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食品:騙得了味蕾,騙不了大腦
最近,我在北京科教的養生廚房做菜,其中也有不少甜味的食品。比如說,有甜味的果蔬飲料,甜味的餅,甜味的羹,還有甜味的炒燕麥片。有人問我說:為什麼不加甜味劑來替代蜂蜜、水果乾和紅糖呢?
我說:因為不想欺騙人們的味蕾啊。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甜味劑寄予厚望,因為它能解決愛甜和怕胖的矛盾。但是,千百萬年以來,甜味都與碳水化合物能量相聯繫。在進化的智慧當中,甜味意味著水果的營養,代表著血糖升高,帶來著能量上的滿足和情緒上的滿足。用不能消化吸收的甜味劑來替代糖,身體果然能夠被矇騙嗎?
一些新的研究給出了答案。
其中一項研究讓8名進行健身鍛煉的人用不同的甜飲料來潤嘴(只漱漱口,沒有實際咽下去),有的飲料含有葡萄糖,有的飲料含有同樣甜度的糖精。這些受試者進行一項60分鐘的固定單車健身,他們的運動強度有儀器記錄下來。有的日子他們用糖精水,也有的日子他們用葡萄糖水。
結果呢,用葡萄糖潤口之後,運動強度都有小幅度的穩定上升,而用糖精水潤口,則一點作用都沒有。
然後研究者換了潤口液。這次也是兩個選擇,一份是不含能量的糖精水,另一份是糖精加麥芽糊精(一種澱粉水解物,就是無糖食品里常常會加的那些白色粉末,溶於水之後變成柔軟的糊狀),糊精和葡萄糖一樣含有能量,也一樣會升高血糖。兩份飲料的甜度也是一模一樣,所含的糖精一樣多。
結果呢,用糖精加麥芽糊精潤口之後,運動強度都有小幅度的穩定上升,而用純糖精水潤口,還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方法進行大腦掃描發現,含有能量的葡萄糖和麥芽糊精飲料能刺激大腦的特定區域活化,這些區域會讓身體產生被獎賞的感覺,而糖精卻不能。
另一項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讓12名女性吃同樣甜度的蔗糖或者蔗糖素(三氯蔗糖)飲料,一種高效甜味劑。受試者完全分不出來哪個是蔗糖,哪個是蔗糖素,因為它們的甜味完全一樣。然而,fMRI掃描能發現兩者的區別——因為大腦對這兩種飲料的反應完全不一樣。
——可見,甜味劑能夠矇騙我們的味蕾,但卻不能欺騙我們的大腦。吃用甜味劑配出來的「無糖食品」,根本不能滿足大腦對於甜味的需求。
其實,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就對甜味劑有利於減肥的說法提出了懷疑。因為很多證據發現,用人工甜味劑製作食品,會使人們吃的更多,而不是更少。甜味劑似乎能夠刺激食慾,而不是滿足食慾。而近年來對大腦信號的研究,正好能夠解釋這種食慾激發的現象。
也就是說,味蕾得到甜味,向大腦報告身體得到了糖。而大腦卻得不到真正糖的激發,血糖也沒有相應的上升。這些完全不一致的信號,很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困惑。於是就可能帶來食慾障礙和代謝紊亂,而這種情況,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肥胖的危險。
所以,我曾多次說過,如果要想吃糖,就堂堂正正地吃。不要用甜味劑來欺騙自己,因為大腦是不會上當的,它只會用更強的食慾來報復我們的欺騙。
推薦閱讀:
※無糖食品里「藏」著糖
※麥芽糖製作流程 ?
※肝不好的朋友,記得常吃這幾種食品,養肝護肝抗菌抗癌!
※愛吃也要少吃!這幾種健康食品其實並不健康!
※糖尿病血糖吃了就高?原來是這10個食品「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