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器:傳統報業拯救者?

電子閱讀器:傳統報業拯救者?《人民日報》2010年10月12日 呂怡然

  目前我們對依然「活著」的報業大可不必過於悲觀,而對閱讀器也無須過於樂觀。          

  9月17日,IPAD在中國大陸發售;同日,人民日報發布了IPAD的閱讀客戶端。無論是否巧合,都意味深長。

  數月前第一次觸摸IPAD,就被雷到了,接著便愛不釋手。書報原來可以這樣閱讀!難怪傳媒大亨默多克在IPAD問世伊始便禁不住大加讚賞,在他看來,網路時代,傳統報業對年輕人吸引力正在下降,廣告基礎也在不斷遭受侵蝕,而IPAD讓他看到了報業的未來,認為這個新銳移動終端也許會成為傳統報業的拯救者。

  報業的現狀委實讓人糾結。即便發達國家的那些老牌大報名報,也不斷遭遇陣陣寒流,欲轉身另闢蹊徑尋求它途。上月,紐約時報公司董事長蘇茲伯格表示,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停止印刷紐約時報,時間不定,一度被外界誤傳為「紐約時報將停印」,引發軒然大波。儘管只是傳言,卻也反映出國際報界「草木皆兵」的心態。那麼,IPAD、KINDLE等形形色色的電子閱讀器,果真能成為新聞的全新載體、傳統媒體的「來世」,如同當代傳媒大師尼葛洛龐帝所言,成為「新的圖書、新的報紙、新的雜誌和新的電視屏幕」嗎?

  移動閱讀終端顛覆了傳統新聞載體和人們的閱讀方式,卻又以高科技手段滿足了人們對紙質媒體的閱讀習慣和視覺感受,同時滲入諸多時尚元素,對受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具有無可抵禦的魅力,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不過,目前我們對依然「活著」的報業大可不必過於悲觀,而對閱讀器也無須過於樂觀。

  相對「微博元年」里「織圍脖」的熱氣騰騰,「電子閱讀器元年」則顯得有點寂寞,具體而言,是「傳」「受」兩端的冷熱不均。一邊是上百個品牌的電子閱讀器產品爭相湧入市場,個個躊躇滿志,勢在必得;而另一邊卻是消費者的冷眼旁觀,或對動輒幾千元的高價望而興嘆,或對廠家商家的高調推銷不以為然。不久前的上海書市,閱讀器也是走紅不走俏,25萬餘名讀者僅「帶」走區區上百台,在逾億元的銷售總額中幾乎可忽略不計。

  同時,在閱讀器上讀報,眼下也並非美事,一方面是閱讀方式轉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小小的顯示屏上讀報,其便捷與快感與慣常的看報不可比擬;另一方面,儘管越來越多的報刊、電視、廣播紛紛向閱讀器轉移,以求在新興媒體上捷足先登,突圍制勝,而以我在多種閱讀器上的體驗看,現在駐紮IPAD和各種閱讀器的中國報紙,大多免費贈閱,且將報紙版面直接移植其上,並無因「器」制宜,度身訂製,以「概念」亮相作秀的多,實際效用小,更缺乏有效的營銷手段和營利模式。相比之下,國外同行已在這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我們則又滯後一步。

  有鑒於此,我們固然要對電子閱讀器充滿熱情,積極有效地開拓傳統媒體的新天地,但切忌盲目樂觀,一哄而上,只圖「趕時髦」。要從國情和現狀出發,以求真務實、從長計議的態度研究發展戰略,統籌部署,精心策劃,認真考量,做細做實。看來應該秉持默多克最近對IPAD那種更趨務實的態度:這將會真正改變新聞的呈現方式,「我們將擁有不同類型的報紙」。

  (作者為上海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高級編輯)


推薦閱讀:

威廉斯筆下的《奧古斯都》
阿城小說在線閱讀,阿城作品集
給張機票就去丹麥烤生蚝?最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什麼時候甘於做清道夫了
【編輯】編輯雜談
什麼書適合嬰兒早期閱讀

TAG:閱讀 | 電子 | 電子閱讀 | 拯救 | 傳統 | 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