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審美修養

教師的審美修養

內容提要:提高教師的審美修養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它不僅關係到學校審美教育的成敗,更關係到整個教師隊伍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因此,要求教師努力塑造完美的教師形象,用自己的人格美、外表美和情感美去影響和熏陶學生;其次是學習和了解審美的一般知識,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併兼通一些相關的藝術,對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美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努力追求具有情感性、創造性和審美性的教學藝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審美享受中提高能力。

在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發展的今天,美育在教育教學中愈來愈顯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低估的成效。作為施教施美的主體,提高個人的審美修養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它關係到整個教師隊伍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教師的審美修養是實施美育的前提和保證,教師如果沒有深厚的審美修養,審美教育就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應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文化知識水平的同時,還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審美修養,這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更高要求,也是作為21世紀的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

一、塑造具有審美特質的教師形象

(一)具有人格美

人格,含有個性、品格的意思。從倫理學觀點看,人格指人的品格。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看,人格指人的性格、氣質、個性,即某個人所具有的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徵,是個人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氣質、能力、意志、情感、興趣、愛好、習慣等心理特徵的總和。從審美的觀點看,人格同品格、性格、氣質的內涵具有交叉關係。人格體現了人的本質、人的價值。一個人的思想意志、道德情操、情感態度、性格氣質以及行為表現,均可從人格上顯示出來。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教的主體,其主體作用表現在他是有目的、有計劃、主動積極地以教材為中介,指導學生通過學習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不同於常人,應有其自身的素養。因為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要把學生塑造成一種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情操高尚、性格完美、個性和諧發展的新一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往往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因素,成為他們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特殊的重要的工具手段。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只有性格才能養成性格。一個沒有高尚品格和個性特點的教師,決不會培養出具有品格高尚和性格完美的學生。教師是美的傳播者,又是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長久影響,教師應該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學生的心靈。

教師的人格美首先體現在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敬業、奉獻的精神。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偉大獻身品格,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無私奉獻精神。「人能敬業德為美」,具有奉獻精神,才能以真情施教,以真情對待學生,才能對人生境界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也才能引導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自己的人格特徵對學生的影響,注意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積極追求教師的人格之美。教師的人格美,也體現在對教學內容的道德評價上,對真善美要由衷地讚美,對假惡丑要無情地鞭撻,只有這樣,才能折射出人格美的光輝,並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

其次,教師對學生有一顆火熱的愛心。要想把學生培育成人,教師自己必須是一個火把,並用它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事實證明,許多優秀的教師,其教育教學藝術能達到臻於完美的境界,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教師具有獻身事業的崇高境界和對學生強烈的愛心。具有愛心的教師,學生願意和他們親近,與孩子們生活在一起,他們會有無窮樂趣,看到孩子們的進步,他們會感到一種莫大的安慰。這些正是他們對學生施以愛的溫馨和他們童心長存的個性特點。而這一特點正是他們的教育教學藝術魅力的基礎。對學生無私的愛、對教育工作的神聖的責任感,是許多優秀教師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學藝術的強大動力。「親其師必信其道」,只有以崇高的師德和完美的人格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至善至美的教師形象,其教育才有說服力。

(二)具有外表美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常常被作為美的偶象加以崇拜、模仿。因此,教師的外表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形象」本身就帶著藝術的意味,只有符合美的規律的形象才是美的。教師的形象是內在精神與外在形體的完美結合。完美的教師形象除了人格、學識、感情、修養等內在因素外,還有風度、儀錶、言談、舉止等外在因素。對教師外表美的要求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樸素大方的服飾美。在學生的眼中,教師不僅被看作是知識的化身,同時又是學生生活中的楷模。所以,教師的衣著不宜過分新奇艷麗,否則會沖淡其豐富、聰敏、睿智的內涵。衣著只有適合教師本人的形體、性格、年齡以及學生的特點,才是美的。如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教師的服裝要款式明快,青年教師的服飾可以時新活潑,中老年教師的衣著要莊重整潔。總之,教師的衣著應在樸素大方中表現高雅的情趣,於整潔得體中流露豐富的涵養,隨時隨地給學生以質樸美、自然美的熏陶。

2、穩重端莊的行為美。教師的舉止必須做到穩重瀟洒,落落大方,時時處處注意得體合適的行為動作美。教師的行為作風不可輕浮、散漫。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沉著果斷地處理各種偶發事件。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行為都是不符合美育要求的。

3、準確生動的語言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時候是藉助於口頭語言進行的,所以對教師的語言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既要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和語言規範,又要富於美感。粗言爛語或低級趣味、照本宣科或含糊不清,都將失去語言的審美感染作用。教師的語言要做到吐字清晰、準確生動、高雅得體,並帶有適當的感情色彩和兒童化,這樣會使學生感到平易、親切,容易激起審美的情感體驗。

4、謙遜和藹的氣質美。氣質也是教師人格的外化,教師要根據職業的特點,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謙遜和藹、熱情沉著的外向性氣質。教師的謙遜表現在於談吐謙和,行為文雅,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和藹表現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寬容、體貼、理解每一個學生。教師謙遜和藹的氣質,給學生以優美感,能增強教育的說服力。

教師的儀錶美、言行美在審美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因為教師的外表形象是學生的「第一個窗口」,是孩子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無法想像,一個不修邊幅、言談粗俗、行為卑瑣的教師,其教育會有多少感召力。只有教師具備了美好的言行儀錶,他傳授的「美」才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三)具有美好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為教師,要有美好的情感,要熱愛生活,樂觀豁達,對生活中的真、善、美有執著的追求。教師應能將自身之情融於教材、融於課堂、融於與學生愉快合作之中。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將作者的所作轉化為自己的人生體驗,將作者的筆下之情轉化為自身之情,就能將自己的深刻的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從而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體會到美的享受,得到美的熏陶。李吉林老師就曾說過,教師應以自己心靈的火花,去點燃學生心靈中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美麗小花。她在教學《桂林山水》、《美麗的小興安嶺》等課文時,總是以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激起學生對祖國名山大川的嚮往和愛戀;備《小音樂家楊科》、《凡卡》這類課文,總是懷著對這些小主人公無比深厚的同情心,使教學伴隨自己的真切情感進行;教有關英雄人物的課文時,總是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受教育者的地位,和學生們一起向英雄人物學習。

具有豐富的情感,是具備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完美的教師形象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一個缺乏情感、對人冷若冰霜的教師,不可能引起學生的好感,也不可能發現教學或生活中的審美因素,更不可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具有豐富的情感,才能以滿腔的熱情去面對學生,才能在教學中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情感因素作出不同的處理,有時熱情明快,情深意濃,有時又是深沉悲憤,憤激如火,有時是大義凜然,蕩氣迴腸,有時又是清新流暢,妙趣橫生。其飽含真情實感的教育教學藝術,如涓涓細流澆灌著學生的心靈,能很快與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具有尚美之心

「尚美」即崇尚美。「尚美」表現一個人的心靈的崇高追求,也是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實施美育所必備的品格。缺乏尚美之心是無法引導學生去追求美、創造美的。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對美好事物的崇尚與追求的思想情感。要熱愛生活,讚美生活,熱愛生命,敬畏生命,不懈地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執著地追求崇高而美好的境界。只有具有尚美之心,才會敏銳地發現生活中的豐富多彩的美,才會真切地感受並努力發掘教育教學中的審美因素,才會把自己一生奮鬥的教育事業當作對美、對崇高境界的追求,才會真正感到生活的充實和美好。正如李吉林老師所說:一個崇尚美的教師,那浩瀚的大海,滔滔的江河,汩汩的細流,他(她)會敏銳地感受其形體、聲響、色彩的美感,也會通過移情的作用,聯想到高遠、雋永、深沉、奔涌、寧靜,而不至於是「江河湖海誰沒見過」的平庸而膚淺的認識。具有尚美之心的人,即使面對不引人注意的小草野花,也會從它們的平凡寂寞中感受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無限生命力。

二、提高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一)了解審美的一般知識

教師要提高審美能力就必須了解一些美學知識和美學理論。只有懂得美的本質、了解各種審美對象的美學特徵、審美過程等一般知識,才能在審美教育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有了美學理論的指導,才能成為學生美感的校正者,才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美,並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創造美。教師自覺系統地學習相關的美學理論,不僅能知審美教育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從而提高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審美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個教師對美學理論了解得多少,掌握得深淺,直接關係到其審美修養水平的高低和審美教育的成敗。美學理論涉及到美的本質、美的基本特徵、美的形態、美感的本質特徵、美感心理以及對的欣賞、判斷和創造等基本問題,通過學習美學就能了解關於美和審美的一般理論,為提高審美素養提供有利的條件,才能夠深入地挖掘審美因素,敏銳地發現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美,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正確地實施美育。

(二)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

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教師審美能力的高低,是實施美育的關鍵。一個缺乏審美能力的教師,不可能有效地對學生實施美育。人們常說,欣賞音樂要有音樂的耳朵,欣賞繪畫要有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藉助語言進行藝術想像的能力。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的:「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敏銳的審美知覺,並非藝術家的專利,教師具備敏銳的審美知覺是極其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一個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的老師眼中,一組漢語拼音就是一串優美的音符,一個方塊漢字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圓、一個線段也能引起豐富的聯想和無窮的想像。只有教師敏銳地發現和努力挖掘教育教學內容中的美,才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手段對學生施以審美教育,才能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熏陶。

只有性格才能塑造性格,只有能力才能培養能力。教師要適應和滿足以美育人、全麵塑造學生理想人格的需要,就必須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要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興趣和愛好,能正確地理解和判斷事物的美醜,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要敢於打破不合時宜的傳統觀念,破除一切陳規陋習,敢於抵制各種不健康的腐朽落後的東西,按照美的規律大膽探索和創新,進行美的創造,為追求美好的理想和生活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

(三)兼通一些相關的藝術

我國的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過:「不通一藝莫談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不僅各科教學內容之間、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滲透愈來愈明顯,藝術與藝術之間、甚至科學與藝術之間也有其內在的聯繫,是不可以絕然分離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動態的建築,雕塑是靜態的舞蹈,舞蹈是動態的雕塑,就是各類藝術中的內在聯繫的生動寫照。因此,作為21世紀的教師,不必拘泥於傳統文化的規範,更不要受制於「術業有專攻」的束縛。如果能在熟知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兼通一種或幾種相關的藝術,無疑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並在實施美育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音樂、美術等藝術是審美的主要對象,也是審美教育的主要媒介,教師如果懂得一些音樂、美術的基本知識,能欣賞一些音樂、美術、舞蹈、書法等藝術作品,對於在教育教學中開展美育就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畫蝦》一課時,如果教師能對中國畫的技法、風格、流派有所了解,就能在教學過程中既能充分地展現施美者的風采,又能讓學生充分地領略課文中的藝術美。教師有一定的繪畫、剪貼等美術美工技能,在教學中插入一些簡筆畫或自繪的教學挂圖,也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懂得欣賞音樂或懂得彈奏一二種樂器,在審美教育中也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如朗讀課文時,選擇配以與課文風格協調和諧的樂曲,就能較好地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情感。不僅在音樂、美術方面,如果教師在戲劇、書法、攝影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知識、興趣和技能特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就會大大增強感染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成為美的表現和美的創造,受教育者就會進入一種藝術享受的境界。

三、追求具有魅力的教學藝術

教學藝術不是藝術教學,而是藝術化的教學,是教師嫻熟地運用綜合的教學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規律而進行的具有獨創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藝術融入了施教者對人生的體驗以及個人的情感、創造等,是對藝術技巧的一種超越和升華,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教學藝術的主要特點:一是情感性。首先必須有情感交流,愛心傳遞,形成富有情感意味的教學情景,教育者「春風化雨」,受教育者自然就能「如沐春風」;其次是教師應將自己的情感體驗滲透到學生的情感體驗中去,使學生「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二是創造性。教學不能死守某種程式化的方法,也不是某種教學典型的機械模仿,而是富有獨立思考的見解,是教學內容的創造,也是方式方法的更新,因而有著教者的風格特點和創造心血。三是審美性。這是教學藝術突出的特點,教學活動應力爭成為一種特殊的審美活動,力求將教學關係轉化為一種審美關係,從而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並且在審美的享受之中提高能力。教學藝術的特點體現在教學內容有疏有密,教學節奏有張有弛,教學程序有順有逆,教學形態有動有靜,教學語言有庄有諧。總之,具有魅力的教學藝術,其教學過程總是處於協調、適中、完美的狀態之中,呈現出一種和諧的美。

由於教學藝術是一種美的創造,所以,教學藝術的優劣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教師審美修養的高低。一個具有教學藝術魅力的教師,其教學往往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致力於提高教學業務能力,力求能嫻熟地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不斷追求爐火純青的境界,用自己真摯的情感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手法,去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使學生在忘我的、愉快的情緒中學習,感趣又感美,心理上處於最佳狀態,促使他們的知識學得更紮實,能力提高得更快。同時,教師也在追求教學藝術魅力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提高創造美的能力。一名教師要從事教學藝術的創造,離不開講課技法的靈活運用。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講課技法,能使教師的創造才能伴隨有效的講課技法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創造一種生動活潑、情趣濃郁的教學氣氛,整個教學活動就會像一幅富有動態美的畫卷,舒捲自如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不知不覺地神遊於其中而又不知不覺地留連忘返。(文:學古)


推薦閱讀:

淺談幼兒教師體態語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老師,我想學習自製酵種!今天就教你啊~
教師與責任
教師,首要的是不要變成人盲
教師及培訓師的八字特點

TAG:教師 | 審美 | 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