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個醫學家的收藏帝國,藝術和科學在他手裡達成了精確化的平衡!
「在1950年美好的一天,我偶然在某個傢具店裡看到一些中國的明代傢具。我的生活自此不同了。我開始意識到這裡有一種美,一種還未被普遍欣賞和理解的美。」
——阿瑟·姆·賽克勒
清末民初以後,中國大量文物流到歐美。在新興文物中心紐約,陸續出現關注亞洲藝術品的本土大藏家和博物館。美國鐵路巨頭查理斯·朗·弗利爾和醫藥巨擘阿瑟·姆·賽克勒(Arthur M.Sackler)是傑出代表。如今他們的大部分珍藏都在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Institution)。
鏡頭下的弗利爾,衣著講究、目光深邃(愛德華·史泰欽 1916年攝)
弗利爾幾乎是美國最早系統收藏亞洲古代藝術品的超級大藏家,當時西方人對遠東文化還知之甚少。這位精明果斷的工業大鱷,他的傳奇不僅在於如何贏得財富,更在於如何善用財富。
比弗利爾晚出生一個甲子的賽克勒,同樣是美國夢的典範。他不僅靠自己的奮鬥成為受人尊敬的醫藥學家和出版人,還建立了廣博精深的私人珍藏,被譽為「現代美第奇」(美第奇家族是13至17世紀時期,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其中國藏品蔚為壯觀。
華盛頓史密森尼博物館的賽克勒館。賽克勒館與弗利爾館,合稱「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of Asian Art)
白手起家,開墾醫藥荒地
與弗利爾一樣,阿瑟·姆·賽克勒博士也沒有世襲的貴族血統與財富,是白手起家的窮小子。他1913年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相當於中國民國初年生人。
這位聰明的猶太青年在紐約大學讀了醫學院預科,同時也在紐約大學和庫珀協會(Cooper Union)兼修藝術史。看來他對藝術的深切興趣,早已有之。
在醫學院上學時,為了籌措學費和生活費,賽克勒加入了專做醫學類廣告的威廉·道格拉斯·麥克亞當廣告公司(WilliamDouglas MacAdams Advertising Agency),並在日後成為它的最大股東。
醫學才華、商業頭腦和藝術愛好,在賽克勒身上早早就均衡發展著。
大學畢業後,21歲的他就結婚了,這段婚姻持續了10多年。同時,他開始研究神經內分泌學、精神病學和試驗藥物學,先後發表了140餘篇論文,堪稱「學術大牛」;1949年,他進入事業的第二個高峰期,擔任了格利德穆爾(Greedmoor)生物心理學研究所的研究主任;這一年,他還迎來第二段婚姻,大概持續了30載;1958年,他創建了治療學研究實驗室,並領導該實驗室直到1983年。
科研之外,賽克勒敏銳的商業頭腦也在並行運轉,這也許源自猶太人的天生商人素質。
當時,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患有焦慮失眠的美國人越來越多,電影里經常看到主人公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的情節。售賣安定(一種鎮靜安眠藥),成為一項利潤巨大的生意。由於在美國取得了進口和售賣安定的許可,賽克勒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
1960年,賽克勒在紐約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並創辦了《醫學論壇報》(MedicalTribune)。這份雙周刊是同類出版物中的第一份,不僅登載專業學術內容,也刊發大量醫藥廣告和商貿信息,這也成為一大筆持續穩定的可觀收入,學術與效益雙豐收。
1983年,他又幫助創辦了《醫學論壇報》中文版。今天,這份報紙已用7種文字發行,在20多個國家中擁有超過100萬的讀者。此外,賽克勒還是《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的董事會成員。
2009年9月紐約蘇富比拍場上,賽克勒珍藏的這件明末清初 黃花梨六件櫃
不忘初心,藏品橫貫東西
學術上的平步青雲與商業上的飛黃騰達,並沒有讓賽克勒遠離熱愛藝術的初心。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後,他便邁開了藝術收藏的大步伐。
賽克勒在一次電視節目上講過,他希望「把精神病學從一種感性的、主觀的學科,轉變為理性的、客觀的研究新陳代謝與生物化學的學科」。
但是在個人藝術鑒賞方面,他卻有著相反的傾向——「一位真正的收藏家能給世人展示新的發現和見識,這比藏品本身的數量可重要多了。」
賽克勒從20世紀40年代起開始收藏藝術品。他最初支持並收藏美國當代藝術家的繪畫,之後轉而關注前文藝復興和文藝復興早期的繪畫,接著是法國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日後進而擴展到近東和遠東的古董。
他常說:「我像一個生物學家一樣收藏。要想真正了解一種文明或一個社會,必須擁有足夠的主體材料。如果只看畢加索(Pablo Picasso)和亨利·莫爾(Henry Moore)的作品是不能了解20世紀的藝術的。」
於是,在他的藝術王國中,從中世紀到現代的歐洲陶瓷、雕塑、繪畫,從中國、日本到印度、古伊朗及前哥倫布時期的藝術,都有龐大收藏,無愧「現代美第奇」的稱號。
賽克勒把自己的藝術興趣描述成「一段長長的旅程」,他說:「精神上我朝聖西方藝術,紮根於此。同時又遊離開去,著迷於東方審美。」具體到每一次的購藏,賽克勒都不馬虎,「(我)儘可能近距離地體驗這些藝術珍品,其中蘊含的那種富有創造性的力量深深地感染了我。」
清早期 黃花梨方角櫃,賽克勒舊藏
結緣中國,生活自此不同
賽克勒和中國的淵源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那時他就曾募捐以支持白求恩在中國救治抗日戰士的工作。
20世紀70年代,他受邀為中國公共衛生事業提供有益的諮詢。
1976年,賽克勒首次來到中國。
1980年,他從美國拍賣會上花10萬美元將流失海外的一張原在頤和園的御座買下後,送還中國。
1986年,他資助興建的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破土動工,在他第三任妻子吉莉安(Gillian)的關切下,於1993年竣工。這是中國高校中第一所考古專題的博物館。
不過,說到他與中國藝術的「邂逅」,還得從一張造型簡潔優美的明代小桌說起。「在1950年美好的一天,」他寫道,「我偶然在某個傢具店裡看到一些中國明代的傢具。我的生活自此不同了。我開始意識到這裡有一種美,一種還未被普遍欣賞和理解的美。」從那時起,他逐漸開始研究和收藏中國藝術品,手筆越來越大。
稍後,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遠東部主管、中國書畫專家方聞的建議下,他收藏了不少文人書畫。清代石濤、八大山人的精品,格外受到他的青睞。
另外,還有幾位與之緊密合作的藝術商人,比如,他通過紐約古董商弗蘭克·凱洛(Frank Caro,法籍華裔古董商盧芹齋的接班人),搜羅了大量中國魏晉隋唐時期的石雕佛像。
2009年春,在紐約佳士得的賽克勒專場上,成交價最高的那件「北齊 彩繪大理石連背光釋迦牟尼佛立像」就是當年經凱洛賣給賽克勒的。
賽克勒手中拿著唐代的獸首金銀器,身後是唐三彩馬和人物陶俑,桌子前方是商代青銅卣。
20世紀50年代開始,賽克勒委託一位先前在北京居住過的紐約的中國古董傢具商人威廉·杜拉蒙德(William Drummond),買進了大量的中國明清傢具,構成其中國傢具收藏的主體。
僅1965年,他就買了130件中國傢具。當然,他並不是一件一件單次購進的。相比於單件,他更偏好鑒賞整批藝術品,然後從中挑選,最後買下符合自己心意的某個「排列組合」。
他喜歡把自己想成是「一位策展人而不僅是一位收藏家」。現在,這些傢具一部分在華盛頓史密森尼博物館的賽克勒館成為永久陳列,一部分曾出現在2009年9月的紐約蘇富比拍場上。
賽克勒還從華人古董商戴潤齋手上買了大量的繪畫、陶瓷、古玉和青銅器。據倫敦蘇富比高級董事馬爾克斯·里尼爾(Marcus Linell)回憶:「賽克勒博士習慣在一天稍晚的時候到達戴潤齋的古董店,並總會坐上好幾個小時,探討他們共同愛好的古青銅器,之後再商談價錢。因為賽克勒博士喜歡成組購買青銅器,價錢自然需要細細商談。」
談及他的青銅器珍藏,其中最為重要的一件是精美絕倫的商代青銅卣,購自倫敦蘇富比亞歷山大·德·羅斯查爾德(Alexandrede Rothschild)專場——3.8萬英鎊的成交價,創下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有聚有散,桃李滿天下
然而,他的中國藏品在大都會博物館引起了爭議。雖然在20世紀60到70年代,大都會博物館給了他一小片地方來存放這些藝術品,並美其名曰「阿瑟·姆·賽克勒中國早期石雕藝術品展廳」。賽克勒說:「這些存放的藝術品原本是要在大都會做中國藝術精品展的。」
但是,他和大都會博物館交涉了幾年,這個展覽卻始終沒有做成。大都會博物館的官員說,只有賽克勒答應把這批藏品中的重要物件捐贈給博物館,他們才肯做這個展覽。
賽克勒後來向史密森尼博物館捐贈了其1000餘件亞洲藝術藏品,主要有中國青銅器、玉器、漆器和繪畫,近東的陶器和金屬器,南亞和東南亞雕塑,另加400萬美元的建館資助。這在20世紀80年代初可是天文價碼。
實際上,這裡只是他資助的眾多項目之一。他慷慨資助了全世界一批重要的醫學研究機構和博物館,真有「桃李滿天下」的感覺。華人中類似的範例當屬娛樂業大亨、慈善家邵逸夫,國內好多學校都有「逸夫」教學樓。
1987年5月26日,賽克勒因心臟病突發,在紐約去世,享年73歲。這位20世紀屈指可數的藝術收藏家和贊助人,沒有等到4個月後史密森尼博物館賽克勒館的開館。這的確是一個遺憾。
這一年的10月1日,賽克勒館剛剛開放時,美國人類學家、時任史密森尼博物館秘書長的羅伯特·亞當斯(Robert Adams)博士寫文懷念他。文章的標題是《賽克勒試圖以人文精神將藝術與科學連在一起》,稍長但精準。
對此,賽克勒有一句精闢的名言:「藝術和科學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藝術是情感化的科學,科學是精確化的藝術。同時追尋兩者,樂趣無窮。」
一生追求這種美妙樂趣的賽克勒,其藝藏境界格外高遠。他的基金會引言這樣寫道:「藝術是一個絕好的示範,它向我們呈現一個人如何打動所有人的心,藝術家如何跨越經久的時空向每個人表露心聲,以及一個過去的文明如何與今天對接。」
推薦閱讀:
※【名帖收藏之0158】元代卷(趙孟頫書法十五)
※民間禁忌和陰陽常識大全-(收藏版)
※8款值得收藏的頂級琺琅表_
※男孩、女孩要這麼養?!忍不住收藏學習!
※「楷書技法」13張圖讓你領悟毛筆楷書結構,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