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所以,有與無互相產生,難與易互相形成,長與短互相襯托,高與低互相依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與後互相跟隨。因此之故,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事,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任由萬物成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離開他。

▲本章表現了老子標準的相對觀。「道」是一個整體,在整體中一切都是相對的。有男就有女,有高就有矮,有胖就有瘦,有年輕就有年老,所有的東西都有相對的一面。

所有的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意即:天下的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惡」是丑的意思,並不是善惡的惡。「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意即: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不善是善的否定。「美之為美」就是美的標準,不合標準的就不美,如果沒有這個標準,就沒有美不美的問題。比如自然就是美,那麼沒有人不美,因為沒有人不自然;又如健康就是美,那麼除了病人之外,大家都很美。但是一般談美沒有那麼簡單,否則不會一面說自然就是美,一面又希望人去買化妝品,這樣就自相矛盾了。人間的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一方面,沒有美就沒有丑;另一方面,美之上還有更美,丑之下還有更丑,永遠比不完。《莊子》里的《人間世》如此描寫:「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挫針治,足以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這個人因嚴重駝背而下巴靠著肚臍,肩膀比頭頂還高,五官在上,心肝肺都在背上,簡直殘疾得一塌糊塗。但是他活得很愉快,徵兵時輪不到他,發放救濟品時他排第一。莊子用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不要以為長得高大英俊才是好,這樣反而危險,容易被人利用而辛苦一生。善與不善的關係又是如何?例如,張三捐了一百萬元給孤兒院,他就是善人,有能力卻不捐錢的人就是不善了,這說明有善就有不善。如果不說捐錢的是善人,就無所謂誰善誰不善了。一說誰是善人,以及為什麼他是善人,不善的人就被分別出來,這是因為有了標準之後,出現了正面,另一面就是反面。「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意即:所以,有與無互相產生,難與易互相形成,長與短互相襯托,高與低互相依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與後互相跟隨。「難易相成」,比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認為數學題目很難,讀到三年級就覺得以前的題目易如反掌,所以難易是相對的。「長短相形」,比如這張桌子很長,其實比起更長的,它就顯得短了。「高下相傾,音聲相和」,也是同樣的道理。古時候「音」代表樂音,「聲」代表人聲,因此樂音和人聲互相依存。「前後相隨」,你說你走在前面,但如果你前面還有人,相對而言你就是在後面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低、音聲、前後,都是相對的東西。至於「有無相生」,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第一,就概念上而言,說到「有」,一定會想到「無」,這樣的話,「有」才能稱為「有」;如果一切都是「有」,「有」就沒有意義了。「有」和「無」如果分立,兩者都會不知所云,所以說「有無相生」。第二,萬物常在變化中。現在「有」的,以前是「無」。比如孩子還沒出生時是「無」,現在出生了,成為「有」;現在「無」的,在過去曾經是「有」,比如某個人不在了,是「無」,但他生前是「有」。「有無相生」就是了解生命變化的狀態是相對的概念。換言之,此處的「有」、「無」並非西方哲學所謂的存在與虛無。中國哲學的思考比較重視人實際的生活經驗,並解析這些經驗的合理性。存在和虛無在西方是純粹的哲學概念,存在就是實有,虛無就是什麼都沒有;看得到的就是存在物,存在物最後都會變成虛無;存在本身等於上帝,所以「有」、「無」在西方哲學中有其特別的用法。聖人無心於為,行不言之教「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即:因此之故,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事,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道家的「無為」並非什麼事都不做,而是無心於為。無心即沒有特別的意念,順其自然,就是「我不特別想要怎麼樣」。然後以「不言」的方法教導,讓其自由發展。聖人明白這些道理,於是無所作為,緘默不語,讓一切自然發展。「聖人」指的是領悟「道」的統治者。因為他體悟了「道」而有智慧,知道一切都會自己上軌道,無需人為,做得太多,反而造成更大的困擾。聖人要成為一個悟「道」的統治者,必須知道兩件事:第一是什麼叫做「知」,第二是什麼叫做「行」,要知行配合。並不是想著統治別人、當帝王,而是希望自己能夠悟「道」,對萬物能從「道」的角度來看,設法做到最理想的狀態。宇宙萬物除了人類之外,都沒有所謂「理想」的問題,一切都按照本能運作,形成生態平衡。但是,人類出現之後,生態就不可能再保持平衡,人類成為麻煩的製造者。不過,如果人類因為這些麻煩而領悟「道」,獲得最深的智慧,回到他的根源及母體,這些麻煩就算值得。就怕人類製造麻煩之後,一直停留在半路上,永遠到不了「道」這個根源,就很可惜了。這也是老子想要避免的後果,因此他設定出「聖人」這個理想的角色,由他來統治,藉以維持人間較平衡合理的狀態。避免功過相對價值觀的干擾「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即:任由萬物成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離開他。宇宙萬物本來就有自己的運作規則,所以不應把人的意識強加上去,這樣太主觀了。「不居功」意即:這個事情是我做的,但是我不把它當做是我做的,而是因為有許多條件在輔助配合,使它達到某種狀態,因此才能成功。只有在人類社會,才有「居功」的情況,因為居功之後別人才會鼓掌,不居功的話,沒人會知道是誰做的,自然也不會有掌聲。但反過來想,如果不居功,功績將無從離開,並且不用擔心「有功就有過」這種相對價值觀的干擾。功與過是相對的,很少有人「只有功沒有過」或「只有過而無功」。比如秦始皇再怎麼樣殘暴不仁,還是讓車同軌、書同文,成就了大一統的中國。如果沒有李斯,秦始皇也無法統一各國。但李斯的下場凄慘,就是因為他居功,不知道適可而止,因而被趙高等人陷害。自古以來,能順利功成身退的人極少,除了范蠡在越王勾踐復國之後就帶著西施退隱,李斯和文種都是因為捨不得放下榮華富貴,而不得善終。許多歷史故事都可以與《老子》互相印證。我們還可以參考《莊子·應帝王》里的一段話:「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游於無有者也。」意思是說,明君治理時,功勞廣被天下,卻好像與自己無關;教化普施萬物,而百姓不覺得有所依賴;擁有一切但不能描述,使萬物可以自得而喜;立足於神妙不測的地位,遨遊於虛空無有之境。這與「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意思類似,可以看作是莊子對老子觀點的發揮。綜上所述,本章描述老子的相對觀,所有的判斷,如高下、長短、有無,都是相對的。我們所見的一切,不但在感官上是相對的,在認識判斷上也是相對的。這種相對觀的目的在於讓我們知道一切本來是一個整體,所以不要盲目進行價值判斷,堅持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其實好與不好都在一個整體裡面,換一個角度,好就變成不好,不好就變成好。一切都來自於「道」,最後又回歸於「道」,任何東西都會由這一面變成那一面,因為它是相反相成的,這就是相對觀。
推薦閱讀:

佔據道德高地?
桑塔格 | 陳腐的「道德教育」摧毀藝術創造
大家怎樣看待男子頂著39℃高燒跳河救人 上岸後女友提分手這件事情?
道德經詳註第二十九、三十章
在圖書館佔座和在圖書館推開別人的書性質好壞有什麼區別?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