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危機意識則無強國

無危機意識則無強國劉蘇里


危機意識的強弱,是檢驗一個國家包括國民成熟與否的試金石。危機中不僅誕生強國富國,也是強國富國得以持續其位勢的法寶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民族國家,危機意識也最深重。

  日本危機意識也很深重,但與美國不同。日本是島國,國土四面環水,面積狹窄,且自然資源極其匱乏,又多發地震,比起美國,人口數量與國土面積之比,差之千里。所以日本人的危機意識,與其立國所處的自然條件關係甚大。以色列國危機意識也很深重,以色列除了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幾乎一無所有,甚至缺少生存必需品——水。更不用說復國後的以色列,「強鄰」環伺,民眾睡安穩覺的條件都沒有。以色列國的危機意識,真可說其來有自,人們理解起來並不難。

  比起日本、以色列,美國的內外部條件,不知好上多少倍。美國國土面積、自然資源等,均列世界前三;人口不多不少,三億;它又遠離傳統的衝突中心,國家安全度遠高於同等體量的印度和中國,甚至俄羅斯;論財富、軍事力量等人為硬條件,均世界排名第一;論文化軟實力,美國也不弱於任何大小國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綜合國力世界第一的國家,危機意識不僅比所有大國深重得多,甚至日本和以色列這樣的國家,也無法比擬。

  有機會看美國電視新聞節目的觀眾,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難得看到一條「正面」消息。許多媒體像是跟好人好事過不去,專事報道負面新聞。就是地方媒體,應該以社區和諧為要務了吧,可主要新聞,不是某人惹上官司,就是誰家丟了小孩,要不就是連環兇殺案。如果沒機會看美國電視新聞,或許能看到比如HBO這樣以播影視劇為主的電視台,裡面播放的電影,不是危機四伏,就是遍地壞人——結局另當別論,千篇一律,正義戰勝邪惡。再看美國人寫的嚴肅書籍,只要講歷史、時政,負面描寫的多,正面的少。亨廷頓、布熱津斯基、卡特的書,讀者都很熟悉了。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憤怒的葡萄》《大進軍》,也都是負面居多吧。像寫《歷史的終結及其最後的人》這樣的學者,比較少,但福山後來的作品,也還是回到正統悲觀論調上來。上述各類作品充滿危機意識,使用包括警覺、呼籲、告誡、預言、甚至詛咒等等方法,無所不用其極。像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大家要將好日子當壞日子過,要有憂患意識。

  危機意識的強弱,是檢驗一個國家包括國民成熟與否的試金石。危機中不僅誕生強國富國,也是強國富國得以持續其位勢的法寶。溫柔富貴鄉,是強國富國的地獄,成吉思汗的元帝國,敗在中原碩大無比的床上;小有成就便沾沾自喜,是實現民富國強的黑暗陷阱,歷史上許多帝國崩潰的轟鳴聲,聲猶在耳。

  從立國那天起,美國統治精英們便如履薄冰。華盛頓總統八年任職下來,奠定了年輕國家成長為世界一流大國的基礎,可他的告別演說,仍語重心長地提醒繼任者和國民,美國困難重重,要處處小心。二百多年後,布希總統向退伍軍人發表演說時,曆數的不是二戰來美國種種「值得榮耀的勝利」,而是面臨數不清的危險和考驗。美國精英集團懂得全體國民的危機意識與國家強盛的關係,他們知道好日子的奧妙,政治的真諦。說穿了,外人所能看到的美國外在之種種,都不過緣於民眾和政府的危機意識。不理解這一點,便很難說看透了美國。

  歷史上的俄國,彼得大帝危機意識最強,他將俄國帶出中世紀,短時間國力超過大多數列強。彼得短壽,好景不長。此後三百年,歷代君主從無彼得大帝的危機意識,俄羅斯偶爾強盛,也是外強中乾,始終不具持續強盛的能力。

  近代中國,儘管國家屢遭分裂、瓜分危險,但幾代君主,誰真著過急?上世紀20年代末中共崛起,與黨上下充滿危機感密不可分;改革開放打開局面,首先應歸於全民危機意識的空前提高。整個中國,今天發展水平,離現代化目標還有很大距離,全體國民怎可不時時保持緊迫感、危機意識,而顯得稍有成就便沾沾自喜起來,中國一百餘年來「底子薄、基礎差」局面還沒徹底改觀,國民言談舉止中便有一股子氣吞山河、「老子也可做天下第一」的勁頭,從何所起呢。

  不要諱言,在國民危機意識方面,日本、以色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美國人更是中國人的好老師——好日子是從危機感中過出來的。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來源日期:2007-12-22
推薦閱讀:

「中年危機」患者的自救攻略,年輕人的關愛父母指南
從美國傳來的凶訊!史上最大危機,留給人類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管理層的危機,當老闆越過你,直接找你下級部署任務時,你該怎麼辦?
婚姻出現危機,應該如何化解的矛盾?
每個女人都應該要有危機感

TAG:意識 | 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