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單一國籍催化「人財」流失

記得在改革開放之初,那時中國孩子出國的故事幾乎都是這樣開始的:到了美國某個機場時,口袋裡只剩下一百美金。但與空空如也的口袋相比,他們心裡卻充滿了信心,決意要在這裡賺取第一桶金,或者掌握一門回到中國就可以換來地位與錢財的知識與技能。  這種情景漸漸成了歷史記憶,現在出國的孩子們口袋裡裝著用不完的錢,但腦袋裡卻空空如也。他們不知道父母為什麼要讓他們出國,而且還叮囑他們,即便在國外待不住一定要回國,也要先弄個綠卡或者一本外國護照。  以前兩波留學移民大潮中的孩子們為的是追求金錢、知識與地位,這一波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的留學移民潮卻和經濟關係不大,而是有關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送孩子們出國的中國父母們——大學教授、媒體精英、小商小販、房子突然升值的普通市民、貪官污吏、公務員等等,竟然都擁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下一代不能再像我這樣生活了。  如此情形,在一次聚會中,大家都還沒坐定,我不禁發問:各位的孩子都在哪個國家啊?  「我的在英國」,「我女兒剛剛拿到了美國簽證」,「哎,楊老師,我正想請教您,送孩子到澳大利亞需要多少錢呢」……  「人財」雙流失  中國海外移民歷史中,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裡持續不斷的留學移民潮是第三個時期,而這一時期,又大致可以分為三波。  第一波起始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出國留學以充滿探索精神與求知慾望的青年為主,加上一批在*屏蔽字眼*中受到迫害的老幹部、老知識分子的後代,在父母鼓勵與海外親屬的支持下,奔赴海外。  1990年代初,中國開始了以改善個人環境為目的或官員為子女尋找出路而移民的第二波留學移民潮。這一波時斷時續,貫穿了整個1990年代,從被「裸體」的官員以及先富者們帶動起來的移民到社會精英,都是以尋求更好的發展、更好的教育以及轉移財產為目的。  我把2002年後新出現的留學移民潮稱為第三波。以前看似高不可及的移民潮已經波及到所有口袋裡有點錢,或者房子能夠賣過一百萬左右的中國人,有網路調查顯示:60%—88%的高收入人群想移民國外,更有網文指出,「年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的中國人,幾乎都有過移民國外的念頭。」  與前兩波留學移民相比,這一波留學移民潮有其顯著特點:第一,有點錢的見過點世面的或者多了點心眼的,幾乎都在紛紛把孩子送出去,其狂熱程度簡直可以用「盲目」兩字來形容;第二,前兩個階段留學移民,出國者的個人願望,演變成父母送孩子出國,甚至出現了父母「逼」孩子出國留學的現象;第三,這些孩子出國留學的目的絕大多數就是移民,和前兩次留學移民中並行的「賺錢」、「改善生活」、「學知識」、「搞洋文憑」、「轉移資產」、「見世面」等等相比,這一波留學生的目的簡單得讓人難受:移民,而且是受父母之命!  為什麼要移民?為什麼要把子女送到人生地不熟的國家?接觸諸多留學生與家長的經歷告訴我,絕大多數留學移民背後是尋求有保障、穩定與安全的未來。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人用30年時間走過了大多國家走了上百年的發財致富之路。然而,富裕起來的一部分中國人,面對我們和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在諸多方面存在的差距,感到了無助甚至絕望,於是產生走「捷徑」的念頭。口袋裡的錢多了,對外面不再陌生,西方移民國家為了賺錢也大開方便之門,這些都為精英走「捷徑」創造條件。於是,把子女送到海外,讓他們享受中國人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還無法享受到的民主、法治、福利、安穩的和諧社會與有保障的生活,成為富裕起來的父母們的共同願望。  然而,這一趨勢讓我感覺不安,國家與民族正面臨挑戰與困境:人才與資金的外流速度已達令人擔憂的程度。  亞洲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都出現過精英和先富者們的留學移民潮,例如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台灣等地區,但像中國目前如此規模的留學移民潮,並不多見。與其他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開展的移民人才與資金的迴流舉措相比,中國還有很多欠缺。  迴流有阻礙  過去三十年里,中國之所以有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簡而言之主要歸功於人才與資金。  從中國第二代領導人*屏蔽字眼*開始,就把解放人才、重視人才與利用人才作為主軸,*屏蔽字眼*反覆強調的「關鍵在人」成為他執政年代的行為準則。到*屏蔽字眼*時代,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三個代表」的提出,更是對「人才」有了新的認識與發展:勞動致富與先富起來的中國人得到進一步肯定與重用。*屏蔽字眼*的「科學發展觀」與「以人為本」,也都是把人才發展擺在第一位。至於資金,經歷過改革開放起步時期的人不會忘記,如果當初沒有來自海外華人華僑(主要是港澳台)的投資,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會如此穩健與順利。  然而,目前中國正處發展關鍵階段,需要資金與人才,卻同時遭遇人才與資金的大量流失。人才外流已經不用多說,我所言及的資金,從稍微富裕的父母手裡流到他們在海外的子女那裡,最終流到外國。因為,一旦他們的孩子成功加入外國國籍,他們父母的所有資產,終將會成為「外國人」的資產。想想看,目前中國有錢人的法定繼承人當中已經有多少是外國國籍?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社會關注焦點雖不在此,這波移民潮也還是引起各界輿論關注,同時引起國家相關決策部門的重視,並已有官方研究機構在積極探求因應之道。最近陸續出台的國務院規定要求「裸官」申報移居海外的家屬與子女情況,被外媒解讀為這波移民潮在國家政策上激起的波濤。  不妨把目光轉向更廣大的留學移民人群,個人認為,面對勢不可擋的移民潮,與其焦慮資金與人才外流,不如從根本入手,制定措施吸引資金和人才迴流;與其出台以「堵」字訣為主的規定,不如制定以「引」字訣為主的政策。  我們應該記住:中國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最明顯的特徵是「開放」國門,給予民眾遷徙等各種自由的權利。而選擇出國留學與移民則是這一自由權利的延伸。試想,如果我們只考慮用限制的方法,對想出國留學移民的人進行「圍追堵截」、設置門檻甚至要部分恢復閉關鎖國時期政策,又或者順應社會上的仇富與民粹情緒,把留學移民海外的精英及其子女一棒子打死,這不僅是對公民自由權利的嚴重侵害,反而會適得其反,讓中國的政治與社會環境更加失去吸引力,迫使有條件的中國人想盡辦法把子女送到海外,已經在海外的不願意也不敢「迴流」。  歷史上,很多出現移民潮的亞洲國家與地區(如前面所提到的韓國、中國港澳台地區等),到了一定時候,資金與人才都有一個迴流過程,而這種迴流對其本身的經濟持續發展以及政治民主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人才與資金迴流並不簡單易行,這些亞洲國家和地區之所以出現移民回潮,都有其共性和特殊性。眾所周知,韓國和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區當初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是精英看不到前途。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之所以能夠吸引人才與資金迴流,是因為他們都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走上法治軌道,社會仇富情緒大大消減,對精英也不再使用「黑打」,社會穩定,私人財產得到憲法保護,民眾安居樂業;至於香港,則是因為北京嚴格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方針,讓外流的港人放心,更重要的是,這些迴流的人才,還可以繼續擁有所在國的「綠卡」和國籍,回來後只要不從政、不參選、不從事機密工作,幾乎沒有任何「不方便」。  發生在韓國與我國港澳台地區的移民「迴流」現象有可能在中國重演。  僵局待突破  要讓迴流從可能變為現實,與中國的政治改革與社會變革有著直接關聯。我認為,一個穩定與和諧的環境是留住與吸引人才的關鍵,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對教育的加大投入以及一個法治社會的營造,則是吸引資金與人才迴流的決定性因素。除此之外,我想著重談一下雙重(多重)國籍問題。  目前,世界各地散布了五千多萬華人華僑,這些人因為要適應當地生活,以及工作與福利的需要,大多數都選擇加入他國國籍,同時他們在當地國家出生的第二代,幾乎都是當地國籍擁有者。年前在海外留學生中做的一份網路問卷顯示:留學移民海外的中國人,高達87%的人可能加入所在國國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他們將在獲得外國國籍的同時,自動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對此,生活于海外的華人華僑不得不做出兩難選擇。當那些選擇了外國國籍的華人華僑回到熱愛的祖國,卻要面對自己已是「外國人」的尷尬局面。他們回到中國,無論是定居還是工作,或者帶著積蓄「葉落歸根」,都會因國籍不同而遭遇諸多障礙。在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情況下,財富精英的財富最終也將變換「國籍」,因為移民海外的財富精英的下一代基本上都持外國國籍,而他們將是中國富人財富的唯一繼承人。  事實上,雙重國籍是亞洲一些國家與地區用來吸引資金與人才迴流的重要辦法。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實行雙重與多重國籍的做法,給各國僑民選擇的自由,同時也給國家吸引移民迴流的機會。實行單一國籍法的中國便處於吸引人才的劣勢,進而影響競爭力。  中國曾經實行過雙重國籍法,但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處理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關係,消除他們對中國「輸出革命」的疑慮,中國立法主動取消了雙重國籍。然而,很明顯這一立法並沒有取得實效,還使中國失去了對該地遭受歧視甚至殘殺的華人華僑們名正言順的保護,也同時在法律上疏遠了上千萬的華人華僑。從全球範圍看,中國的單一國籍法,首先犧牲了幾千萬海外華人華僑的自由選擇權。  單一國籍法讓海外華人華僑愛國無門。2008年席捲全球的海外華人愛國運動之所以受到一些西方人士的質疑甚至遭到所在國家情報機構的調查,很大程度上就和中國實行單一國籍法有關。因為即便再開放的西方國家,對本國國民遊行示威有較大的容忍度,而對於那些「外國人」的抗議行為都有所忌憚。這種現象,對於一些承認多重國籍的國家來說,就不是一個問題,至少在法律上不是一個問題。  隨著中國進一步發展,海外華人團體日益壯大,加上其他種種明顯的好處與優勢,我認為:中國應該儘快制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雙重國籍法,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經驗與慣例接軌。世界各國多實行雙重、多重國籍,卻鮮有因此而引起國際糾紛的,可資中國借鑒的經驗比比皆是,我們還可借重海外華人華僑的經驗,聽取他們的意見。  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國移民失去了中國的國籍與中國的身份(ID),每天都有更多海外同胞的「第二代」在思考他們是不是「中國人」這樣難以回答的問題。實行雙重國籍法已成為未來一個時期需要面對的當務之急,宜快不宜遲。  作者後記  一個人生下來就自動擁有國籍,是其天生人權的一部分,從法律上講,並不需要gov-ern-ment來承認(也就是說gov-ern-ment不能拒絕承認),也不應該被gov-ern-ment剝奪。當一個國家以加入外國國籍而剝奪了本國公民國籍,有違法理。  本文使用的是「實行雙重國籍」,而不是「承認」雙重國籍,因為任何一個國家政權都只能擁有「承認」本國國籍的權力,根本就沒有權力去「承認」他國國籍。  實行雙重國籍,並不是讓中國gov-ern-ment去承認華人的外國國籍,而是要求gov-ern-ment不要因為國民有了外國國籍而剝奪他們的中國國籍。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以及絕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實行了雙重國籍法,正如基於國籍是人權的一部分這個廣為接受的價值理念。
推薦閱讀:

這個族群是歐洲血統,在中國居住幾百年,歸屬感強烈想入中國國籍
誰來給雙重國籍鬆綁?
詳解澳洲綠卡與澳洲國籍(轉載)
赴美生子寶寶如何回國上戶口
擁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共分九等

TAG:國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