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海外中國文化傳播的「硬基礎」
07-21
構築海外中國文化傳播的「硬基礎」
孫宜學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其內容和方法決定著「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這一教育的基本問題和核心問題。而中華文化要真正實現走向世界的目標,就應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以普及漢語為基礎,創新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有效途徑,構築海外中國文化傳播的「硬基礎」。 目前,中國主要通過孔子學院、「漢語橋」比賽、世界中小學生夏令營、網路推廣等形式,開展各類語言文化推廣活動,傳播中華文化。這些活動雖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在形式和內容方面仍然存在著主觀性強、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等問題。如何在中華文化傳播的形式與內容方面更好地吸引受眾,採取為受眾所喜聞樂見、但不失中華文化精髓的本土化形式,就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前,尤其應緊緊抓住全球中華文化熱這一機遇,創新漢語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路徑與形式。要有針對性地研究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中華文化傳播的方法和手段,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區受眾的特點和不同時期對中國信息的需求,用當地外國人聽得進、看得懂、感興趣的語言和文字及各種其他方式,傳播中華文化的內涵和精髓。 推廣漢語和中華文化,國際漢語教材是關鍵。教材的文化元素對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傳播質量至關重要,但國際漢語教學中應選擇哪些文化內容、應以什麼樣的課堂教學形式呈現?這些問題都是在編寫國際漢語教材、選擇教法時應特別研究的。 但眼下的事實是:很多國際漢語教材因編寫和出版年代久遠,內容相對陳舊,與當代中國現實脫節。留學生使用這類教材,無法了解當代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而且,這些教材更偏重語言知識,相對忽略文化知識,缺少邏輯性和系統性,也缺乏文化應有的時代敏感度。因此,有必要基於漢語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現實和長遠需要,組織專業研發團隊,編寫出既能包孕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能真實反映當代中華文化特色,簡便易學、口徑適度的應用型國際漢語教材。 此外,科學也是文化的載體之一。科技創新思維首先是一種語言思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種語言的世界普及方式與程度,也直接影響著一國科技創新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及對世界的影響,而科技創新成果則又可由此對一國語言和文化的國際推廣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漢語和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應服務於培養越來越多的世界科學家能用漢語思考,習慣用漢語表達創新思維,用漢語交流創新成果,進而培育並創建以漢語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平台,推動漢語成為世界通用的科學語言之一。 中國政府目前非常重視留學生的在華安全問題,所以留學生在華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都相對獨立:由專門的學院或機構單獨為留學生組織教學,並住在學校專設的留學生公寓。這就無意中將留學生人為地隔絕在了最適宜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的語言文化環境之外。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一批留學生居於「象牙塔」一隅,更習慣與同胞或留學生朋友相處,迴避或忽視與中國人的交流,忽視對中國文化與生活的主動體驗。 因此,如何充分運用院校特有的校園文化環境和文化資源優勢,同時加強校校合作,營造出既能「引進來」,也能「留得住」留學生的文化大環境,也值得政府和教育機構進一步加強研究。讓留學生教育與社區文化開展良性互動,也是一種值得探索的模式。比如,創建「漢語國際社區」,作為留學生感悟中華文化魅力,孕育一批具有中國文化身份認同感的外國「新人」。在條件成熟的社區,也可讓留學生走進中國家庭,與市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 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種不斷推陳出新的文化,是人文精神與科學思維、執著入世與淡泊出世、關注已知與探索未知、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等「軟文化」與「硬實力」和諧一致的文化。在推動和實現科技創新國家戰略的今天,中國文化仍可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和科技創新啟迪。要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中的創新元素,我們需要以世界所認知的創新思維和形式,講我們的創新文化的歷史、現在與未來。 (作者為同濟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
推薦閱讀:
孫宜學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其內容和方法決定著「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這一教育的基本問題和核心問題。而中華文化要真正實現走向世界的目標,就應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以普及漢語為基礎,創新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有效途徑,構築海外中國文化傳播的「硬基礎」。 目前,中國主要通過孔子學院、「漢語橋」比賽、世界中小學生夏令營、網路推廣等形式,開展各類語言文化推廣活動,傳播中華文化。這些活動雖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在形式和內容方面仍然存在著主觀性強、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等問題。如何在中華文化傳播的形式與內容方面更好地吸引受眾,採取為受眾所喜聞樂見、但不失中華文化精髓的本土化形式,就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前,尤其應緊緊抓住全球中華文化熱這一機遇,創新漢語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路徑與形式。要有針對性地研究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中華文化傳播的方法和手段,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區受眾的特點和不同時期對中國信息的需求,用當地外國人聽得進、看得懂、感興趣的語言和文字及各種其他方式,傳播中華文化的內涵和精髓。 推廣漢語和中華文化,國際漢語教材是關鍵。教材的文化元素對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傳播質量至關重要,但國際漢語教學中應選擇哪些文化內容、應以什麼樣的課堂教學形式呈現?這些問題都是在編寫國際漢語教材、選擇教法時應特別研究的。 但眼下的事實是:很多國際漢語教材因編寫和出版年代久遠,內容相對陳舊,與當代中國現實脫節。留學生使用這類教材,無法了解當代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而且,這些教材更偏重語言知識,相對忽略文化知識,缺少邏輯性和系統性,也缺乏文化應有的時代敏感度。因此,有必要基於漢語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現實和長遠需要,組織專業研發團隊,編寫出既能包孕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能真實反映當代中華文化特色,簡便易學、口徑適度的應用型國際漢語教材。 此外,科學也是文化的載體之一。科技創新思維首先是一種語言思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種語言的世界普及方式與程度,也直接影響著一國科技創新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及對世界的影響,而科技創新成果則又可由此對一國語言和文化的國際推廣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漢語和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應服務於培養越來越多的世界科學家能用漢語思考,習慣用漢語表達創新思維,用漢語交流創新成果,進而培育並創建以漢語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平台,推動漢語成為世界通用的科學語言之一。 中國政府目前非常重視留學生的在華安全問題,所以留學生在華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都相對獨立:由專門的學院或機構單獨為留學生組織教學,並住在學校專設的留學生公寓。這就無意中將留學生人為地隔絕在了最適宜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的語言文化環境之外。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一批留學生居於「象牙塔」一隅,更習慣與同胞或留學生朋友相處,迴避或忽視與中國人的交流,忽視對中國文化與生活的主動體驗。 因此,如何充分運用院校特有的校園文化環境和文化資源優勢,同時加強校校合作,營造出既能「引進來」,也能「留得住」留學生的文化大環境,也值得政府和教育機構進一步加強研究。讓留學生教育與社區文化開展良性互動,也是一種值得探索的模式。比如,創建「漢語國際社區」,作為留學生感悟中華文化魅力,孕育一批具有中國文化身份認同感的外國「新人」。在條件成熟的社區,也可讓留學生走進中國家庭,與市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 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種不斷推陳出新的文化,是人文精神與科學思維、執著入世與淡泊出世、關注已知與探索未知、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等「軟文化」與「硬實力」和諧一致的文化。在推動和實現科技創新國家戰略的今天,中國文化仍可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和科技創新啟迪。要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中的創新元素,我們需要以世界所認知的創新思維和形式,講我們的創新文化的歷史、現在與未來。 (作者為同濟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