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定律

心靈成長定律1 《成為自己》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稱,人有五個層次的心理需要:飲食與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那麼什麼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卡爾.羅傑斯說: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成為自己。 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 什麼是自己,我們又怎樣可以成為自己? 卡爾.羅傑斯認為,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的生命體驗的總和。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這一點極為關鍵。 如果我們感覺不是在做自己,那麼不管別人的意志看似多麼偉大或美好,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舒服,並會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這些事情像是自毀或傷害別人,但其實我們不過是在用這些事情來喚醒自己的意志。

人本主義心理學將自我實現視為最高價值。相應的,存在主義哲學也將「選擇」視為最主要的命題。 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存在與選擇的關係就是,你選擇,你才存在過。如果你總是被選擇,那麼你就是不曾活過。 但問題是,太多的人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甚至,一個哲學家稱,一個生命的過程,就是不斷與別人的個人意志做較量的過程。別人會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自己,自己同樣也會這樣做。 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名堂,最簡單的說法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 對此,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稱,一旦你將對方視為實現你的目標的對象和工具。那麼,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著名的寓言小說《盔甲騎士》中,騎士對導師梅林說,他愛妻子和兒子,但梅林反問他:「你有沒有把需要當作愛。」騎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愛」妻子和兒子,不管妻子和兒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愛」他們。其實,妻子和兒子只是騎士的愛的對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說,騎士只是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妻子和兒子身上罷了。難怪,妻子和兒子都對他的愛沒什麼反應,因為這種愛其實是傷害。 不過,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這聽上去很動聽,有一些偉大的味道。然而,這樣做的另一面,意味著你必須為你的決定負責,如果選擇錯了,你受傷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很多人懼怕這一點,於是寧願放棄自己的意志,寧願被別人決定。 由此,他們自己阻斷了自我實現之路。

根據心靈成長第一定律,我們自問一下,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一直生活在「被決定」之中,童年被決定,上學被決定,學什麼專業被決定,就業被決定,所以我們很難感覺到自己,所以生活覺得沒有激情,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許多版友在選擇成長的過程中,也常常找不到方向,因為我們沒有成為自己。 於是,很多父母將孩子以愛的名義去幫助孩子,為孩子做自己認為最好的決定,為孩子做自己認為最正確的選擇。自己沒有「選擇」過,現在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回「選擇」。只是因為自己「需要」---「『愛』孩子」罷了。

心靈成長定律2 《人生來不是一張白紙》

越來越多的幼兒教育學家支持義大利教育學家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的說法,他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6歲前有許多心靈發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樂、數學、秩序等等都有一個敏感期。處於特定敏感期的孩子,會對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執著,他們會不厭其煩地自發地重複去做這些事。如果這些事在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訓練,這個孩子的特定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發展。如果錯過了這個敏感期,這一特定能力就會遭到難以逆轉的損害,以後要花極大的力氣才能部分彌補。

相當多的父母常常抱有一個傳統的觀點——孩子是一張白紙。按照這個觀點,孩子被認為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就是純粹的空白,我們怎麼塑造怎麼教育,孩子就會成長為什麼樣子。但是按照這一說法,孩子的那些敏感期行為又如何解釋呢?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決不是一張白紙,相反一開始就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並且,只有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因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個大概的規律,我們無法找到一個精確的時間表,也就無法主動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發行為去發現,孩子目前正處於什麼敏感期。敏感期行為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結果。源自精神胚胎的聲音告訴孩子,他需要做什麼。從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個自發的行為,其實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長的需要,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更關鍵的是,6歲前的經歷決定了精神胚胎的發育程度。彷彿是,精神胚胎在6歲前基本發育成型了。假若在6歲前,父母一直忙於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沒有發育的機會。於是,這個孩子就會出現種種問題。

不幸的是我們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個挫折,多來自父母等重要的親人。父母最容易以愛的名義,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控制並壓制孩子的選擇空間。

父母是怎樣壓制了孩子的自發的需要的呢?我們再來看看我在心靈成長第一定律中舉的那個吃餅乾的例子。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會拒絕接受一塊缺了一個角的餅乾,他一定要一個完整的。對於這種行為,大人會說,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不一樣吃嗎?其實,孩子這樣做,是因為他正處於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塊完整的餅乾,是完美的,會滿足他的精神胚胎髮育的需要,而缺角的餅乾,會讓這個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實,他並不貪婪,假若你給他一張完整的、小小的餅乾,他一樣會心滿意足。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舉了一個多動症的例子。其實多動症大多數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嚴重壓制的結果。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撫養者中一定是不斷有人對他說,你不能這樣做,也不能那樣做,你必須聽我的。於是,這個孩子的許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發行為都被打斷了,他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還是要表達自己的聲音。假若100個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壓制了,那麼這100個需要都渴望表達,甚至是同一時間的表達。於是,一個多動症的孩子,給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時間渴望做許多件事情,但因為太多的渴望了,他也不知道做什麼好,於是什麼都要做一點。

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精神胚胎得以發育的唯一途徑。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心靈成長定律3 《關係勝於一切》

情緒智能(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一點已成公論。薩洛維(Salove)和瑪依爾(Mayer)給情緒智能的定義為「個體監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和情感,並識別、利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換言之,情緒智能也就是識別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並利用這些信息來解決問題和調節行為的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情緒智能是與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緒的能力相關的。也就是說情緒智能決定於我們的內在的關係模式。

從這一點而言,父母不必太忙於給孩子灌輸知識,因為親子關係實際上遠比這些知識重要。

假如有一個和諧的親子關係,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詳見/d132029407.htm)就會在這個關係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長。

因此,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教育的關鍵所在。

新精神分析流派、現代客體關係心理學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關係模式,這個關係模式決定了我們與其他人、與社會、與世界乃至與自己的相處方式。

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用客體關係理論解釋起來太複雜,心理學界採用了一個簡單而形象的解釋,那就是「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的關係。 何謂「內在的小孩」?其實就是孩子一方的角色的內化。 何謂「內在的父母」,則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內化。 內在的關係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時,孩子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現實關係的內化。 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在6歲前基本建立, 由此可以看到,父母與孩子童年時的關係模式無比重要。衡量這個關係模式的質量有兩點:愛和自由。

自由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因為自由意味著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獲得發育,自由也意味著這個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許並被鼓勵走向自我實現,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一段文字很抽象,我們在實踐時怎麼做呢?這就是----當孩子開始進行自我探索的時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經常限制他。) 舉例如下:寶寶還不會走路,他看到地板的另一端有個紅色的小球,寶寶很喜歡,決定爬過去拿到。這個時候媽媽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寶寶很辛苦,就把那個小球替他拿過來。更不要把寶寶抱起來,帶寶寶去拿一個媽媽認為的更好的玩具。

愛對孩子的作用更加毋庸置疑,愛是一切的答案。愛是什麼?按照羅傑斯的定義,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麼,相反,假若我們做不到對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就不是愛。

父母很容易急於給孩子建議和命令,這是因為,給建議和命令,遠比理解容易。我們《好版》的很多版友都有這樣的感受:理解孩子,太難太難了。假如我們沒有學習過孩子的敏感期知識,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個3歲的孩子為什麼非得要一塊完整的餅乾?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所以父母需要學習和訓練,理解孩子的正常探索行為,以提高自己的接納度。如果父母不能理解而拒絕,孩子就會把注意力從內部轉化到外部上來。前面那個案例,孩子是因為精神胚胎的召喚,才爬過去拿那個小球的。但現在,如果父母拒絕了,他就不去拿那個小球了,因為他知道,那樣做會令父母不高興。這樣一來,這個孩子就會失去對事情本身的原動力,一切行為都以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為目標。於是,他現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長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內在的關係的平衡性非常重要。按照客體關係理論,關係的兩極——「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關係中一極過分強大,而另一極過分虛弱,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若父母溺愛孩子,那麼這個內在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就會過於虛弱,而「內在的小孩」會過分強大。現實生活中,實施溺愛的父母是為了孩子而存在。內在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就會淪為「內在的小孩」實現自己慾望或目標的工具和對象。簡單而言,這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有這樣的內在關係模式的人,嚴重缺乏愛的能力。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會樂意和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人建立關係,因為這個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報。即便他意識到這樣做不好而想改變,也很艱難,因為內在的關係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動大手術,是很艱難的。

愛,是被我們最多使用的文字。愛包括自愛和愛別人。

按照客體關係的理論,會愛的人,得有一個平衡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於是這個人就懂得了自愛。「內在的小孩」愛「內在的父母」,於是這個人就懂得了愛別人。 Zhuanzhi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和溺愛相反,但也是嚴重失衡,是「內在的父母」極其強大,而「內在的小孩」卻被嚴重忽視。於是,孩子就成了一個能愛別人但不能自愛的人。

內在的關係模式的穩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又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他們本來是優秀的好父親和好母親。然而,因為一些現實的局限,或一些錯誤的觀念,當孩子幼小時,他們不斷與孩子分分合合,最終令孩子內在的關係模式極不穩定的關係模式,而這個孩子也因此成為一個無法與別人建立穩定關係的人。

這裡引用一個心理諮詢的例子: 一位男士,他無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既沒有知己朋友,又沒有戀人,而他回憶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愛他又從不過分干涉他的自由。這似乎很難解釋,那麼到底發生什麼了? 通過心理醫生諮詢,他說他腦子裡經常有一個畫面:他從一輛轎車中奔入另一輛轎車。這個畫面一出現,他會忍不住地憂傷。 經過自由聯想,答案映現了出來。原來,他的父母事業都非常成功,並且他的親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後,父母誰都不能天天守護他,又不願意請保姆照料他,於是想了這樣的一個辦法:誰有時間,誰就照顧他,當沒有時間時,就把他轉給另一個親人。因為他們家族普遍有錢,大家都有轎車,所以他小時候經常被親人從一輛轎車裡轉到另一輛轎車裡。親人們對他普遍都很好,但是,一個幼小的孩子是無法承受不斷地分分合合的,因為每一次分分合合給他帶來的都是傷痛。因為這些分分合合,他小時候其實不敢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因為每次都是剛建立沒多久就又斷裂了,這對一個3歲前的孩子而言是難以忍受的傷痛。 我們最重要的生命訴求是成為自己,而最容易對這一根本性的生命訴求造成阻礙的,就是關係,尤其是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關係。

對上文總結一下,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要注意什麼呢?

第一,要有愛。沒有愛,一個孩子可能根本就無法長大,他甚至都不會產生活下去的願望。一些殘酷的研究發現,如果沒有皮膚的接觸,嬰兒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來,他們的智商和情商都會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沒有自由,一個孩子就會成為撫養者的意志的延伸,他會覺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關係要平衡。我們常喊「一切都為了孩子」這樣的口號,其實這樣的口號是極其糟糕的。假若我們真這麼做,那麼所有的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都將是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他們都將喪失愛的能力。真正的好的關係模式是,父母自愛,同時愛孩子,於是也教給孩子自愛並愛別人。

第四,關係要穩定。愛情中,一個不穩定的關係會給一個成年人造成極大的傷害。童年時,這個傷害會更重。

這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一個孩子就會受傷,他就難以在內心中建立起一個好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來,他的人格就會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靈成長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心靈成長定律4 《內在的關係模式決定我們的外部關係--投射和認同》

本文將用到兩個心理學名詞:投射和認同。我將用我們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來說明這兩個概念在本文中的應用。 一個人怎樣對你,反映著他的內心。你怎樣對一個人,反映著你的內心。一個人的外部的人際關係其實就是他的內在的關係向外的展現。這就是投射。 對方對你的投射如果被你接受了,或者你對對方的投射被對方接受了,這就叫認同。一個人怎樣對你,可能是被你教會的。你怎樣對一個人,可能是被他教會的。 投射與認同,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動機制,是我們的內在的關係模式相互影響的主要途徑。 簡單的說:童年時,我們怎麼與父母相處,長大後,我們就怎麼與其他人相處。但是在你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某一時刻,在某個關係中,你會以「內在的父母」自居,而將「內在的小孩」投射到對方身上,而在另一時刻,你或許以「內在的小孩」自居,而將「內在的父母」投射到對方身上。 在外部關係中,你在將自己內在的關係模式向外投射的時候,關係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就是人際互動的主要方式。這裡所說的互動,不只是我們與其他人的言語的互動,還有來自潛意識的信息的互動。相對於意識層面的言語的互動,潛意識的互動更重要。 在這這個互動中,內在的關係模式都是基石。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在6歲前就基本形成的內在的關係模式有多麼重要。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一直恆定不變。相反,與其他人、與社會和與自然的每一個互動都是機會,即促進你的心靈改變的機會。當然,這也常常蘊涵著風險,每一個互動也有可能把你的心靈拉進黑暗。 如果只討論現實中的人際關係,可概括為一句話,即,關係並非是兩個人的事情,其實是兩個內在的關係模式的互動。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我們要跳出來,並從一個近乎旁觀的視角審視一下你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自愛=「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  現實生活中,我們通過與別人的交往互動,逐漸改變著自己的一些投射與認同的方式,同時也會逐漸獲得一些新的方式,而內在的關係模式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生改變。 如果我們經常與一些溫和、愛和寬容的人相處,他們對我們的投射,常常令我們的內心發生改變。通過與他們的交往,我們甚至可能在相當程度上放棄了童年時建立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他們不僅促進了我們的「內在的小孩」的成長,還會改變我們的「內在的父母」,最終令我們學會自愛。 但是如果我們遇到一些冷酷的人,他們的冰冷、恨與苛刻也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令我們內在的關係模式向糟糕的方向發展。如果不想受這些人的不良影響,我們須養成一個意識:在關係中受傷的時候,適當從關係中跳出來一下,用那雙旁觀的心靈之眼審視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 用旁觀之眼審視內在的關係,我們會發現內在的關係對我們自己與自己的關係也無比重要,直接影響我們的自我成長(成為自己)。 比如「自愛」,其實就是「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 自信,其實就是「內在的父母」讚賞「內在的小孩」。 自立,就是「內在的父母」尊重「內在的小孩」的獨立空間。 為什麼我們有時會發現接受自己,愛自己是那麼的難?因為假如「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衝突性很強的話,這是並不容易做到的。所以,過於挑剔的父母,很難讓自己的孩子學會自愛。做不到還因為,我們常以為自愛與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嘗試就可以逐漸做到了,我們很少從關係的角度去審視這一點。 我們不僅要從內在關係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學會從內在關係的角度上去看別人。假若我們學會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這世界上到處是假自信、假自愛和假自尊。 因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愛的人,會給周圍的人帶來極大的痛苦,這其實暴露出了一個秘密,他們的強大的自我是偽裝的,他們必須要把自己的強大建立在別人的弱小之上。他們內在的關係模式中,有一極----通常是「內在的父母」----過於強大,而另一極----通常是「內在的小孩」----過於弱小,這種非常不和諧的內在關係模式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衝突,令他們很不舒服。於是,他們會儘可能地向「內在的父母」認同,而將「內在的小孩」儘可能地投射到別人身上。由此,這些貌似強大的人,對周圍人而言,其實是地獄。 喜歡嘲笑弱者的強人一定是假強者。最經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時候,他的父親常把他打得死去活來,並且一邊暴打他一邊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堅強。這樣一來,希特勒的內在的關係模式非常可怕,一極是「暴虐的強大的老爸」,另一極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終,希特勒意識上徹底認同了「暴虐的強大的老爸」,並將「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壓抑到潛意識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並未消失,相反可能對他的影響會更大,它會時時跳出來,告訴希特勒,他曾經多麼弱小多麼沒用。希特勒不能容忍這個「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響自己,於是他將它先是投射到周圍的人,接著投射到其他群體——如猶太人身上,最終將它投射到整個歐洲。 在與其他人、群體和國家的關係中,希特勒表現得無比堅定無比強大,同時拚命地攻擊各種各樣的「弱小者」。看上去,他好像是百分百的強人。然而,我們用我們的心靈之眼,從內在的關係這個角度審視一下就會知道,這其實只不過是他內心的病態的關係模式向外展現的結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強大的老爸」自居,而將「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體和國家之上。然而,這遠不能表明他強大,相反表明他有無比脆弱無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個極端,然而,類似他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個貌似強大的人,但你和他相處非常不舒服,他總是有意無意地用盡一切辦法,顯示他的堅強並令你感覺自己很渺小。那麼,你可以推斷,這個人和希特勒有類似之處,他正將他的「內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比如有些白手起家的老闆,歷經難以想像的磨難,才有了成功的一天。這些磨難,令他心如鐵石,對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和下崗工人大肆攻擊。他的邏輯是,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該掙不到錢,也活該被強者瞧不起。他們之所以攻擊那些弱者,其實是他特別懼怕自己會變回那樣。他的人生經歷告訴他,如果他變成了那樣的弱者,沒有誰----其實是沒有親人,尤其是最重要的親人----會同情他,所以他絕對不能陷入那種境地。於是,他絕對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這最終變成,他絕對排斥所有的弱者。但是這類私企老闆招的員工,卻多是無能之輩,常犯一些低級錯誤,最終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開除他們。這是因為,他和這些員工建立關係,正是為了將自己「內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們頭上去。只有在這樣的關係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內在的堅強的父親」自居,而將自己膽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員工身上去。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描繪說,自我實現者的一個人格特徵是,一方面疾惡如仇,另一方面對人性的脆弱又無比包容。這,才是真正的堅強,才是真正的強大。 我們應切記一點,真正的強者絕對不是那些從不怕疼而且總是無情地嘲笑別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強者,應該是一方面堅強,另一方面又非常溫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投射與認同: 我老爸的一個朋友的小兒子小丁到南京工作了,工作兩個月時,一次見到我,他和我說:「單位的很多人都擺出一副長者的姿態來教訓我這個新來的,就像我是一個頑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這些擺出長者姿態的人來教訓他,可以理解為,他們正在向他投射他們的一些東西。一般而言,他們投射給她的,就是他們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因為這些教訓,小丁很容易受到影響。他說「一旦別人有一點表示出不滿,我就特別擔心,我甚至會有天塌下來的感覺」。 也就是說,這些人對他的投射,都成功了,都嚴重影響到了他。按照心理學的說法,就是小丁認同了這些人投射給她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那些人向他投射,是他們的事,而他認同這些投射,就是他自己的事。 小丁為什麼這麼容易認同這些投射,這麼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呢?我了解他的爸爸媽媽,他們一直就是這樣對他的,他們幾乎從來不誇他,而只是一味地挑剔他指責他甚至羞辱他。由此,他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就是「挑剔的內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別人之所以那麼容易把他們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投射到他的頭上,是因為他的內心中首先有了一個「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 這種互動模式令小丁非常痛苦,他渴望擺脫這種痛苦。我給他的建議是,當別人再次動輒指責他時,他要告訴自己,這些人其實是把他們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投射過來了。這不是他的問題,而是他們的問題。這就是「投射不認同。」 小丁這些同事的內在的關係模式是「挑剔的內在的父母」與「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所以,他們的現實的人際關係,要麼是瞧不起別人,要麼是甘於被別人瞧不起。 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就要明白,他們挑剔你,其實並非是你的錯,而是他自己的問題。他是把自己內心的東西投射到你身上了。不過,接不接受他的投射,你是否認同,就是你的問題了。

我們的一生,可以說就是不斷與別人玩投射與認同的遊戲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影響並改變別人,也被別人影響並改變。雖然,這個過程常常進行得如此隱秘,以至於我們很難發覺,但是它時時刻刻在發生。

閱讀關鍵:1、內在的關係模式決定我們的外部關係。2、從內在的關係模式重新審視我們的個人成長。3、和正向的團體交往,這個團體的內在關係模式通過投射認同機制,能在相當程度上讓我們放棄童年時建立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他們不僅促進了我們的「內在的小孩」的成長,還會改變我們的「內在的父母」,最終令我們學會自愛。(團體的影響力是我們個人成長的最佳途徑之一。)

推薦閱讀:

李寧驚夢 一家試圖突破成長天花板的中國冠軍的進階教訓
《簡愛》——新女性成長的心路歷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大月亮小月亮
成長與了解

TAG:成長 | 心靈 | 心靈成長 | 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