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外感發熱第十三方:柴胡桂枝湯

外感發熱第十三方:柴胡桂枝湯組成:桂枝 6克 白芍6克 黃芩6克 人蔘6克 甘草3克 半夏8克 大棗3枚 生薑6克 柴胡12克

原文: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146)《傷寒論》

主治:桂枝湯和柴胡湯證同時出現的情況。

個人總結:《傷寒論》把外感後癥狀分為六個大類,分別命名為: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再分別予以治療。例如,發熱汗出惡風是典型的太陽桂枝湯證,胸滿發熱嘔吐則是柴胡湯證;兩者並見,則同時用藥。柴胡桂枝湯本人從未用過,但我家人曾經得一次感冒,其癥狀與杏蘇散證極似,而用杏蘇散無效,後聯繫其兼有偏頭痛(一般在少陽病,即柴胡湯證)的癥狀加用小柴胡湯中的柴胡、黃芩(兩味即有柴胡湯之意),一付即效,兩付即愈。由此可知有幾種情況同時出現的可能,必須兼顧。

醫案:

李平醫案:某女,44歲。發熱5天,體溫高達40.1℃。曾用西藥抗炎、退熱葯均不效。查白細胞12000胸透正常。診其脈緩而弦,舌質紅,苔薄白。綜合病情:發熱惡寒,頭痛少汗,四肢關節疼而煩擾,噁心欲吐,二便調。證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湯主之。藥用:

柴胡24克 半夏10克 党參10克 黃芩15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甘草6克 生薑3片 大棗5枚。

服1劑熱退,再進2劑,余證悉除。查血象:白細胞降至正常。

胡希恕醫案:岩某,女,34歲,病歷號是16753.1961年1月26日初診。3天前感冒經水適來,在本國使館以西藥治療不效而求中醫會診。現寒熱往來,身體疼痛,口苦咽干,微嘔,微惡風寒,苔薄白,脈弦細。證屬太少合病,治以和解少陽兼以解表,與柴胡桂枝湯:

柴胡12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薑10克 半夏10克 黃芩10克 大棗4枚 党參10克 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諸症已,月經已凈。


推薦閱讀:

1.銀翹散:溫邪初起.風溫初起。症見發熱無汗,或汗出不
第四節 發熱待診。
四十四、內傷發熱
ICU發熱那些事?
何為發熱?

TAG: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