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經方醫案: 桂枝麻黃各半湯證

李某,女,40歲,2007年4月5曰初診。

反覆面部瘙癢5年,發作4天。每年到這個季節則作,颳風天更甚,皮膚每因瘙癢而鮮紅成片,乾燥疼痛,曾被確診爲季節性皮炎。納可,寐安,口中和,二便調。舌體痩,舌淡紅苔薄白,脈不浮。

《傷寒論》第23條中言: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正與此病病機符合。

此為濕氣鬱於皮下不得解,微汗之,濕除則癢解。屬太陽病,以桂枝麻黃各半湯加減: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薑12g.大棗4枚,荊芥l0g,防風10g,白蒺藜12g,生龍骨(同煎)10g,生牡蠣(同煎)10g,炒槐花10g,生薏苡仁30g,敗醬草30g,赤小豆15g,當歸l0g。3劑。

囑禁食羊肉、魚蝦、辣椒等辛辣炙熱之品。

解說:此例可使人加強對桂枝麻黃各半湯的認識,也有助於人們正確認識到經方體系有其自身獨特的概念。

問:此例脈不浮,爲何辨證屬太陽病而用發汗法?

答:桂枝麻黃各半湯證因無汗則邪仍未盡去,而在表的津液已有所虧,故脈必不浮。既不能單用麻黃湯大發汗以虛其表,單用桂枝湯解肌力量又不夠,故用二方複合而小其劑。

問:癢不是屬風嗎?爲何曰發汗除濕止癢?

答:這是經方體系的概念,取類比象曰「風」爲《內經》體系的概念。邪氣不得隨汗而出則津液郁於肌表而爲濕爲飲爲水,如麻黃湯證之體痛亦爲體液充盈於人體體表,壓迫肌肉、關節而成,膚癢亦屬此類,仲景書中統稱爲「陽」,涵蓋了津血、濕、飲、水、邪氣等,這也是有別於《內經》體系的重要概念。

問:爲何不直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答:這有兩方面原因,一來是個人經驗積累及用藥習慣,荊芥和防風辛溫發汗有似麻黃,而有祛風止癢特長,故以之代麻黃,又加點生薏苡仁、敗醬草、赤小豆、當歸以養血以利濕;二來與經方在臨床運用中遇到的阻力有關:經方葯少而力專,便宜、高效爲其特色,但現在人們看慣了用大方,藥用得少,醫院及藥店都不滿意,而且在患者需要代煎時每因量少被拒,只好加上點同類葯起加強作用,特別是用點葉類葯「以壯聲勢」,而且有時患者也嫌葯太少、量太輕、價格太便宜而滋生不信任的念頭,這也純屬無奈之舉。

結果:1劑便癢止,3劑後皮損消失,除口略干,余無不適。停葯後半個月未見發作。(胡希恕醫案)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各家論述

《金鏡內台方議》:桂枝湯治表虛,麻黃湯治表實,二者均曰解表,霄壤之異也。今此二方合而用之者,乃解其表不虛不實者也。桂枝湯中加麻黃、杏仁,以取小汗也。

《傷寒貫珠集》:既不得汗出,則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氣又微,亦非麻黃所可發,故合二方為一方,變大製為小制。桂枝所以為汗液之地,麻黃所以為發散之用,且不使葯過病,以傷其正也。

《古方選注》:其法先煎麻黃,後納諸葯,顯然麻黃為主,而以桂枝、芍藥為監製也。蓋太陽邪未解,又因陰陽俱虛,汗吐下皆禁,不能勝麻黃之說,故監以桂枝、約以白芍,而又銖兩各減其半,以為小制,服後得小汗即已,庶無大汗亡陽之過爾。


推薦閱讀:

[轉載]平洋尋龍大法
(9)[轉載]花花開講:教你三分鐘做好看手機袋
[轉載]凈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里勸人歸
[轉載]教你一招買入股票最精準的賺錢點位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