨床更要見證治證,不可臆測。該患雖然咳喘,但病邪表現並不在表,所以用麻黃、杏仁等葯是不會收到療效的,中醫雖有「納氣歸腎」這一理論,但臨床需要變通。而本案取得療效的關鍵還是在於辨六經和方證。此病在半表半里,屬陰證。與柴胡桂枝幹薑湯合當歸芍藥散:柴胡12克,黃芩10克,花粉12克,生龍牡各15克,桂枝10克,乾薑6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蒼朮15克,澤瀉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二診,服七劑後,喘減,四肢乏力好轉,仍有少量白痰,口苦苔白根膩,脈沉細,與上方加補骨脂10克。三診,服七劑後,又有些喘,腰酸膝軟,口乾苦,但可以平卧,喉中痰鳴,苔白脈沉細,上方去補骨脂,加射干10克四診,服上方七劑,有時喘作,口苦,腰酸,乏力,苔白脈細沉,病位仍在半表半里。仍用二診原方。結果:服用上方14劑,病情得到控制,比較穩定。備註:馮老根據多年經驗,認為辯治哮喘主要還應當以痰飲瘀血為綱,然後區分為幾大類別。臨床辨證論治,收效還是比較顯著的。【病例2】喘息性支氣管炎張某,男,64歲,2005年6月30日初診。素有哮喘病,近日又作,服喘安等未效,來門診看中醫。證見咳喘,咯吐白痰,喉中痰鳴,且汗出口渴,下肢浮腫,舌苔白,脈弦滑略沉。咳喘、痰白口乾、喉中痰鳴、脈滑,為里熱證,該患外邪明顯,又夾有里飲,遵照仲聖治法當發汗解表,化痰降飲,還需清里熱。屬於射干麻黃湯加石膏方證。與射干麻黃湯法:射干10克,麻黃10克,五味子10克,乾薑10克,生石膏45克,白芥子6克,蘇子10克,萊菔子10克,細辛6克,清半夏15克,桔梗10克,炙甘草10克。結果:服上方七劑,病症豁然而愈。備註:本案如口不渴可直接用射干麻黃湯,有口渴則加生石膏為妥。方葯相對,效如桴鼓。【病例3】慢性支氣管哮喘呂某,男,64歲,某啤酒廠職工,2004年10月23日就診。患者2004年感冒後,誘發支氣管哮喘,現症見:兩肺哮鳴音明顯,呼吸困難,胸悶,口苦,咽干,欲冷飲,情緒緊張時發作明顯,且煩躁易怒,大便每日一次,西醫診斷為:慢性支氣管哮喘,舌質暗,苔薄黃膩,脈弦。該患者為少陽陽明合病兼挾瘀血,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之。處方:生石膏45g,柴胡12g,黃芩10g,半夏12g,枳實10g,白芍10g,桂枝10g,桃仁10g,茯苓12g,丹皮10g,杏仁10g,大黃6g,生薑10g,大棗3枚。結果:上方服6劑後,癥狀明顯減輕,後因患者工作調動,未再堅持服藥。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黃煌教授五十味葯證 豬苓
※台教授喊話台當局:如果去掉中國文化,台灣還剩什麼!
※陳海泉教授:將肺癌微創治療做到極致,附贈一個術後精準隨訪利器!
※哈佛教授告訴你經濟學為何有用
※賀大林教授|晚期前列腺癌的內分泌治療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