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寫意畫,必須學習書法嗎
當代中國畫「寫意精神」式微,是這兩年備受詬病的現象。而作為最能夠「深沉複雜」地承載寫意精神的花鳥畫,尤其是大寫意花鳥的衰落更是讓人痛心不已。
徐渭寫意畫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評論家 陳傳席
素描和色彩土壤里開不出寫意之花
很多人說全國美展入選的寫意畫太少,工筆畫太多,其實這只是問題的表象,問題的癥結在於能把寫意畫畫好的人太少了。坦白講,全國美展中為數不多的幾張寫意畫,我認為都不該入選,因為水平不行。相比之下,工筆畫畢竟在造型、色彩上有真功夫,起碼不是欺世盜名之作。
清 黃慎 河雁圖
中國畫,尤其是寫意畫,畫得好要有靈性,得有學問,傳統功力還得紮實。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家,哪個不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所以他們能畫出好的寫意畫。現在的畫家畫不出好的寫意畫,簡單地說就是因為文化水平太差。因為寫意畫需要的文化底蘊都是真功夫,甚至是「童子功」,不像工筆畫的技法那麼容易被訓練出來。
怎樣才能畫好寫意畫?首先,古代詩詞得學,文言文得會,傳統著作得讀,書法也得會。寫意畫家如果不懂書法,永遠也畫不好,繪畫格調也上不去。可以說書法功底有多深,繪畫格調才能有多高,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一個都不例外。中國的寫意畫,如果有所謂捷徑的話,那就是練字。對書法和繪畫的力氣至少應該下得平均,特別是在學習階段。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一下現在的美院教育。現在的藝術教育系統,對古典文化、書法都不做要求,考的是素描和色彩。這些都是西畫的基礎,你怎麼能指望在這個基礎上開出「寫意」之花呢?其實,美院里西畫的專業,可以按照西畫的方式來招生,而中國畫應該考詩詞、書法,還有臨摹古畫,你還是得會畫,技術一點沒有也不行。只有這樣,才能帶動整個中國畫的創作和發展,真正發揚「寫意精神」。
有關機構也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事情。據我所知,其實還是有好些不錯的寫意畫家,但是他們反而不會參加全國美展,他們覺得參加一兩次就可以了,沒有太大的熱情持續參加。所以美協如果能動員這些優秀的畫家來參加畫展,真正地畫幾張好的寫意畫來引領全國美展的審美導向,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張大千荷花
廣州美協主席、西泠印社理事 周國城
寫意精神歸根結底是筆墨精神
中國的寫意畫,雖然追溯到唐代就有,但真正的高峰,是以明清的徐渭、八大山人為代表的。可以說從那個時候起,中國藝術就基本走上了寫意的道路,能夠立得住腳的藝術大師也都是寫意畫家。
現代美術大師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也都是以寫意見長的。這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藝術發展必然的走向,就是具象和寫意,究竟哪個才是藝術的更高境界。八大山人畫的一條魚,不用畫水、不用畫草,但能讓人感覺出這條魚的靈動。這是非常奇妙的藝術表達方式,也是中國畫最精髓、最根本的東西,是一個更加開闊和自由的天地。我不是說工筆畫不美,西畫不美,但是在寫意麵前,得承認還是有差距的。
八大山人 鳥魚圖
但不僅是當代,其實在寫意的整個發展歷程中,也曾出現過蕭條。那時有人會認為,你就這樣「草草幾筆」,算什麼功夫呢?
寫意畫無論是從創作還是從欣賞上來看,都是有門檻的,而在我們中華的文脈斷裂數十年之後,寫意精神的失落可以說是積重難返,整個社會上能欣賞寫意畫的人也不多。而且我們美術界現在也有很不好的導向,5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中國畫的評選裡面,可以說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工筆畫,這和寫意畫在中國畫中的地位是嚴重不配套的。這個導向造成的後果就是:整個社會對寫意畫越來越缺少了解,尤其是年輕人。大家都覺得工筆畫美,卻對中國畫最核心的、精神性的東西缺乏了解和欣賞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能畫好寫意畫的畫家確實不多。因為相對工筆畫而言,畫好寫意畫需要更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需詩、書、畫、印各方面的素質要求。
古代很多宮廷里的工筆畫家,畫好畫都不落款,為什麼?因為他的書法不過關。而事實上,如果書法不過關,在中國畫的創作方面要想達到頂峰是非常難的。寫意精神歸根結底就是筆墨精神,所以書法寫不好,成不了偉大的中國畫家。
像潘天壽曾說的,7天不畫畫沒有關係,但不能一天不寫書法。國畫里所有的線條都是用毛筆來表現的,對於花鳥畫來說,其實就是線的穿插,線與線的搭配,哪裡留白,疏密的安排……你把書法的感覺帶進去,你的畫面自然就有了獨特的地方,有了寫意的味道。
推薦閱讀:
※71幅王羲之書法集字聯,寫春聯這回用上了!
※張德印:畫里千秋,畫外人生
※十二生肖與書法
※(2)董其昌行草書法欣賞《山靜日長》
※每天一小句,書法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