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真諦
07-21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畫亦如是。 畫,包括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又分作工筆和寫意;又指中國畫與西方各類畫……它屬人文文化,有如易經文化屬人文文化。易經乾、坤兩卦其實是一種代表符號,代表天地、日月、陰陽、男女、剛柔等等。宇宙中本沒有乾、坤兩種東西。那是老祖宗畫的圖案,經過文王、周公、孔子的解釋,再經過歷代易學的研究者再解釋,成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既偉大又普通的學問。宇宙中原本也沒有畫,同樣是世間畫家的一種演繹和解釋。那純是人為的,是人類一片心光所結而成的。它可以說是心技,也可以說成是心意所化。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物我交融」,「心物一元」,「天人合一」,「物我兩忘」。這是中國畫哲理的精髓,又是畫中妙諦。我們見到的畫就是從這樣的化境來的。按這樣的視角看,它純屬唯心的。當然,這個心,不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心,這只是一個代號。按印度大乘佛教唯識學的說法,第七意識是自我與生命俱來的元始知覺,本能活動;第八識是心物一元,即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同根的心性的根本。中國文人畫畫家稱至高境界為「禪」,稱「畫禪」。禪有四種修證程序,統名「四禪八定」。到四禪舍念清凈,舍除感覺而達到無比寂靜的境界,就真正達到了禪的境界。文人畫畫家講「澄懷觀道」,「明心見性」,追求真正的自我。這種畫外功夫的修持,就是找到心性。畫家沒有畫,拿起筆畫出來了,放下筆畫就沒有了。畫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了?佛家說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畫也是這樣。鏡花水月,說有也對,說無也對;說有不對,說沒有也不對。清代畫家毛祥麟的《墨余錄》說「一片心光結成而已。」毛祥麟談「心物一元」這個妙理說,貴得畫之神理而善化之。他舉「范寬危坐終日以求其趣;滕昌祐觀物情動靜;王洽之林巒澗谷潑墨自成;張璨雙管分生枯;孫位畫水,張南本畫火,極之;周景元之畫影;劉永年之畫聲。其不拘法而常生法外之意者,善畫故也。能使精通化,心合元微,則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蘇子由在《墨竹賦》里談文與可畫竹,與此理同。子由假與可說:「始也予見而悅之,今也悅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筆之在手與紙之在前,勃然而興,而修竹森然,雖天造之無朕,亦何以異於茲焉。」蘇東坡在《凈因院畫記》里說與可畫竹「合乎天造,厭於人意,蓋達士之所寓也歟。」畫家自己要有心得,乃悟造化之理,再通於畫理。至於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書譜》里說「非人力所能為也」,即此。清代畫家高其佩說他做了一個夢,就創造了指墨畫法。這實際都是演繹「心物一元」、「天人合一」的道理。畫是心化即畫家的心靈化的作用。畫家得悟造化之理而通畫理。佛家說人體是不真實的,四大皆空,是夢。中國畫如夢幻之境,是幻化。樹、石、花、葉、人,從畫禪的層面看都是假的,一切皆空境。我們看到的畫面,是筆、墨、水、色的幻化;去掉這些,什麼都不存在了。如果說還有一個東西存在的,總在起作用,那就是畫家的慧根。慧根有深有淺,並不是人人一個樣。筆墨是可以向他人學的,是可能達到一定程度的;但境界是不能學得到的,它沒有形象可仿造,沒有樣式可效法,如何學得來?孔子說:「潔凈精微,其受命也如響」。他是說,有了精微的頭腦,受命如響,就像音響一樣,一拍就有聲音反應。那說的就是慧根。可見境界也純屬是唯心的,只有自家去體悟了。 筆墨有法可依,這是效法。而所謂非法,就是指向變化,要升華到另一個境界,由法,非法,再回歸到非非法,即所謂「法無定法」。中國畫的妙諦就在這裡。 (題圖:清·孫祜繪《雪景故事冊》之一)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流入中國的熱錢究竟有多少?
※中國華西村_天下第一村
※中俄邊境差距太大「俄少女」湧入中國,真相原來是這!
※文革期間在中國流行的外國歌曲(組圖)
※走遍中國81-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