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文明遺址:固原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石窟(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須彌山石窟大佛(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須彌山石窟為全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固原城西北。這裡仍是六盤山余脈,屬黃土高原上獨特的景觀--丹霞地貌。出固原古城,沿清水河谷川道北行55公里,即抵達頗負盛名的須彌山石窟。石窟造像開鑿在整個須彌山東麓,地當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石門關(古稱石門水)北側。就是這條絲綢之路,孕育了須彌山石窟。須彌山石窟初創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和北魏,興盛於北周和唐代,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雲岡、河南龍門大型石窟造像媲美。作為絲綢之路沿線的古文化景觀,須彌山石窟已延續了l500多年,歲月的風雨剝蝕了石窟的外表,卻曾加了石窟文化藝術的年輪。遺憾的是明代以後,尤其是近代以來,絲綢之路的衰落逐漸使這裡與外界中斷趨於閉塞,再加上歷代文獻記載較少,幾近被淹沒。1982年,這座瑰麗的藝術寶庫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政府撥出巨款進行大規模修復。現在,這裡不但是學者研究、考察石窟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也成為一處吸引中外遊人觀覽的旅遊勝地。

須彌山稱謂的來歷:須彌,是佛教典籍中的專用術語,通常認為是寶山的意思。佛教經典中所說的須彌山高大無比,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且有日月環繞。須彌山,原本是指印度傳說中佛教的名山。相傳此山非常高,山頂為釋帝天,四面山腰為四大天王所居,四周為七香海、七香山,第七金山之外有鐵圍山圍繞的鹹海,鹹海四周還有四大部洲。敦煌、雲岡等石窟許多佛教造像和繪畫都以須彌山為題材,以此來表示天上的景觀和仙境。歷史上把石門關之側的山稱為須彌山,自然增加了須彌山的神秘性和濃郁的佛教色彩。

從早期的石窟壁畫看,須彌山的稱謂由來已久,基本是伴隨著佛教東傳,即與佛教經典的翻譯、石窟的開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畫的出現而產生的。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說,須彌山石窟如同佛教神山,文化內涵是極其豐富的。耐人尋味的是,我國的石窟開鑿由西向東,沿絲綢之路展開,如明珠一樣星羅棋布,卻為何將「須彌山」之名冠在固原?研究佛教文化的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炳靈寺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已是盛名遠揚,只有以佛教神山須彌山命名,才能使須彌山更有影響,更具吸引力。其實,深層次看,恐怕不僅僅如此。筆者愚意:「須彌山」名字的出現,是佛教文化傳播的結晶,也是須彌山石窟佛教文化繁榮和發展的象徵。

須彌山作為佛教專用術語,由來已久;但作為石窟稱謂始於何時?據史料看,宋代已有須彌寨,須彌寨應該是因了須彌山而來的。因此,須彌山之名最晚也當始於唐代,相對確鑿年代,應在須彌山大佛開鑿之後。到了唐代末年,須彌山之稱已約定俗成。明代《萬曆固原州志》在記《重修圓光寺大佛樓記》碑文里,已直呼「須彌山」之名了。

須彌山石窟的開鑿,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一是途經固原的絲綢之路的暢通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匯;二是源於北魏時期統治階層的信仰及其崇佛政治環境;三是北周政權奠基人宇文泰對原州的著意經營;四是唐代原州(固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須彌山石窟稱謂的演變過程:十六國前秦、北朝時期,是須彌山石窟的開創期,唐代是須彌山石窟的鼎盛期。唐代在大佛前已建有規模宏大的景雲寺,唐朝睿宗皇帝有個年號叫景雲(710—711),景雲寺可能就是景雲年間睿宗皇帝救賜名而來的。宋代須彌山曾有過短暫的繁榮,是在宋微宗統治的二十多年間。宋夏戰爭起來後,固原成為兩陣的前沿,須彌山自然是蕭條了。金代雖然統治短暫,卻對景雲寺有過大規模的修建,而且管理也很規範。明代正統八年(1443),景雲寺僧綽吉汪速在舊寺基上重建佛殿廊廡,之後上奏英宗皇帝,乞望敕賜寺匾。英宗允應,遂題「圓光寺」匾。明代,是須彌山石窟再度興盛的時期,但主要是寺院建築的修繕,而不是續開石窟。由於寺院殿閣的修茸,須彌山已隨著人們的審美時尚發展成為一處風景名勝。明清時期的文化人,在遊覽須彌山石窟、景緻之後也留下了自己感悟後的文字,成為流傳後世的詩文,明、清地方志書里都有載記,如《登臨須彌山閣》、《須彌松濤》等。清代初年,西北用兵,須彌山殿閣得不到修繕和管理,直到康熙年間,才有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復。康熙三十七年《重修須彌山禪院碑記》記載這次修復過程,仍是寺院建築,與石窟已無緣。

須彌山石窟的開鑿年代通常說法,須彌山開鑿年代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另一說法是在北朗,這是一種籠統說法。筆者曾作過資料對比和研究,提出須彌山石窟的開鑿比通常說477—499年的說法早半個世紀,即須彌山石窟開鑿的早期應在後秦(384—417)末年。

須彌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北周和唐代都在這裡進行過大規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唐代已是一座規模很大的佛教石窟寺院,建有規模宏大的景雲寺。至今保存有歷代石窟132個,其中70個洞窟有雕造的佛像,較完整的洞窟20多個。這些石窟分布在山勢迂迴的八座山峰的崖面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遠遠望去,石窟層層疊架,狀如蜂房一般。

須彌山最著名的造像,就是通常稱為第5窟的大佛樓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占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隻耳朵就兩人高,一隻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大佛造型比山西雲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河南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高,是全國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須彌山大佛開鑿於唐代。唐代的原州,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顯示了盛唐的文明程度。唐代的須彌山,地理位置正當關中北出塞外、西出隴右的要道,隋唐以來著名的七關之一的石門關就在這裡。它不但是都城長安通往西域的要道,也是西域文化傳人中原的必經之地。當唐代佛教與石窟開鑿處在最為興盛的年代,在須彌山開鑿如此高大的佛造像,是自在情理之中的事。目前,權威性的學術觀點認為:須彌山大佛是武則天時期開鑿的,完工於唐玄宗時期。

就其造像的藝術特點看,須彌山大佛造像特徵與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極為相似,有著女性溫柔的共同特徵,這自然與武則天有關,體現了當時造像藝術的背景和審美時尚。唐代禪宗理論的興起,將人性與佛性融在了一起。表現在佛教造像特點上,就是體態健康豐滿,鼻低臉圓耳大,表情溫和。須彌山大佛頭部螺髻,雙耳垂肩,濃眉大眼,嘴角含笑,神態端莊而慈祥。在造型藝術表現方面,大佛是當時審美時尚的體現。

大佛造像前原有大型樓閣建築,建有規模宏大的景雲寺,後世還修過三層樓閣,故有大佛樓之稱。這裡是須彌山石窟的代表。遺憾的是,大佛樓閣毀於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關於須彌山大佛造像,還有十分精彩的民間傳說。段寶林、江溶先生主編的《中國山水文化大觀》里,記載了這些傳說故事,精彩絕倫,的確讓人們神往。

北魏以前開鑿的石窟,集中分布在子孫宮區,以第14、24、32、33為代表。石窟形制,多是平面方形式的覆斗式或穹隆頂,中心塔柱直接窟頂,柱身為上小下大的梯形式形狀,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造像,少者三層,多的七層,如第32窟塔柱。窟室四壁,有的也開龕造像。這種石窟形制,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來的。早期造像,主要有單獨坐佛或立佛,交腳彌勒,大多數是一佛二菩薩,還有乘象菩薩、騎馬菩薩、思維菩薩等。第24窟塔柱上層龕內刻有佛傳故事。佛造像身材高大,盤腿中坐;菩薩造像矮小,侍立佛像兩旁。造像特點是:佛像面目清瘦,身材修長,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裙帶覆蓋於龕下;雙肩稍窄,透視出秀骨清相之美。菩薩也是面目清瘦,身著對襟大袖糯,以寬袍大袖的漢族服裝取代了圓領窄袖的胡服。這是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在佛教文化方面的影響和反映。孝文帝改制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服飾改制,不準人們穿"夾領小袖"的胡報,一律改穿漢報。同時,給群臣也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須彌山北魏石窟造像的造型和衣服穿戴,就是孝文帝政治改制的一種折射,也是南朝漢式「秀骨清相」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朝之後在須彌山石窟造像過程中的反映。

北周時期,須彌山石窟開鑿數量多,規模大,造像精,在整個須彌山石窟造像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時期開鑿的窟室主要分布在圓光寺、相國寺區域,現存主要洞窟有第45、46、51、67窟等。其中第51窟規模最大,雖因地震破壞嚴重,但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構成的格局是清晰的。這就是通常說的四室組成的中心塔柱式窟,在我國的石窟造像中,這種窟形是較少的。如主室寬達26米,進深約18米,高12米多,主要造像高達7米,是須彌山石窟造像規模最大的石窟。主室高大的方形式塔柱左、右、後三面各開一龕,每塞中雕鑿一佛二菩薩。尤其有觀賞價值的是窟後壁長方形的寶壇上,並列雕鑿有3尊6米高的盤腿大坐佛,造型精美,氣勢雄偉,栩栩如生,是須彌山石窟造像中的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石窟藝術的傑作。

北周的石窟樣式,仍為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窟,但已經發生了變化,先前多層中心塔柱上的小佛龕已經沒有了,每面由一個大塞或與人一樣高的大型造像組成。造像仍以一佛二菩薩為主,主尊佛除結跏趺坐佛外,還有善跏趺坐式彌勒佛。最具代表性的是第45、46兩窟,它們是須彌山石窟造像最多,裝飾雕造最豐富、最華麗的石窟。這裡存有比真人還高的造像40餘尊,龕內有的是立佛,但大多都是一佛二菩薩。佛造像多作低平肉髻,造像由先前的瘦削變得圓潤豐滿,雙肩寬厚,體態健壯,衣服寬鬆;菩薩頭戴矮花冠,兩側寶紹垂肩,面相圓潤,頸上有桃尖形或圓形項圈裝飾,上身纏衣巾,腰裙外翻,顯得很有生氣。在造像內容上,這一時期主要是一佛二菩薩、單身立佛、三世佛、四方佛、交腳彌勒、七佛等。

與北魏不同的是,北周時期石窟的裝飾有了新的發展,即洞窟的裝飾已按照殿堂廟宇中佛帳的形式雕刻出帳形龕,富麗華美。這些雕有慢帳式的佛龕,有憲邊龍嘴銜流蘇的畫面等;壁畫多為伎樂飛天、伎樂人等,他們有的吹著橫笛,有的彈著琵琶,有的擊羯鼓,有的奏箜篌。窟頂圍繞塔柱還有翱翔的飛天。佛像底座上的蓮瓣,葉寬瓣厚,古樸典雅。這裝飾性的圖案和各種各樣的造型壁畫,琳琅滿目,為欣賞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藝術視角和多角度的藝術審美空間。同時,也再現了北朝、北周以來須彌山佛教與佛教文化的興盛和繁榮。

隋代須彌山石窟也有開鑿。據文物專家考察研究表明,隋代須彌山僅有3個洞窟,且雕鑿較為簡陋。窟的樣式有方形窟和中心柱窟兩種,中心柱窟與佛塞的開鑿在前代的基礎上也有細微變化,即簡化的帳形龕、尖拱龕和圓拱龕三種,尤其是圓拱龕的出現也是值得研究的。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開鑿最繁榮的時期。表現在鑿窟數量多,雕鑿藝術精湛,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唐代須彌山石窟開鑿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個區域。第5窟(原編第2窟),原稱景雲寺,是在一座山壁上鑿出的一尊高20.6米高的彌勒坐像。因此,景雲寺是以須彌山大佛為中樞、以大佛樓為代表的石窟區。

唐代石窟開鑿的樣式,在北周的基礎上又發生了新變化,即除個別石窟仍保留了方形塔柱外,方形的佛殿樣式已經取代了北周的塔柱式。窟龕的開鑿大致有:平面橫長方形平頂敞口窟,平面馬蹄形穹隆頂敞口窟,平面方形平頂大窟,平面方形覆斗頂窟等。主要以方形或長方形平頂或覆斗頂的中型洞窟為主,不少洞窟內不另開龕,而是將佛像雕置於馬蹄形壇基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以利於觀佛或禮佛。

唐代須彌山石窟,規模最大的是第5窟、第l05窟。在佛像的布局上,佛壇沿著鑿壁設置,或在正面壁上設台基,闢佛龕,窟室中央空間明顯增大。造像題材也發生了變化,除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外,天王、力士、魔鬼等題材的造型,也出現在石窟中,第62窟最具代表性,也是須彌山石窟造像中最為完整的一個窟。這一窟室為方形,穹隆頂,三壁開龕,中塞為一佛二菩薩,主尊為彌勒佛,旁邊兩塞各雕一菩薩造像。南北兩壁對稱,南龕主尊為地藏菩薩,北龕主尊為彌勒菩薩。兩壁外側,又是手執長矛、身著鎧甲、腳踏魔鬼的天王,造像極為精彩。這一時期造像的主要內容有釋迦牟尼、彌勒佛、接引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第105窟俗稱桃花洞,是一座大窟,主室內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開鑿大龕,很有氣勢。

唐代須彌山造像風格,已明顯地表現出世俗化的特點,即以豐滿為美,以雍榮華貴為美。無論佛還是菩薩,弟子、天王還是力士,都雕鑿得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內著僧衣,衣薄透體,自然流暢。菩薩上身袒露,斜披絡涎,下著貼腿裙,腰間系帶並折出大裙一角,顯得體透輕紗,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著短裙,採取束扎帶,光腳,攢拳怒目,表現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著鎧甲,下著戰袍,手執兵器,腳踩夜叉,顯得十分威武。

明代,是須彌山石窟夕陽返照時期。明英宗賜名「圓光寺」,對於須彌山大興土木,整傷修繕,不過已不是前代大規模地開窟造像,而是興建寺院。

須彌山石窟除造像外,還有唐、宋、西夏、元、明各朝代的題記30餘則,壁畫近10處,有明代的壁刻3通。這些題記和碑刻,有助於研究者研究絲綢之路文化與石窟文化在固原的表現。

須彌山石窟藝術對龍門、雲岡石窟的影響:中國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開鑿兩種形式和類型。由最初的泥塑彩繪過渡到造像開鑿,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即由塑像到彩塑與雕鑿共存,再到純石刻雕鑿,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是由西向東逐漸發展的。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造像為泥塑,敦煌莫高窟為泥塑彩繪,炳靈寺造像大多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麥積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繪為主;而山西雲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均變成石刻雕鑿。須彌山石窟造像卻是石雕開鑿的。須彌山正好處在泥塑與石刻的形成與過渡帶上。換句話說,須彌山石窟開鑿早,佛造像是採用石刻手法雕造。這種石窟造像藝術手法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須彌山完成的;它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礎。


推薦閱讀: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美食之蓋碗茶
中國文學之鄉是哪兒?
西北歷史縮影·西海固史·《詩經》與固原·連載(20
「好男人」因何變成「殺人狂」?——寧夏固原一村莊「滅門案」追蹤

TAG:哭泣 | 文明 | 遺址 | 固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