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的四大認識誤區!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無知而走入防治誤區。
作者丨丁彬彬
來源丨株洲市中心醫院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範圍,糖尿病都正在成為日益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全世界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所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科學防治,讓它可防可控。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看醫生接診過程中常遇到的胰島素認識誤區,一起認識這些誤區背後的真相。
一
使用胰島素會上癮嗎?
患者王某某,女,63歲,確診2型糖尿病八年,口服藥物已無法有效控制血糖,通過檢查發現已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醫生建議皮下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但王某某立刻拒絕,理由是使用胰島素會上癮。
【真相】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激素,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作用主要為參與調節糖代謝,控制血糖平衡。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胰島素並不是一種葯,它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生理激素,所以說「胰島素成癮」完全是天方夜譚。
目前臨床上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和2型糖尿病,在胰島素問世之前,1型糖尿病患者都難逃過早死亡的悲劇,正因為胰島素的問世,才使得糖尿病成為可治之病。
雖然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島還有一部分功能,但是確診的時候病人胰島功能往往已下降;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島素可以減輕自身胰島負擔,有助於胰島功能的修復。
二
胰島素副作用太大?
患者孫某,男,65歲,確診2型糖尿病三年,皮下注射胰島素半年,一周前,患者注射胰島素後未及時進餐,導致低血糖發作。孫某認為自己以前吃藥從未出現類似情況,故認為使用胰島素副作用太大。
【真相】
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的生理激素,皮下注射後它很快就會發揮降糖作用,任何一名糖尿病病人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過程中,專業內分泌醫生都會反覆向患者及家屬告知可能存在的低血糖風險。
像患者孫某,皮下注射胰島素後未及時進餐,這是發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臨床上使用胰島素後出現低血糖,90%都是注射後未及時進餐或不進餐,注射量過大或聯合服用了其他可能降低血糖的藥物。
同樣,口服降血糖藥物同樣有導致低血糖的風險。
我們不能以此認為胰島素副作用太大,相反,和口服藥物相比,胰島素還可避免肝腎損害、消化道反應等副作用。
三
可以不打針改用口服藥嗎?
患者姜某,男,40歲,確診2型糖尿病三月,皮下注射胰島素兩周,相關檢查並沒有發現糖尿病併發症,姜某注射胰島素後認為胰島素打了就停不下來,拒絕繼續使用。
【真相】
符合這種情況的病人,注射胰島素一段時間後,完全可以改成口服藥。
①平時口服降糖葯治療的病人,且血糖控制理想,在遇到感染、手術、創傷等應激情況時, 胰島素的需求量陡然增加,此時需要短期補充胰島素,度過應激期、病情穩定之後,可以停掉胰島素恢復原先的口服藥治療。
②對於血糖較高的初診糖尿病病人,發現較早且沒有糖尿病併發症,通過短期的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使病人的胰島功能得到改善,這部分病人可停用胰島素改成降糖藥物口服,有的甚至不需口服降糖藥物,通過飲食和運動調節就可以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③為了防止口服降糖葯對胎兒及嬰幼兒的不良影響,在妊娠或哺乳期間病人均應採用胰島素治療,過後可以換用口服藥物繼續治療。
四
注射胰島素會痛嗎?
患者方某某,女,70歲,確診2型糖尿病五年,皮下注射胰島素一月,相關檢查提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方某某認為皮下注射胰島素太痛,拒絕繼續使用,通過檢查胰島素注射筆,發現針頭已經彎曲。
【真相】
很多人一聽要打胰島素,往往會充滿恐懼,覺得注射胰島素的針頭都是那種肌注的大針頭,就像臀部肌注,能不痛嗎?
事實恰恰相反,胰島素注射針頭非常纖細,而且胰島素完全不需肌注,只需注射到皮下即可,胰島素注射針頭都經過多次技術處理,針頭含有硅膠潤滑塗層,塗層可以讓針頭更容易刺入皮下。實際上大部分人在注射胰島素時基本感覺不到疼痛。
下列五種情況有可能導致注射疼痛:
①剛從冰箱取出的胰島素溫度較低,注射時容易引起疼痛,故注射前應該在室內「預溫」一會再進行注射。
②酒精具有刺激性,如果消毒皮膚的酒精沒幹就進行注射,酒精被帶至皮下,也可引起疼痛。
③注射部位過深,如注射至肌肉層會引起疼痛。
④重複在同一點注射。
⑤針頭都是一次性的,重複使用針頭會使針頭變鈍、彎曲甚至出現倒鉤,這些都會引起注射時疼痛。
推薦閱讀:
※3分鐘學會胰島素劑量計算
※胰島素的種類有哪些?
※陳大夫講糖:胰島素泵控血糖,您真的用好了嗎?
※德谷胰島素,或可減少低血糖風險!丨一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