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詩能流傳至今誰的貢獻最大?

唐詩能流傳至今誰的貢獻最大?

明熹宗時期,魏忠賢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此時,有一老人,默默脫下了五品官袍回家鄉去干一件驚天動地的事——編一部最全的唐詩,不要再有遺漏,不要再有散佚,讓後世子孫都能讀到它!這位辭官的老人正是《唐音統簽》的作者胡震亨。

胡震亨(資料圖)

胡震亨,明文學家、藏書家。浙江海鹽武原鎮人,先世業儒,藏書萬卷。他才識通達敏捷,懷濟世之志。萬曆二十五年舉人,由固城縣教諭,知合肥縣,薦補定州知州,德州知州,擢兵部員外郎。後乞歸居家。一生嗜書如命,日夕不倦研讀,凡秘冊僻本、舊典佚事、錯差模糊不可卒讀者,亦均研讀補正,時人稱之為博物君子。

胡震亨編唐詩之時,唐詩已經至少失傳了一半。比如《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其名氣之大不言而喻,不過他流傳至今的僅兩首詩而已;《登鸛雀樓》的作者王之渙也是大才子,他留了下來的詩也只有六首。其實,王之渙、張若虛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作為詩仙的李白有多少詩留了下來?有人估計:大概十分之一,此估計雖不確切,但至少他所寫的詩絕大多數沒有流傳下來。再說,詩聖杜甫,他四十歲之前的詩幾乎全部失傳,而他只活了有58歲。還有《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堪稱「初唐四傑」之首,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膾炙人口,他的詩集艱難地流傳了幾百年,終於在明代徹底湮滅。直到明朝都快亡了,人們才從別的圖書里找出一些王勃的詩文,才讓我們感受他的風采。

此外,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李商隱等,他們的詩文集,全部失傳,沒一卷留下來。他們的詩是多年之後人們陸續一點點搜求到的。唐代那些湮滅掉的詩文,都是因為水平低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比如唐人記載說,李白的《大鵬賦》和《鴻猷文》特別偉大,讓上一代辭賦霸主司馬相如和揚雄都汗顏。然而,《大鵬賦》幸運地流傳了下來,但《鴻猷文》泥牛如海。

家多藏書,學問淵博,有藏書樓為「好古樓」,收藏圖書萬餘卷,凡秘冊僻典,莫不在搜羅補綴之列。黃宗羲稱他考索精詳。收藏宋元文集達10餘種,其長於搜集詩文資料,偏重收集文學、詞學圖書。所輯有《唐音通鑒》1033卷,搜羅豐富,為歷代研究唐詩者所重視,清代纂修《全唐詩》以此之藍本,《四庫全書總目》稱:「詩莫備於唐,然自北宋以來,但有選錄之總集,而無輯一代之詩共為一集者。明海鹽胡震亨《唐音通鑒》始搜羅成帙,粗見規模。……是編秉承聖訓,以震亨書為稿本……」。又編纂刊輯有《李詩通》、《杜詩通》、《秘冊匯函》,另著有《靖康資鑒錄》、《赤城山人稿》、《海鹽圖經》、《讀書雜錄》等。

在胡震亨時代,號稱最全、最完整的一本唐詩,叫作《唐詩記》。胡震亨找到這套書,只翻開第一卷就覺得不對:「開篇就把人家唐高祖李淵爺爺的一首詩給記漏了,這能算是最全的唐詩嗎?」於是,他下決心編一本完整的唐詩出來。而此時編本完整的唐詩何其艱難。事實上,在那個年代,真的好難。那時可沒有這麼多出版社、印刷廠、圖書館,沒有谷歌百度可搜索。找一首詩,說不定就要跋涉千山萬水去抄,還不一定能抄到。然而,胡老先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625年,他開始編寫唐詩。當然,胡震亨編唐詩是基礎的。其一、胡震亨家裡原有好古堂藏書樓,是他父親胡彭述留下的。經過他繼續收藏,藏書達萬卷以上,而且多秘冊異書。其二、胡震亨本人的學問淵博,十八歲中秀才,二十九歲中舉人,而且涉獵廣泛,連兵書都啃,曾與抗金名將劉鋌研討兵事,劉鋌心服其才,時人稱之為博物君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胡震亨通過10年夜以繼日的編寫,《唐音統簽》這部巨著終於圓滿完成。胡震亨傾畢生精力編撰而成的巨著《唐音統簽》共分10簽1033卷、《閏余》64卷,體大思精,內容廣博,清代纂修《全唐詩》即以此書為藍本。該書不但收錄詩歌,還整理出每一位詩人的小傳、評語,讓他們名垂後世。此外,他又用了七年時間,寫出了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詩通》《杜詩通》等。此時的他已是已經七十四歲的老人了。

由上可知,唐詩能流傳至今胡震亨的貢獻最大。《明史》竟沒有他的傳,也沒有一篇生平事迹傳世。但我們應該記住這個老先生的名字叫胡震亨。當然,繼胡老先生之後,對唐詩流傳作出貢獻的還有明代才子錢謙益、季振宜以及清代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委派曹雪芹的爺爺曹寅編纂《全唐詩》。曹寅等人在胡震亨的《唐音統簽》、季振宜的《唐詩》基礎上,用了一年多時間,完成了《全唐詩》編纂工作,該書中國所有大一統王朝中唯一的斷代詩歌總集。

作者:鬧市一博


推薦閱讀:

國學原典·集部·全唐詩(下)·卷七百四十八
唐詩 聽雨軒sjh
杜甫詩都是憂國憂民的沉重調調?
唐詩音賞 | 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風起釣絲斜(談唐詩十六(轉)

TAG:唐詩 | 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