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遷徙:一場生命搏鬥
北極雨燕是世界上遷徙距離最遠的候鳥,行程達2.2公里 |
湖南桂東「千年鳥道」上無良獵鳥者打出的探照燈 |
黑白兀鷲是遷徙高度最高的候鳥,可飛翔於上萬米的高空 |
雲雀,遷徙時雄鳥比雌鳥要早一個月到達目的地 |
遷徙途中的雨燕 |
□張強
1、鳥兒為何每年不辭勞苦南北遷徙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一會兒排成個人字;春天到了,天氣暖了,大雁們又往北飛……這是小學課本有關候鳥遷徙的課文。
在歷史上,人類很早就注意到鳥類的遷徙現象,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及《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元鳥至,仲秋之月元鳥歸」句,分別描述了鴻雁和家燕南北定期遷飛的現象,是對鳥類遷徙特性的生動概括。
但是,人類很久都不明白那些鴻雁、家燕、野鴨和白鷺等為什麼一定要沿著有規律的、相對固定的路線,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成群結隊地飛來飛去,不在一個地方安居呢?
引起鳥類遷徙的原因很複雜,一般認為這是鳥類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不僅有遺傳和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是對外界生活條件長期適應的結果,與氣候、食物等生活條件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候鳥通常在溫暖的地方產卵、育雛,然後沿著既定的路線飛向另一個地方越冬或避暑。遷徙還可以解決食物匱乏的困境。例如,入秋以後,我國北方大多數植物紛紛落葉和枯萎,昆蟲陸續鑽入地下入蟄或產卵後死亡,數量銳減。食物的匱乏,令以昆蟲為食的小型鳥類難以生存,只有遷徙到食物豐盛的南方才能很好地度過冬天,而以小型食蟲鳥為獵捕對象的大中型鳥類,也只得隨之南遷。
國際上已知鳥類有9000多種,其中有4000種是候鳥,其他的則是留鳥(終年棲息於同一地區的鳥類,如喜鵲、麻雀和環頸雉等)。一般來說,除非發生氣候異常等意外,每年參與遷徙活動的候鳥達幾十億隻,構成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生活在我國的鳥類有1414種,具有遷徙習性的有730種。
候鳥遷徙的距離遠近不一,近的只有幾公里,或者只是從山的南坡飛到北坡。遠的則可飛翔上萬公里。例如,北極的燕鷗在北極繁殖,飛往南極過冬,遷徙的路途達2.2公里,生命的大半時間都在飛行中度過。金鷗每年秋季從北冰洋遷往南半球的阿根廷越冬,第二年春天飛回原地繁殖,往返2萬公里。
候鳥分夏候鳥、冬候鳥、旅鳥。以廣東地區為例,杜鵑、家燕等候鳥夏季在廣東繁殖,秋季則飛往東南亞等更南更溫暖的地區過冬,翌年春又返回廣東繁殖,這便是「夏候鳥」。
柳鶯、雁鴨及鴴鷸類等,秋季從北方飛遷廣東越冬,翌年春季飛回北方繁殖,這便是冬候鳥。在廣東,人們常見的候鳥多是冬候鳥。
鳳頭蜂鷹、翹嘴鷸、壽帶、冕柳鶯等,只在遷徙途中經廣東,作短暫停留又再次起飛,不在廣東繁殖或越冬,這便是旅鳥。
其實,所謂夏候鳥、冬候鳥或者旅鳥,都是針對某一地區而說的,同一種鳥在不同的地區可以是夏候鳥或者是冬候鳥,這是一個相對概念。如黃胸鵐(廣東人叫禾花雀),在廣東是冬候鳥,在東北地區則是夏候鳥。
2、全球八大鳥道有三條經過我國
候鳥在遷徙過程中往往使用一條寬大的、固定的通道。不同鳥類的遷徙路線複雜多樣,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目前已基本查明全球候鳥遷徙線路主要有八條——
八條線路中,6、7、8三條從我國經過。據調查,每年從我國過境的候鳥種類和數量約佔遷徙候鳥的20%-25%。下面介紹一下這三條途經我國的候鳥遷徙線路——
東非—西亞遷徙線
在這條線路上遷徙的候鳥,分兩條支線,一條是:鳥類夏天在內蒙古、青海、寧夏等地的乾旱或荒漠草原地帶繁殖,到了秋天則跨越青藏高原的阿尼瑪卿、巴顏喀喇、邛崍等山脈,向南沿橫斷山脈遷飛至四川盆地西部及雲貴高原進入印度半島,並橫越印度洋,最後在非洲落腳。
另一條是:鳥類夏天在西藏地區繁殖,到了秋天,體形小的種類沿東部的唐古拉山和喜馬拉雅山向東南方向遷徙;大中體形的種類則飛越喜馬拉雅山脈,至印度、尼泊爾等地區,並飛越印度洋,最後在非洲落腳。飛翔在這條遷徙路途的有斑頭雁、魚鷗、黑頸鶴、紅嘴鷗等。
中亞—印度遷徙線
在這條線路遷徙的候鳥,從西伯利亞起飛,到達貝加爾湖,經過蒙古進入內蒙古的大草原和戈壁灘,休整之後飛往甘肅、青海及四川盆地,接著再飛雲南、西藏,最後抵達孟加拉灣、印度洋沿岸越冬。飛翔在這條遷徙路途的有赤麻鴨、普通鸕鶿、棕頭鷗、大葦鶯等。
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
在這條線路遷徙的候鳥,從美國阿拉斯加起飛,到澳大利亞西太平洋群島繁衍後再北上,經過我國東部沿海省份。
三條經過我國的候鳥遷徙線路中,這條候鳥數量最多,飛翔在這條線路上有白鸛(濕地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天鵝、黑鸛,猛禽有老鷹、貓頭鷹,雀科類有相思、畫眉(地球上種類數量最多的候鳥)等。黑龍江的伊春,河北秦皇島,山東長島,上海崇明島,廣東南嶺、鼎湖山等地是這條線路候鳥的重要停歇地。
通過這條遷徙線路的候鳥珍品不少,有白腰朱頂雀、雀鷹、黑嘴鷗、朱?等。像朱?,便有「東方寶石」之稱,是一種稀世珍禽。朱?夏天在日本、俄羅斯東部、日本北方、朝鮮以及我國北方繁殖,秋季後則遷飛到日本南部和我國黃河以南地區越冬。在上世紀初,這種鳥還曾較廣泛分布,但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影響,到上世紀70年代,野外已無蹤影,日本、俄羅斯、朝鮮三國也先後宣告其滅絕。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在我國的陝西洋縣,重新發現朱?種群,這是世界上僅存的朱?種群。之後,我國對朱?的野外生存環境和種群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保護,特別在飼養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出朱?。現在,我國的朱?數量超過1600隻,其中600多隻是人工飼養,另外900多隻則野外保護性放養。
1
貫穿整個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美洲—太平洋遷徙線」
2
貫穿整個南、北美洲中西部的「美洲—密西西比遷徙線」
3
將南、北美整個東部連接在一起的「美洲—大西洋遷徙線」
4
跨越整個大西洋連接西歐、北美東部及西非狹長地帶的「東大西洋遷徙線」
5
連接東和西非的「地中海—黑海遷徙線」
6
跨越印度洋,連接西亞和東非的「東非—西亞遷徙線」
7
從南到北橫穿整個亞洲大陸的「中亞—印度遷徙線」
8
跨越北冰洋、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東亞和澳大利亞大陸的「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
3、候鳥遷徙線路
是如何形成的?
候鳥在秋季離開它們的繁殖地遷往更為適宜的越冬地,而翌年春季則由越冬地重新飛回繁殖地。人們發現,候鳥的遷徙路線,通常呈南北方向,且常年不變。大多數鳥類遷徙時往往沿著河谷、海岸線、山脊等可見的陸地的輪廓飛行。
一般來說,候鳥遷徙所過之處大多是生態環境優良的地方,或森林繁茂或水草豐盈或魚蝦易覓,因為鳥類長途跋涉消耗體能巨大,中途停歇時需大量進食,我國上海崇明東灘以及江蘇鹽城等著名濕地,對於在「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上飛翔的鴴鷸類、雁鴨類水鳥來說,是停歇補充食物和食水的重要落腳地。
在某些地區,因為山峰、氣流等因素的影響,會形成一些比較便于飛行和停棲的地點和通道。例如,候鳥在遇到高山阻擋時,常由「寬面遷飛」改為「窄面遷飛」,尤其是飛行高度較低的中小型鳥類被迫沿山體一側、在一定時間內聚集飛行,這便是我們稱為的「鳥道」,如江西遂川鳥道、雲南巍山鳥道、湖南隆回鳥道等。
大多數鳥道處於高山間的峽谷或山口,如江西遂川鳥道北部為羅霄山脈(江西省最高峰,海拔2120米),南部為諸廣山系齊雲山,西南為八面山,連綿的山體正好形成一個東西貫通的凹形通道(其出口正好是一個10公里寬的隘口),是鳥類遷徙途中少有的「天然隘口」。在鳥類遷徙季節,常可見「百萬候鳥過山坳」的奇觀。
峽谷通道與兩側山脈在秋季會因晝夜溫差而導致逆溫現象,從而形成一股上升氣流,候鳥在「鳥道」飛行會很節省體力。
4、氣候變暖影響候鳥遷徙嗎?
候鳥年復一年在特定的路線上遷飛,每年均準確地回到各自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這表明它們具有精確的導航定位機能。如燕子,每年春歸時總能準確無誤地找到它去年所搭的窩。唐朝詩人韋莊對此有詩句云:花間對語應相問,可是村裡舊主人。據傳,在美國有一小鎮的燕子,總是在第二年3月29日拂曉「正點」飛回該鎮。
廣東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專家鄒發生早幾年在海南省一山頭拉網,環志到一隻紅脅藍尾鴝;第二年在相同時間差不多的地點,鄒發生再次拉網,去年成功環志的鳥兒又撲個正著。
鳥類千里之外定向識途的本領,一直是大自然的奧秘。它們靠什麼決定航向?
科學家通過環志、雷達、飛行跟蹤和遙感技術等方法不斷在探索其中的秘密。
一般認為,鳥類在飛行時,往往通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位置來確定飛行方向。在白晝遷徙的,是根據太陽來定位,它們通過身體中像鐘錶似的感覺器官,在天空中計算太陽的位置,不斷調整自身與太陽的角度,確定自己飛行的方向和路線。生物學家瓦利亞姆·基吐納研究發現,鴿子在飛行中一小時要調整15次與太陽的角度。在夜間遷徙的鳥類則是根據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定位。
有的觀點認為,鳥類擁有適應於空中觀察的敏銳視力。在開闊的環境中,人類的視野半徑為9.6公里,而在2000米高空飛行的鳥類視野為100公里,並能牢記廣大地區的特徵作為方向標誌,為其遷徙往返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此外,還有科學家認為,地球磁波、紫外線等,是鳥類飛越千里不迷航的依據。對地磁波感應能力最強的鳥有鴿子、知更鳥、海鷗等。近來,德國科學家發現鴿子的嘴本身就是活地圖——許多有遷徙本領的鳴禽的嘴,均能感覺地磁波的改變,鳥類就是根據自己掌握的地磁信息來決定它們的遷徙或者棲息地點的。
近年來,氣候變暖越發成為全球問題,這會影響候鳥遷徙嗎?鄒發生表示,氣候變暖肯定會影響候鳥的遷徙。
隨著氣候變暖,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向更北的地方遷徙,旅途延長無疑加劇遷徙的難度。
鄒發生還說,由於氣候變暖,北方昆蟲繁殖加快,迫使候鳥更早飛往北方,否則候鳥到達北方時將缺乏食物。與20年前相比,大量候鳥北遷時間提前,南遷時間推遲。
5、遷徙是一場生命搏鬥
鳥類的遷徙絕非輕易之舉,它是鳥類生命周期中風險最高的行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通常飛越一個寬闊的海面和高大的山脈後,其體重會減輕一半,大批當年出生的幼鳥在遷徙途中或到達遷徙終點後都難逃夭折的命運。在遷徙的途中來不及覓食、驟起的風暴、浩瀚的水域等等,無時無刻都在吞噬著這些生靈。
而人類的活動常常有意無意地破壞鳥類遷徙路線上的補給站點,給它們的食物補充造成困難,人類對候鳥的捕捉,甚至嚴重影響到某些種群的生存。
鳥類夜間遷徙的高度常低於白天,而在碰到有雲霧、強逆風、小雨、弱月光等氣象條件時,則降至低空,人類對鳥的殺戮往往在這時展開。
每年秋季,在湖南、江西等「鳥道」上,對鳥類的層層截殺行為觸目驚心,僅是湖南桂東的「千年鳥道」上,有時一天被打下的鳥上噸計,能飛到廣東等越冬地過冬的候鳥已逐年見少。去年10月,本版就以《「千年鳥道」上的殺戮》作了報道。
紀錄片《遷徙的鳥》的導演雅克·貝漢說:「飛翔對鳥來說不是人們想像的什麼樂趣,而是為了生存而拼搏。它們要穿越雲層、迎著暴風雨,許多困難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遷徙是使命,是責任,是一種承諾,需要一生的不倦經營,就算前方有喜馬拉雅山上的暴雪和雪崩,有鬣狗的利齒和獵人的槍管,有工業區的機器怪物和污染後的爛泥,有抓捕者的牢籠,而飛翔不能停止。鳥兒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於飛翔,即便是短暫的歇歇腳,也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6、那些最有特點的候鳥
1、遷徙距離最遠的鳥——北極燕鷗
北極燕鷗是已知遷徙距離最長的鳥類之一,它在北美的北極地區營巢繁殖,冬季遷到非洲南部和南美洲南部越冬,行程達22530公里。翌年春天飛回營巢區,其往返距離相當於沿赤道繞地球一圈。
2、遷徙速度最快的鳥——翻石鷸
鳥類的遷徙速度並不是一般的飛行速度,而是指其在整個遷徙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翻石鷸在歷時4天多的遷飛中,共計行程4644公里,其平均速度達到1045公里/天。
3、遷徙高度最高的鳥——黑白兀鷲
鳥類遷徙的高度一般低於1000米,小型鳴禽的遷徙高度不超過300米,大型鳥可達3000~6300米,個別種類可飛到9000米。有記載,1973年黑白兀鷲在海拔11000米的空中被吸入飛機的引擎之內。另外,大天鵝、高山兀鷲、斑頭雁都能飛越近9000米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
4、雄性要早於雌性遷徙的候鳥——燕雀類
許多候鳥種類,特別是燕雀類,雄鳥通常比雌鳥早到達繁殖地。例如在英格蘭,雲雀的雄鳥到達繁殖地的時間比雌鳥早一個月。鐵爪鵐的雄鳥在最初的遷徙群中,佔90%。雄鳥提前到達繁殖地,有利於佔據繁殖領域,雌鳥到達時即可進入繁殖。
5、遷徙中幼鳥先飛——雨燕、白鶺鴒
大多數鳥類的幼鳥在秋季隨成鳥一起遷往越冬地,但也有例外。例如雨燕、白鶺鴒等則是幼鳥先行遷徙,這和成鳥換羽的時間有關係。因為成鳥在繁殖後要更新羽毛,等新羽長出後,幼鳥已先5-10天離開繁殖地。
7、保護候鳥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近年來,偷獵、食用候鳥的現象加劇,加之城市化進程的干擾,野生候鳥的生存受到嚴重影響,種群數量不斷降低。以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為例,由於受傳統飲食文化的影響,廣東部分地區盛行食用該鳥,使得該鳥種群數量極大減少。
其實,捕殺候鳥危害極大,不僅會破壞業已脆弱的生態環境,引發蝗災等災害,而吃鳥者也冒著很大風險,因為誰也不知道候鳥攜帶了什麼病毒。有研究表明,不少流行性傳染病如禽流感與野生候鳥有直接關係,如最近我國發生的H7N9病毒基因便來自於東亞地區野鳥和中國長三角地區雞群的基因重配。另外,如食用到含有毒物的鳥類,或者是被不法分子注射過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鳥類(為減少運輸途中自殘),危害性就更大了。
因此,為有效保護候鳥資源,有幾點工作急需進行——
1、在已知候鳥遷徙通道區域建立自然保護區,盡量避免強光、噪音、高大建築等人為干擾。
2、打擊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候鳥,打擊在候鳥遷徙停歇地、遷徙通道和集中活動區域張網捕鳥、投藥毒鳥等不法行為。
3、增強政府主導下候鳥保護宣傳力度,使普通民眾知曉保護野生候鳥的重要性及食用鳥類的危害性。
張強
推薦閱讀:
※候鳥聚集遷徙時的壯觀景象 – 自然志
※延慶野鴨湖迎來首批遷徙冬候鳥
※冬日,崇明東灘越冬候鳥與蘆葦灘共舞~
※「鳥類大熊貓」無處安歇?誰扼住了候鳥遷徙的「咽喉」
※學著候鳥向南飛,目標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