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經濟學,還想賺錢?
看似最簡單的規則,卻左右著最複雜的市場機制,不懂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如何去市場的大浪中去浪呢,還想賺錢?
《經濟學基本原理》:
個人如何決策呢?
人們面臨不同目標之間的權衡取捨,任何一種行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棄的機會來衡量,理性人通過比較邊際成本與邊際利益做出決策,而人們根據他們所面臨的激勵改變自己的行為。
圖片來自網路
1.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 。 為了得到我們喜愛的一件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件我們喜愛的東西。做出決策要求我們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權衡取捨。
2. 某一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這被稱為機會成本。 由於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所以做出決策就要比較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的成本與收益。
3. 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生活中的許多決策很少是黑與白的選擇,而往往涉及到灰色陰影。當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時,你面臨的決策不是在快餐或豬排之間的選擇,而是是否再多吃一勺土豆泥。當考試臨近時,你的決策不是在放棄考試或一天學習2 4個小時之間的選擇,而是是否多花一小時複習功課而不看電視。 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項行動。
4. 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由於人們通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利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例如,當蘋果的價格上升時,人們就會決定多吃梨少吃蘋果。 公共決策者決不應該忘記激勵,因為許多政策改變了人們面臨的成本或利益,從而改變了行為。
人們是社會人,行為相互影響,人們如何相互交易呢?
圖片來自網路
貿易可以是互利的,市場通常是協調人們之間貿易的一種好方法,如果存在某種市場失靈,或者如果市場結果不平等,政府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1. 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經濟中每個家庭都與所有其他家庭競爭。儘管有這種競爭,但把你的家庭與所有其他家庭隔絕開來並不會使大家過得更好。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的家庭就必須自己種糧食,自己做衣服,蓋自己住的房子。顯然,你的家庭在與其他家庭的交易中受益匪淺。無論是在耕種、做衣服或蓋房子方面,貿易使每個人可以專門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通過與其他人交易,人們可以按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
2. 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的一種好方法。 家庭和企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他們彷彿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所指引,並導致了合意的市場結果。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釋這隻看不見的手如何施展它的魔力。當你學習經濟學時就會知道,價格就是看不見的手用來指引經濟活動的工具。
3. 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如果市場的看不見的手如此偉大,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政府呢?一種回答是,看不見的手需要政府來保護它。只有產權得到保障,市場才能運行。如果一個農民預見到他的穀物會被偷走,他就不會種莊稼,而且,除非假設顧客在離開前會付費,否則餐館就不會提供服務。 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這就是說,大多數政策的目標不是把經濟蛋糕做大,就是改變蛋糕的分割。政府還能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
整體經濟如何運行的呢?
生產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終根源,貨幣增長是通貨膨脹的最終根源,而且,社會面臨著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1. 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用什麼來解釋各國和不同時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別呢?答案非常簡單。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可以歸因於各國生產率(p r o d u c t i v i t y)的差別―這就是一個工人一小時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務量的差別。 生產率和生活水平之間的基本關係是簡單的,但它的意義是深遠的。我們所謂的專業,也是指生產效率最高化。
2. 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在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罪魁禍首總是相同的―貨幣量的增長。當一個政府創造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
3. 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當政府增加經濟中的貨幣量時,一個結果是通貨膨脹,另一個結果是至少在短期內降低失業水平。
推薦閱讀:
※這幾月出生的人,36歲前歷經磨難,36歲後賺錢無數
※經濟學家說:有老婆的男人,更賺錢
※從福壽園(1448.HK)看殯葬行業到底有多賺錢(17.12.8)
※央媽變相加息,咱賺錢的機會又來了
※帝王級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