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官德

中華民族的官德(2009-03-16 14:48:16) 我不知道其他民族是否有官德,但我們中華民族是講官德的,我們民族的官德就是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簡稱「五德」。五德是形而上的道德,見於偉大的仁學家孔子的《論語》,後經孟子發揚光大。

為什麼稱「五德」是形而上的道德呢?這是因為「五德」作為道德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五德」是一種簡化的道德,道德的範疇非常多,而我們的先哲們刪繁就簡,從眾多的道德理念中抽象概括出仁義禮智信五德作為我們民族普遍的道德規範,以規約我與人,人與我之間的關係。

第二,「五德」是一種變化的道德,五德作為一種道德範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個人,在個人的思想進化過程中,也會對五德有不同的理解,更何況不同的朝代或時代對於五德也會做出不同的詮釋,電視劇《走西口》中對變化的五德是這樣詮釋的:

田家祖訓:大忠大愛為仁,大孝大勇為義,修齊治平為禮,大恩大恕為智,公平合理為信。 徐伯伯修正後:天下一統為仁,民族興亡為義,自強不息為禮,福虧自盈為智,以義取利為信。 田青:世界大同為仁,祖國山河為義,家國天下為禮,剛柔相濟為智,一諾千金為信。

人在變,社會在變,五德的具體內容在變。

第三,不變的「五德」。五德的內容無論怎樣變化,但其中包含著永恆的不變的道德理念,孔子等老一輩道德學家對這種不變的道德理念有所界定。

為官者(執政者)把這種不變的道德理念發揮運用於不斷變化的政事之中,就是官德。官德又具體的體現在「五政」之中。執政者行五政,就得官德,執政者背棄五政就喪官德,得官德者就是我們民族的核心,可得天下,喪官德者就是我們民族的敗類,他的下場就是被我們的民族扳倒掀翻。

孔子所謂的仁,來源於史前及夏、商、周的天命思想和德政思想,在治國理民中體現仁,就是仁政,孔子的仁政思想在《論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己為仁,施之於民就是仁政、義政、禮政、知政、信政。

一、仁政

孔子在《論語》中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政」由正和反文構成,即通過正文化以正仁,孔子仁的思想首先來自於古代的文化,孔子一生述而不作,致力於正文化的工作。從《尚書》、《詩經》、《易經》等古文化的研究中,孔子透視出了「仁」,把仁發揮運用於政治就是仁政。

為政者正其仁德方能行仁政。孔子從古人的文化遺產中透視出夏、商、周三代皆以仁德而興而立,皆因無道而失而亡,從歷史的興亡中體察到了仁德對於治世的重要。仁德就是天德,古人以為仁德和權力都是上天所賦予,在他親歷了周王朝的興衰之後,更加清醒的認識到得仁者興邦,失仁者喪邦的歷史事實。

孔子說「仁」就是「愛人」。為政者要以愛民為己任,在社會上樹立道德的楷模、行為的典範,時時處處為人民服務,還要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禮儀制約百姓,正確區分是非、榮辱、羞恥,並能自覺改正錯誤。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擁護執政者,信任執政者,願意跟隨執政者。

為政者拿什麼來熱愛人民呢?拿心,拿一顆仁愛的心。只有仁愛之心,才能有仁愛之舉;只有仁愛之舉,人民才會擁護你,支持你。仁心是仁政之本,仁心就是善心,就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就是博愛、慈愛之心,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執政者要以生命為本,胸懷生命,尊重和關愛生命,關注弱勢群體,憐孤憂寡,憐貧憂窮,為人類的生存發展而憂,為百姓、民族、國家的生存發展而憂,用范仲淹的話說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

仁德和仁心來自哪裡?仁心存在於每一個生命之中,仁德來自於修養。仁德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培養,需要在社會實踐中來培養,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覺悟。仁心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不斷發展著的境界。仁心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不斷修鍊出來的。仁心相對於妄心而存在,妄心即肉心,眾生之心,小人之心,為政者要減損妄心以增益仁心,使自己成為君子,成為聖人,在社會實踐中要讓仁心支配肉體,莫要讓妄心支配肉體。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增益我們的仁德,在修養仁德中不斷減損我們的慾望(妄心),減損再減損,以至於不讓妄心支配我們的行為。為官者要講官德,官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仁德。為官者有了官德就不至於為所欲為,就不至於損民利己,就不至於墮落腐敗。

二、義政

義者宜也,為政者在仁心和仁德的支配下,做好應做的事情,盡到為政者所應盡到的責任和義務。具體的說就是生民、安民、富民、育民、信民。以民為本,以仁生民,以仁惠民,以仁利民,禁民為非,取信於民。

為政者正其義德方能行義政。所謂的義德就是少說多做,善於把對百姓、民族、國家的仁心、愛心付諸實際行動,即務實工作,以事業正其位,在其位謀其政,對百姓、對民族、對國家有益的事情就放手去做,安崗敦仁即孔子所謂的「正名」。

生民就是要保障百姓的生存權利。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未誕生著,要保障其生生不息,已誕生的要保障其生存權利。人滿為患,為了防止生命的泛濫,還要計生、禁生、優生。

安民就是要保障百姓的安全,安定與相對穩定。對外的安全就是要保障國防安全,保障國家的獨立,即孔子所說的「足兵」。對內的安全就是要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安定就是要保障公民居有定處,食有定所,寢有定所,病有所醫,閑有所樂,技有所施,藝有所展。

孔子所說的「安民」就是「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修養自己的仁德使所有的百姓幸福安樂,不斷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數,是為政者應當追求的境界。為政者要想過上幸福安樂的生活,首先要讓老百姓過上幸福安樂的生活,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仁政中的具體體現。這裡的安民不僅有物質方面的,還有精神方面的。百姓富足了才能安居樂業,所以孔子稱讚管仲的仁治仁政,「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在衛國,孔子曾對他的學生冉有說過,衛國的人多起來之後,應使他們富裕,富裕起來以後,又應該對他們進行教育。建國之後,如果毛澤東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的經濟建設改少走多少彎路。如何保證百姓富足?就是要輕徭薄賦,最大限度的為百姓提供就業的時空和機會,不斷提高百姓的工資待遇。物質的富足容易使人迷失和墮落,精神的貧乏容易使人滋事生非,導致天下混亂,所以孔子非常重視對百姓的教育。孔子認為仁政的重心是信政,即民信。執政者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利益,時時刻刻為百姓做善事,做好事,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孔子說:「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意思是就算有一位聖明王者的興起,也必須經過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實現仁政。而如今改革開放正好三十年,應該說這三十年是中國實施仁義之政的三十年,在這三十年所創造的社會財富是過去數百年所創造的社會財富總和還要多。如果對改革開放三十年進行總結,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社會資本化,資本社會化」。但目前的中國社會資本化、資本社會化的程度還遠遠不夠,特別是農村資本化,資本農村化的進程才剛剛開始。今日之中國,為政者所應關心的依然是民族、民權、民生問題。民族問題就是要最快地實現社會資本化,資本社會化,民權問題就是在實現社會資本化、資本社會化的進程中還給公民參政議政、監政督政的權利,民生問題就是在實現社會資本化、資本社會化的進程中不斷提高公民的物質文化精神生活。

三、禮政

禮就是履,即為政者在執政過程中所應踐行的規範、規矩。其中應包括個人行為規範,思想道德規範,政治立場規範等。克己復禮,為民師表應是禮政的具體體現。

為政者正其禮德方能行禮政。所謂禮德就是謙遜,謙讓,恭敬,與世無爭,與民無爭,服務在前,享受在後。孔子說:「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孔子強調只有用禮讓來治理國家,才能實行禮。

執政者之間,公民之間所應遵循的規則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這些規則執政者都不願遵守,要是強加給老百姓,他們會樂意接受嗎?所以執政者不但是規則的制定者,還要做模範的執行者,讓人民認識到這些規則是天下人都應該遵守的,而不是執政者專一制約百姓的。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對於執政者來說,這些規則就是「禮」。孔子對他的學生顏淵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 顏淵》)執政者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知法守法,知禮守禮,這就是他們在自覺的實行仁政,如果這樣做了,百姓能不擁護他們嗎?孔子還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發號施令是執政者的職責,當權者在執行政令時,不僅要考慮到是否損害了百姓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在處理政務的過程中,肩負著教育民眾的職責,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成為民眾的楷模與榜樣,在行政中以身作則,百姓才會服從,所以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慾望支配行動,慾望蒙蔽真性,作為當權者不但要模範遵守規則,還要努力剋制自己的私慾,所表現出的行為要有公眾意識,國家意識,民族意識,莫要以權謀私,利令智昏,時刻把天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克己奉公,克己益民,這也應是克己復禮的具體體現。為政者要努力減損自我的慾望,沒有私心、私情、私慾,才能與公眾融為一體。只有尊重公民者,才能贏得公民的尊重。

為政者不僅要待民以禮,還要用民以禮,不要役使百姓,不要強迫百姓做他們所不願做的,「使民如承大祭。」

四、智政

如果說仁政尚愛,義政尚忠,禮政尚讓,信政尚心,那麼智政就是尚賢,即崇尚知識,崇尚智慧,崇尚人才。

為政者正其智德方能行智政。所謂智德就是好學,博學,中庸,賢能。具體表現為為政者在處理政務中能夠做到崇尚知識,崇尚智慧,崇尚人才,忍辱含垢,韜光養晦,明辨是非,親賢任能,見賢思齊,見義勇為,知進知退,講求原則,立場堅定。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思考中覺悟的。為政者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學習和修養,在學習和修身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境界,自功力境界,到道德境界,到宇宙境界,到自然境界,在提升境界中獲得智慧,在獲得智慧中提高執政能力。孔子的一生「發憤忘食,樂而忘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為歷代執政者樹立了典範、楷模。其次為政者要注重對百姓的教育,不斷提高公民的知識素養,思想道德素養,通過教育覺悟百姓的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一方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另一方面可以為國家廣泛的儲備人才。第三,為政者要樹賢立能,注重賢人的感化和教育功能,孔子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為政者要提拔那些德才兼備、優秀正直的人,並使他們在邪惡的人之上,這樣就能使官場中、社會上邪惡的人正直起來。就是要讓賢人感化並幫助思想行為上有殘疾的人,遠離邪惡的一面,樹立正直的一面。社會的正氣要靠賢人來樹立,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所以為政者要愛慕人才,知人善用,在知人用人中體現仁,教育人。所以說教育公民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而且也是全社會的事,更是政府部門的事。為政者要在執政過程中自覺肩負起教育人、覺悟人的責任。

孔子說「智者不惑」,不惑於名利、財利、權利,不惑於得失,不惑於酒色,他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人該交,什麼人不該交。以仁義而取捨,以賢明而取用。

孔子說「知人者知」,孔子只是以「知人者」為例釋知,這其中也包含了知仁者知,知義者知,知禮者知,知智者知,知信者知。即知人之仁與不仁,義與不義,禮與非禮,知與不知,信與不信,方為之知。以合仁合義合禮合知合信者為「是」,以不合者為「非」。執政者本身要做到合仁合義合禮合知合信,才能教育百姓做到合仁合義合禮合知合信。執政者的素質關係著其執政能力,執政者的素質是仁義禮知信五德的綜合體現。

學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情,可以改變國民的性情,孔子曾對他的學生子路說過,愛好仁德卻不愛好學問就會使人變得愚蠢,愛好聰明卻不愛好學問就會使人變得放縱不羈,愛好誠實卻不愛好學問就會因輕信別人而傷害自己,愛好直率卻不愛好學問就會因說話尖刻而傷害別人,喜歡勇敢卻不喜歡學問容易把事態搞亂,喜歡剛強卻不喜歡學問就容易使人狂妄自大。

孔子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廣泛的學習一切知識,用力以來約束自己,就可以不違背君子之道了。孔子告訴我們「五德」、「五政」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中有五,五中有一,是一個系統,是一個整體。

五、信政

常言說人無信不立,執政者如果失信於民,國將不立。執政者本身為政師表,又能執政為民,就能取信於民。

為政者正其信德方能行信政。所謂信德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踐行諾言,說話算數。說真話,辦實事。對於為政者來說就是要在執政過程中,誠信於民,取信於民。

誠信是提高個人品德的底線,是執政者所應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執政者首先要堅信道德的力量,堅信仁德能夠改變人,堅信仁德能夠改變社會,堅信仁德能夠調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二,執政者要誠信於民,信守諾言,在惠民中兌現承諾,一言九鼎。第三,執政者要取信於民。以為政之德取信於民,孔子說:「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當權者要是講求信用,那麼老百姓就沒有人敢不講這話。「信而後勞」,注重在和老百姓的溝通中建立感情,在建立感情中使用百姓,孔子的學生子夏說:「君子信而後老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為政者必須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然後再讓他們付出勞動;在沒有得到老百姓信任時,就去讓他們幹活,他們會覺得是有意虐待他們。為政者要善於在服務中取得百姓的信任,吃苦在百姓之前,享受在百姓之後。在勤政愛民辦事創業中取得百姓的信任,「先之,勞之」、「無倦」,教導百姓身體力行,實施仁政不知疲倦。

孔子最重視「民信」,實際是民心。孔子說「民無信不立」,若是老百姓對當局失去信心,那麼國家就立不住了。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向孔子求教處理政事的道理,孔子說:「足糧,足兵,民信之矣。」子貢說要是迫不得已,在糧食、軍備、百姓對當局的信任這三者中一定要去掉一項,那麼,該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先去掉軍備這一項。子貢又說,要是迫不得已,要在糧食和百姓對當局的信任這兩項中再去掉一項,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先去掉糧食這一項,「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聖明所見略同。

「五德」乃君子之德,「五政」乃君子之政。興君子之德,立君子之政,是當今全體公民的願望。

民心所向者官德,得官德者得民心。官德所依者,仁義禮智信,得仁義禮智信者得官德。仁存於道,得道者得仁。

推薦閱讀:

中華民族萬姓同根十二
周平:中華民族的性質和特點
《塔洛》:一個人要知道自己是誰
中華民族是一個宿命的民族
《史記》20句,奠定中華民族的性格

TAG:民族 | 中華 | 中華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