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如何操控我們的生活

點擊藍色字體即可關注

摘自:《雙向養育》

直到今天,許多人對情緒的認識仍局限在憤怒、傷心和快樂。他們沒有足夠的辭彙去識別自己的情緒,能用來表達情緒的辭彙則更是貧乏,因此對於他們來說,自己的感受仍然謎霧重重。但是,情緒的世界並不難以理解,不應該如此神秘。

迄今為止在人際關係領域的最大突破,是我們懂得應該重視每個人的感受,幫助彼此感覺更好而非更壞。我們對他人、對孩子以及對自己抱有何種感受,將極大地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情緒的根源

愛和恐懼是兩種基本感受,其他所有情緒都根源於它們。幸福、悲傷、嫉妒、憤怒、挫敗和快樂都是衍生情緒。

愛的本質存在於我們人生中為之奮鬥的所有事情:幸福、快樂、開心、成就感、舒適以及內心的平和。愛需要通過行動體現,沉默的愛是不充分的。愛需要以讓他人能夠感受到的方式表示出來。通過這種表示,愛會成為一種由內而外的力量。就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是和諧家庭的基石。

恐懼

恐懼本質上是每個人在生活中竭力避免的事情,會造成不安、沮喪和煩惱。在恐懼心理下,人的身體會進入一種「戰鬥或逃避」的壓力反應。長期處於恐懼的心理狀態會大大降低心理和身體的幸福感,導致焦慮和低自尊。恐懼是家庭不幸的根源,它會以各種形式體現出來,例如退縮、壓抑、憤怒、攻擊性、怨恨和對他人的貶損。

每個人都在愛與恐懼、和諧與不和諧、平衡與失衡之間搖擺。成長的某些特定階段會讓我們自動陷入到一種不和諧狀態,困難會讓所有人失衡,這是自然規律。

憤怒源頭常是恐懼

假設你正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突然有人在你面前毫無徵兆地變線,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憤怒?不!第一反應一定是恐懼:害怕失去生命,害怕發生車禍,害怕傷害他人。你的腎上腺和能量水平衝到峰值。你在接下來的瞬間意識到,自己沒有失去生命,也沒有發生車禍,恐懼變為憤怒。在急劇上升的腎上腺刺激下,你可能會大喊、咒罵或做豎起中指。

你這時的憤怒只是衍生情緒,恐懼才是根源。每個憤怒的人都會感到害怕。理解憤怒是衍生情緒,有助於減輕我們在遇到憤怒行為時的緊張程度。我們需要學會直接面對憤怒背後的恐懼。通過應對恐懼而非憤怒,我們可以解決真正的問題,而憤怒也會隨之消失。

《爸爸去哪兒》中劉燁帶著兒子在西雙版納叢林探險之旅,諾一害怕蛇、蟲子等危險動物被嚇哭好幾次,跟爸爸發脾氣。

保持內心平衡

冰山在海上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漂浮。無論怎樣的狂風暴雨和強大洋流影響它的運動,它在失去平衡後總能自然回歸到平衡狀態。人也是如此。

在愛意充盈的環境中,人們感受到最多的安寧、安全、被照顧和信任,這是快樂的。而在充斥恐懼之地,人們則感受到不安、危險、缺乏關愛、缺乏信任感,這是痛苦的。在經歷恐懼之後,人們都會尋求回歸內心的平衡狀態。人的神經系統與快樂/痛苦緊密相連,它幫助我們返回到帶給我們平和、安寧的內心平衡狀態。

我們可以從心理失衡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心理疾病患者。他們無法找到自己內心的平衡點,人生搖搖欲墜。事實是,即使我們不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行為失常,但有一點確定無疑,這必定根植於某個原因。一個人孩童時代受到的虐待將嚴重影響一生的行為。患者們無法憑一己之力擺脫痛苦經歷,而是需要別人的幫助。關於成長的這個事實,對養育孩子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要說明今天的失衡行為是由以前哪個原因造成的,的確非常困難。因為不能發現導致失衡的原因,許多人最終放棄。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任何失衡行為必有其原因。

每個殺人犯、恐怖分子、強姦犯、小偷和騙子都是從家庭走上邪惡之路。同樣,每個富有同情心、富有創造力、達到自我實現、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也是從家庭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在經常遭到虐待、忽視和恐懼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許永遠無法找到自己內心的平衡,永遠活在失衡的心理陰影中。

如果兒童時代的成長壞境能持續滿足其內在需求並獲得健康、正向評價,那麼他極有可能成為廣受歡迎的人。

內容選自美國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傑恩·梅傑的《Breakthrough Parenting》中文版(親子教育專家歐陽暉譯版本)。

相比較目前市面上其他育兒類書籍,這本書的內容更為現代、系統和全面,強調父母需要把養育的注意力從孩子轉向自身。每章節不以「孩子」為開頭,以「人」為開頭,並融合了心理諮詢、家庭治療、孩童養育、人類學和哲學,適用於任何人群。這也是為什麼它的中文版被命名為《雙向養育》。

閱讀原文直接購買之


推薦閱讀:

小區拆圍牆這件事大家怎麼看?
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輸出到全世界?
《內生活》
你憑什麼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看淡人生(好好生活)

TAG:生活 | 情緒 | 操控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