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掀「主演 老闆」模式,大腕不拿片酬賺分紅
黃曉明在《匹夫》中除了是「主演」之外還是「投資人」。(資料圖)
《匹夫》盛典宣傳片(資料視頻)
法制晚報4月20日報道 不拿片酬拿分紅,大腕演員既當主演又當老闆,中國電影新的投資模式興起。國內業界認為,這種投資模式可以大為降低影片成本和風險,充分調動演員們的積極性,不但讓他們生財有道,也為中國電影贏得更多機會。
本月24日,《匹夫》將在國內公映,黃曉明(點擊觀看黃曉明影視作品《暗香》、《阿寶的故事》)的頭銜除了「主演」之外還有「投資人」。因此,影片在宣傳時,黃曉明特別賣力。而剛開機的喜劇片《虎烈拉》,張涵予(點擊觀看張涵予影視作品《烽火》、《貽笑大方》)、劉燁(點擊觀看劉燁影視作品《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黃渤(點擊觀看黃渤影視作品《假裝情侶》、《精武風雲·陳真》)三位主演都「分文不取」,轉而以片酬入股的方式成為「老闆」,等著拿票房分紅。
而在好萊塢,這種用票房分紅支付演員片酬的模式發展已久,並形成了規範的制度。好萊塢電影公關香農卡爾頓今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更是指出,如今,有一定名氣的演員都會主動要求這樣支付片酬,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作品和收益。
最新動態 拿片酬「入股」 演員自己當老闆
2012年,不少大腕演員在出演影片時不拿片酬,轉而以「入股」的方式當起了老闆。
首先是黃曉明,由其主演的《匹夫》在拍攝過程中曾遭遇了投資方撤資,黃曉明不僅以片酬「入股」,還掏出了一定數量的「真金白銀」,成了投資方。
本月24日,《匹夫》將在國內公映,黃曉明目前正在全國巡迴宣傳該片,幹得比誰都賣力。
而管虎執導,張涵予、劉燁和黃渤三位「金馬影帝」主演的《虎烈拉》也採取了這種投資模式,四人均不收分毫,轉而以片酬「入股」的方式成為老闆,商定影片上映之後,四人平分他們該得的那部分利潤。
可以預計,如果《匹夫》和《虎烈拉》取得成功,將來會有更多的大腕演員不拿片酬變成投資人,中國電影一種全新的投資模式興起。
業界聲音 能控制成本 調動演員積極性
《匹夫》導演楊樹鵬(點擊觀看楊樹鵬影視作品《烽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投資模式可以讓影片的成本得到控制,風險大為降低。
「一部電影如果把過多投資花在了演員的片酬上,就只能拚命壓縮製作成本,影片品質也就得不到保證,放到市場上風險特別大。」楊樹鵬指出,「你的錢有沒有花到位,明眼的觀眾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而大腕演員不拿片酬,轉而成為「合伙人」,不但能節省成本,可以把更多的錢放到製作上,還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因為只要做好了,大家都有得賺,而且是名利雙收。」楊樹鵬說。
同時楊樹鵬還認為,不少演員功成名就之後也希望能轉向幕後,身兼主演和投資人剛好為他們提供了這種提前鍛煉的機會。
電影《非常完美》投資方、完美世界影視總經理諶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指出,電影行業是一個需要嚴格把控風險的行業,降低成本,就等於降低了風險。
「製作方能夠有信心,願意和投資方利益捆綁起來,大家共進退,當然是最好的。」他說。
對比海外好萊塢大腕 不愛片酬愛分紅
相對於中國明星「初試牛刀」,好萊塢大腕已經有了很規範成型的「自主盈利」模式。
今晨,好萊塢電影公關香農卡爾頓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好萊塢,有一定名氣的演員都會主動要求參與到自己作品的「掌控」之中,以票房分紅代替原有的片酬模式。
卡爾頓解釋道,這樣的舉動不僅讓好萊塢明星有了更強的作品主導性,而且也能讓明星對作品更有責任感。
其實,明星參與票房分成最早的時候是好萊塢片商的一個無奈之舉。那時,電影公司為了降低影片成本而懇求明星用票房分紅代替片酬。
最初,不少明星對這項制度頗為反感。但是,當明星看到賣座電影巨大的票房收入後,不少人開始主動參與到這項制度中。
當年參演《蝙蝠俠》的傑克尼克爾森就用這項制度賺取了6000萬美元的票房分紅,比他原本的1500萬美元的片酬高出了300%。
現在,眾多好萊塢的一線演員都採取這樣的分紅模式來參與電影製作。
合同很明晰 演員利益有保證
不過,卡爾頓表示,雖然明星自己當老闆好處多多,但是規矩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製片廠在與演員的合同中,會寫明分成的比例,同時還會提出一些宣傳上的要求,比如需要參加多少場次的宣傳活動等,以保證明星能夠全心全意為這部電影「服務」。
卡爾頓認為,雖然這些規矩繁瑣且略顯死板,但是明星們樂於接受這樣的合同,因為這樣的合同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
與合同細節繁瑣相反的是,參與分紅的票房收入變得更加簡單。據卡爾頓介紹,上世紀70年代,參與分紅的票房成績是排除了影片的製作成本以及宣傳成本之後的成績,因此一些不賣座的電影往往會拿不出錢來分給明星。
而現在,參與分紅的票房就是原始的票房數據,這樣就保證了演員的收入不被過多侵蝕。
經典案例 《失戀33天》爆紅 文章賺千萬分紅
2011年,在不少豪華巨制虧得一塌糊塗之時,總投資不足1500萬的《失戀33天》國內票房高達3.6億元,這也讓該片男主角文章賺得盆滿缽滿。
開機之前,由於投資不足,文章答應先不拿片酬,等影片上映後收取票房分紅。然而,當時誰也沒想到該片能夠如此大賣。
按投資方獲得總票房的43%計算(目前中國電影普遍的分成比例),《失戀33天》投資方可以拿到約1.55億元票房,減去1500萬元的投資,最終的「凈利潤」超過1.4億。
雖然文章不肯透露具體的票房分紅比例,但按照較低的10%計算,他也能賺得千萬分紅。難怪文章曾表示:「下輩子就靠它(《失戀33天》)了。」
(本文來源:法制晚報 )
推薦閱讀:
※愛倫·坡開創的五種推理小說模式
※當代青年婚戀模式出現新趨勢
※小米,世界第一? 剖析小米的財務與模式
※地球進入震動模式:「收割者」Planet X 在路上
※輸油站庫「五項」管理優化管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