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分析:滙豐為何不把總部遷往香港?

滙豐(HSBC)已決定將總部留在倫敦,結束了長達10個月的懸而不決。這一決定反映出,英國政治已經回歸至對銀行業有利的氛圍。

這家英國最大銀行董事會的決定,是一份送給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和英國政府的情人節禮物,因為滙豐對總部選址的評估已成為檢驗英國作為金融中心吸引力的試金石。

如今,投資者的注意力可能正在轉向滙豐的領導層。范智廉(Douglas Flint)預計將在明年卸任董事長一職,而且該行可能在後年為行政總裁歐智華(Stuart Gulliver)物色接班人。如果滙豐選擇將總部遷址海外,那麼這兩人可能會被要求再留任幾年以掌管這一進程。

自從在去年英國大選前夕宣布正在評估總部選址以來,滙豐未來總部的去向在英國一直受到強烈關注。

熟悉此次總部選址評估的人士表示,該評估是基於數十年跨度的視角,而非對近期事件的回應。但對金融危機可能再度來襲的擔憂導致最近幾周銀行股大幅下跌,這不大可能讓滙豐的董事們更加贊同搬遷總部。

如果滙豐決定搬遷總部,香港一直被視為最有可能的目的地。滙豐的大量利潤來自香港,而且在1992年滙豐將總部遷至英國之前,香港作為滙豐總部的歷史有100多年。

然而,中國對近期金融市場波動的政治回應已經發出了明確的警報。此外,三名香港書商近期被拘的事件已經引起了西方銀行家對中國正在破壞香港司法獨立的擔憂。

一名投資者表示:「沒有任何一個董事會會允許一家大型銀行變為中資所有,而遷址對滙豐而言就意味著這樣的結局。」

滙豐是英國遙遙領先的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也是英國就業和稅收的重要貢獻者,但此前英國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對銀行實行的監管和財政壓制政策,讓滙豐越來越感到失望。

滙豐(HSBC)決定把總部留在倫敦的原因很多,其中多數原因必然涉及中國變化中的現實。自該行宣布正在審議是否重返其植根於的中國內地和香港以來,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

首先,監管風險已經飆升,本土和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政府和監管機構管理好市場和人民幣匯率的能力失去了信心。這對滙豐很重要,因為如果該行遷回香港,中國人民銀行(PBoC)實際上將是它的監管機構,同時必定是它的最後貸款人。

過去20年期間,隨著中國製造業和出口機器蒸蒸日上,滙豐有理由認為中國內地將為其貢獻越來越高的盈利份額。在處理交易和提供貿易融資方面,沒有一家銀行處於比它更為有利的地位。

與此同時,滙豐尋求通過入股中國的各類金融機構,最大化自己的選項。這些交易包括收購交通銀行(BoCom) 20%股份,以及保險公司中國平安(Ping An)和上海銀行(Bank of Shanghai)的較小股份;平安的總部位於毗鄰香港的繁華城市深圳。滙豐首席執行官歐智華(Stuart Gulliver)對香港情有獨鍾,即便理智要求他紮根倫敦。他曾談到,即使無法購得交行的更大股份,滙豐也將在中國各地開設800家網點。

但現在,中國的機遇看上去更小,也不再那麼誘人。增長正在放緩——儘管是從較高的基數。增長的來源也在發生變化;未來中國經濟將在更大程度上由國內驅動。外資銀行的業務將會更少,而北京方面將永遠把滙豐視為一家外資銀行。

此外,現在不是在中國大舉擴張的合適時機。歐智華是一個精明的風險管理者;當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他曾坐鎮香港,操盤亞洲各地市場。最近兩年多來,他一直在為中國增長放緩做準備,降低對較小金融機構的交易對手風險,並且只與最可靠的藍籌股借款人打交道。雖然滙豐在宣布決定留在倫敦的聲明中談到「特別注重」在珠三角進一步投資,但該行沒有說的是,這些投資大部分將是為滙豐的香港企業客戶提供融資,幫助他們在珠三角做生意。

歐智華和滙豐董事會都認識到,現在是需要更加謹慎的時刻。難怪他們一致支持留在倫敦。

推薦閱讀:

百科解密:末日降臨的三種可行性分析 別害怕
(6)傷寒論條文分析: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
眉毛粗濃的男女分析
??繪本分析Dry Bones

TAG:香港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