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大鼎:都是無價之寶
No.1:商《戍嗣子鼎》
商《戍嗣子鼎》
戍嗣子鼎,商代晚期。1959年5月河南安陽事後崗殉葬圓坑出土。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銘文字體大小不夠整齊,但筆道鐫刻清晰,雄偉有力,有的字體還具有典型的波磔體風格。器物本身和銘文內容對青銅斷代、商代歷史地理、以及古文字研究都有著一定的價值。
No.2:商《宰甫卣》
商《宰甫卣》
宰甫卣(宰甫簋),商代晚期。銘文字數,蓋、器同銘,各23字。銘文鐫刻熟練精工,書法遒勁深峻,為金文書法藝術中傑作之一。
No.3:春秋《王子午鼎》
春秋《王子午鼎》
王子午鼎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青銅器,墓中出土了一組共七件銅鼎,鼎上銘刻有「王子午」字樣,七鼎由大到小排列,稱為列鼎,此器是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2厘米,匕長63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縣下寺出土,現藏河南省博物館。王子午鼎系分鑄後焊接而成,採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構思,技藝之高超,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是第一流的水平。
No.4:西周《散氏盤》
西周《散氏盤》
《散氏盤》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的西周青銅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曾轟動一時。而這塊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散氏盤,其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鍊,字跡草率字形扁平,體勢欹側,顯得奇古生動,已開「草篆」之端。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現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並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No.5:西周《大盂鼎》
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其內壁鑄有銘文19行291字,大盂鼎又稱盂鼎,之所以冠以「大「是為了區別於小盂鼎。這兩個鼎同出,但小盂鼎原器已失,僅存銘文拓本。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布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No.6:西周《小克鼎》
西周《小克鼎》
小克鼎傳為光緒十六年(1890年)在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的青銅器之一。銘文中所述器主人為「膳夫克」,故稱克鼎,又稱膳夫克鼎。為與大克鼎區別,也稱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渾厚重,花紋粗獷流暢,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銅鼎。
No.7:西周《大克鼎》
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出土於清末金石學和金石書法鼎盛時代,故其銘文書法在當時倍受推崇。堪稱西周中晚期青銅器銘文的典範。銘文內容主要敘述克依憑先祖功績,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隸的賞賜,是研究西周經濟制度的重要史料。現藏於上海博物館青銅器展館,為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No.8:西周《靜簋》
西周《靜簋》
器內有銘文八行九十字,大篆。此時期金文大篆字體正由西周中期向晚期過渡。《靜簋》通篇銘文均稱舒適,淳樸典雅,有「筆短趣長」之勢。不失為西周中期金文書法藝術的代表作。
No.9:西周《毛公鼎》
西周《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道光末年出於陝西省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廠音)得名。毛公鼎為為皇皇鉅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No.10:西周《史頌鼎》
西周《史頌鼎》
史頌鼎,西周。上海博物館藏。通高37.3、口徑35.7釐米,重9.25公斤。此器物大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口沿下、腹部和足部上分飾變形獸體捲曲紋、波曲紋、獸面紋。銘文共六十二個字,記載了史頌受周王之命省視蘇國。
推薦閱讀:
※危險信號!馬來西亞再曝讓華裔「回中國論」
※外國人保留的中國的珍貴照片(有些可能你從未見過)
※臉書5000萬數據泄密,川普操縱選舉,美國顏色革命的新武器已經瞄準中國!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
※Top10 | 中國古代十大痴情帝王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