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已經錯過的兩次歷史機遇...
摘要: 移動新聞和即時聊天軟體,這兩個微博本該抓住的機遇它卻很遺憾的錯失了,對接下來的微博來說或許只有短視頻和圖片領域尚有機會,但就現在看,微博仍然沒有脫穎而出。
如果有什麼產品的發展最令人惋惜,我想微博或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員。最近看到了很多關於Facebook以及Twitter相關的新聞,雖然兩家公司無論從體量還是從布局上都存在極大的差別,但有一件事情能夠卻是兩家都在做的,那就是開始發力「新聞」以及「消息」類應用。
還有Facebook、Twitter、Tumblr、Pinterset這些公司正爭先恐後推廣社交電商這一概念,都相繼試水了Buy按鈕。而這或許又是微博最可悲的地方,尤其是在被阿里巴巴入股之後,本該接下來發展社交電商的微博逐漸淪落為淘寶的導流工具。
我們回顧這兩年微博的發展史,再對比Facebook以及Twitter的成功經驗,可以說微博錯過了兩次重要的歷史發展機遇。
移動廣告背後的新聞信息入口
這或許是令很多人感到詫異,移動新聞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些巨頭眼中的香饃饃了,以至於連蘋果這樣的超級巨頭都開始重視起這個市場了呢?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稱,智能手機用戶用一半的設備使用時間在閱讀新聞,但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利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發現新聞,而不再去訪問新聞網站的主頁,隨著他們日益厭倦廣告和受贊助內容,在線廣告營收正在逐漸下滑,很多新聞提供商難以通過智能手機內容盈利。
對廣告主來說,他們在產品上投放的廣告費用其實並沒有減少,但投放在新聞提供商方面的費用卻減少了,這意味著廣告主們把這些費用投放在了別的平台和渠道中。
TechCrunch一篇文章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補充。應用安裝安裝廣告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存在很大問題但又充滿機遇的行業,除非你已經知道你要下載的是什麼應用,要不然智能手機用戶將會很難在應用商店裡找到想要或需要的軟體。Facebook就因為穩穩抓住了這個市場,就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移動廣告營收。
正是上述兩方面原因,讓新聞作為一個獲取資訊的入口級產品,越來越受到巨頭們的關注。所以我們看到Facebook以及Twitter在這方面的努力。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可憐的微博,擁有新浪門戶作為支撐的微博卻仍然沒有在移動端發展出一個足夠強大的新聞客戶端產品,這不得不令人唏噓。
新浪並沒有說完全做出過一些努力,例如微博曾經也推出過獨立的客戶端微博頭條,計劃完整複製今日頭條,不夠現在基本已處於夭折狀態。再看Facebook,這家社交網站近期在信息流中加入了一項新功能,根據用戶的興趣推薦相關聯的帖子。顯然,這是社交網路在內容個性化推薦方面的嘗試。
或者可以說,Facebook和Twitter在致力於發展移動新聞以及內容的個性化推薦,國內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則計劃能夠在社交方向有所嘗試。雙方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殊途同歸。而當微博想要努力發力的時候,卻發現市場早已經沒有它的一席之地。
這裡我翻出兩年前寫過的一篇預測性的文章,現在看來微博仍然沒有朝這個方向努力,但Facebook和Twitter已經後知後覺的覺醒了。
能夠持續不斷生產優質內容的精英大V現在越來越不敢發聲,段子手、營銷號通過抄襲用戶炒作生產出優質內容達到實現商業價值的利益。微博之前推出的「熱門微博」排行榜,前幾名甚至長期被各大營銷公司所佔據,轉發評論數都是通過機器刷出來的。
一系列的大事件或許已經證明了微博的影響力仍然無可匹敵,用戶活躍率也沒有出現明顯下降,但是越來越多的用戶卻覺得微博越來越沒意思,生產的內容無法被別人關注到,用戶也無法找到感興趣的內容賬號。這種完全基於用戶關係鏈的社交圖譜推薦,已經明顯不合時宜。對微博來說,現在必然需要產品層面去挖掘並向用戶推薦內容。微博並不缺少能夠生產優質內容的人,其缺少的是一種生產出來的優質內容如何被普通用戶發現的機制。
對於現在的新浪微博來說,急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而是如何能夠讓用戶能夠發現優質內容,如何讓用戶找到潛在的朋友,把以大V、明星而導向的社交關係,轉變成為以興趣愛好為導向的社交關係。
私信衍生而來的即時通訊聊天
Facebook於前幾天推出了一款名為「Moments」的新應用,該應用可以在好友聚會拍照時輕鬆實現照片交換。其實這並不是Facebook藉助自身強大的用戶粘性孵化新的產品。
去年八月,該公司推出了獨立的消息應用程序Messenger,Facebook強制要求用戶必須在移動端下載Messenger應用,這樣才能在智能手機上發送和接收私人消息。這種強制性的捆綁,雖然推出的時候遭到了一些用戶的抵觸,但現在看來Facebook的策略相當正確。這款應用在最近三個月的時間內單月活躍用戶數量就增加了1億多,現在用戶總量已經突破了7億。
再加上Facebook收購的WhatsApp以及Instagram,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家公司已經佔據了用戶手機的主屏幕。
Moments能否成功現在不好說,但Messenger的成功卻讓Facebook在移動端擁有了一件強有力的武器,這件武器擁有的潛力和騰訊的微信一樣大。而這也讓Facebook在即時聊天領域擁有了兩張王牌,也讓其擁有了商業化的試錯餘地。
前不久Messenger推出了類似微信一樣的遊戲中心,並被業界普遍看好。即時聊天軟體和移動遊戲的成功結合已經被微信、Line、KakaoTalk等多款軟體證明。對應的WhatsApp卻沒有大規模的進行商業化,Facebook在這方面足夠謹慎。
而Twitter也在嘗試進軍即時聊天領域,前不久其產品團隊日宣布私信功能將取消140個字元的長度限制。顯而易見的是,這是Twitter面向手機聊天工具轉型道路上邁出的又一步。
但這一切都悲劇的與微博無緣。微博這個平台對用戶之間的私信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例如在早前把陌生人給用戶發的私信隱藏在消息裡面,這在當時由於很多用戶錯失了重要信息而引起了廣泛的吐槽,可以說這個新增的功能成為當時用戶徹底倒向微信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媒體基因在作祟的緣故。微博本應該藉助其較高的用戶粘性,如同Facebook孵化Messenger一樣,孵化出一款移動端的即時通訊應用(微博曾經推出過一款叫微友的獨立App)。不過可惜,微博並沒有把握住這個機遇。
眼睜睜的看著新浪微博在門戶網站的微博大戰中脫穎而出,又眼睜睜的看著騰訊孵化出的微信打敗了微博。Facebook推出Messenger時,市場上早已存在多款強大的即時通訊軟體,但Messenger卻仍然成功了。
移動新聞和即時聊天軟體,這兩個微博本該抓住的機遇它卻很遺憾的錯失了,對接下來的微博來說或許只有短視頻和圖片領域尚有機會,但就現在看,微博仍然沒有脫穎而出。
文章來源:百度百家
推薦閱讀:
※好聽的微博名字大全
※【微博精選】(172)
※醉擁天下專版微博每日精選 10月26日
※微博到底有利還是有弊?分別體現在哪裡?如何合理利用?
※微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噁心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