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前的思考
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各)人。」這入門後的修行,到底是用「個」字,還是用「各」字呢?值得推敲。然所謂推敲,一般比喻反覆斟酌和考慮,其典故也與入門有關,早在孩提時代大人就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傳說盛唐時期,有位苦吟詩人賈島,他為了寫詩,可謂殫精竭慮。「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鬚」就是他反覆推敲詩作的真實寫照。有一個故事,至今為後人津津樂道。
一天,賈島騎著毛驢遊走在長安城,由於他一邊閉目思考,一邊反覆吟誦:「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不慎衝撞了大詩人韓愈的儀仗隊,被人興師問罪了起來。問明原由後,韓愈不僅不怪,反而饒有情趣地告訴賈島:「還是『敲』字好。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虛掩,也應敲門而入,才不失常理。詩中用詞多強調有聲有色,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詩句才會跌宕起伏,躍然而動。『挷挷』的敲門聲在萬籟俱寂的夜空回蕩,更能襯托出和諧幽靜的意境。」於是,推敲傳為佳話,流傳至今。
如今的入門將不再簡單。住家防範意識增強了,特別是在門禁上大做文章,並帶活了一個產業。比如各家各戶,除了一道木門外還加上了一道鐵門,如果住在高尚樓宇,大門口還有一個大活人把守。即便登堂入室,每家的門前還安裝了一個門鈴,有機械拉動的,有指紋觸摸的,還有聲控門禁的,簡直五花八門。這種門禁系統的設置,讓原本流傳久遠的「推敲」和「拉推」都失去了意義。好在目前百貨超市、茶樓酒肆等依然保留著活動門,只是「推敲」與「拉推」的意義各有不同。
一日,我到社區一小超市採購。走到跟前一看,發現門前貼著一個「拉」字小牌子,於是,比較守規矩的我,自然就「拉」門進入。但回頭一看,很多人都是隨手「推」門而入,似乎這樣會方便很多,竟一下讓自己覺得傻做了無用功。
後來,待我結賬拎著大包東西出來的時候,發現大門的門裡也貼著一個小牌子,只是換成了「推」字。呵呵,不說我也知道。一下聰明起來的我準備隨手推門而出,無奈推不動;再推,還是如此。於是調頭往門邊一瞅,與一位女士對視,原來我倆同時做了同一個動作。當然,她還是很有禮貌地朝我笑笑,讓拿著大包東西的我先過。
走出超市門外的我這才想到,其實人家超市設計得很合理,早就考慮了可能出現的這種「人撞門」的情況,只是我們不太懂規矩。後來好多外國企業來到中國,發現中國是個不太重視標識的國度,儘管有明顯的警示標識,人們還是視而不見。這不,不該停車的地方他照停不誤,不該擺攤的地方被佔道經營,人為地造成許多交通堵塞。於是,明白此理的老外就在門禁上大做文章,不信你到肯德基、麥當勞等店的門前試試,不去拉門你是進不去的。
我欣賞僧人賈島的反覆琢磨,也欽佩詩人韓愈的一語道破,然而習慣於閉門造車的中國人,不如入門前多點思量。入行先問市,入門先思量。因為成功不能靠運氣,如何入門也是一種修行。實踐證明,沒有幾個否定的思考,任何決策都是蒼白無力;沒有大量閱讀的保證,任何思考都是無水之源。入門前的思考,對我們職場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是推,是敲,抑或是拉,一切自有公論。
更多內容:http://gaoyang0755.blog.163.com/
推薦閱讀:
※【思考】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歷史?
※中醫治療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優勢及存在問題的思考
※女性比男性長壽的思考
※人是怎麼廢掉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