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海派文明再造:喧嘩與感動

上海正在琢磨「海納百川」的待客之道。

改變甚至滲入新派滬菜:創於1878光緒年間的德興老店端上來一盤鳳爪,酒糟風味是上海菜的底子,配上四川的野山椒,撒一點北方人愛吃的香菜,再佐以西方人常用的檸檬調味。

這還不夠。100多天後,上海需要滿足更多客人的胃口。據上海世博局預測,世博會期間上海將接待遊客7000萬人次,將創世博歷史之最,同時也刷新上海接待遊客的紀錄。

在世博日益急促的鼓點裡,上海人著手再造海派習俗,只是這種再造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爭辯聲。邊改造邊辯論,這讓世博前的上海,眾聲喧嘩,熱鬧非凡。

大上海惡補普通話

在即將來上海的參觀者中,95%將是國內遊客。伴隨而來的擔心是,和「外國人」相比,「外地人」能感受到上海人的熱情嗎?

外地人曾非常反感「阿拉上海擰」腔調。熟悉上海的易中天寫道,會不會講上海話,往往決定著在上海和上海人那裡能享受到的待遇。定居上海的余秋雨曾因不會說上海話而窘迫。一個上海人要對另一個上海人的「不懂經」、「拎勿清」或「不識相」表示不可理解,也會怒斥:「儂外地人呀?」

上海人的優越感至今還多少留存著。在風靡滬上的「海派清口」周立波那裡有個經典段子,「講我們上海不好的人,你們去查三代。你們上面三代人,有哪一個沒吃過我們上海的大白兔奶糖?有哪個沒想過要穿我們上海的的確涼襯衫?……上海本來就是個海納百川的地方,但是北方人就是對我們有看法。奇怪了,你又不能一個個去通知他們。」

每當周立波委屈地說到這一段,美琪大劇院的全場觀眾不僅大笑,而且熱烈鼓掌。

也許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推廣普通話成了「迎世博,樹新風」的第一場群眾運動。而今,標語懸掛在大街小巷:「時尚大上海,魅力普通話」;「學普通話,建新上海,迎世博會。」在公車上,售票員操著南方腔調的普通話報站;在廣播里,主持人滿口都是普通話段子。

事實上,近些年來,上海的人口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迎接世博會的,將是一群「新上海人」。

上海自1978年以來四次改革戶籍制度,曾經的「阿鄉」,變成了上海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自2002年6月上海試行居住證制度引進人才以來,累計有27萬人申辦了居住證。2009年2月,曾被視為堅不可摧的上海戶籍制度「破冰」,外地人滿足條件可申請轉辦上海戶口。此外,還有數量龐大得多的非常住外來務工者。

現在,無論是在城隍廟還是南京路,兩人見面第一句先說普通話,隨後聽音辨聲,感覺對方是上海人再說上海話。不少上海家庭的孩子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一起上學,很多年輕人說不出標準的上海話。上海大學的錢乃榮教授很憂心:4歲的小孩講不出「馬桶」這個詞,已經改用普通話發音代替了,「明智的選擇應該是提倡雙語」。

上海正在向一個國際大都會演進。但是,鍛造新文明需要淬火,這難免濺起些火花。

最新的爭執發生在幾天前。上海某電台主持人用方言聊天,一名聽眾發簡訊說:「求你們不要說上海話了,我討厭你們上海人!」主持人隨即回答:「請團成一團,以一種比較圓潤的方式離開上海。」

用不帶一個髒字的句式,要求一位聽眾「滾」,其「阿拉」式的反擊,再次激起網上熱議。但這一次大家理性得多,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個別事件,認為上海存在地域歧視或在上海被歧視的都只是少部分人。有網友這麼推理:「我討厭___人,請不要說___話,大家用自己的家鄉代入,是不是覺得很開心呢?」更有新移民發言:「來上海就要學做一個新上海人,就要從心底里愛上海」。

儘管嘴上爭論不休,但上海人已擺出了迎客姿態。最近,上海「迎世博、學雙語」工作小組開展了普通話考試,不少從小說著上海話長大的阿姨參與其中,開始惡補「普通話100句」。

整個城市都在「挑刺」

「好面子」的上海人在認真改造自己,下決心要解決那些似為痼疾的「髒亂差」。

這段時間上海籠罩在塵土裡,挖開幾百條馬路,開闢數千個工地,到處施工,整個城市彷彿被翻了過來。沒人擔心上海的市政設施,大多數人擔心的是「軟體」。

在離世博會還有600天的時候,上海市啟動了一項推進城市文明的行動計劃。上海市文明辦主任馬春雷說得明白:「西方城市文明的發展,是伴隨經濟發展的長周期微量變化的過程而來,現在上海急,要在短周期內讓文明素質發生巨量變化。」

但這確實是艱巨的任務。上海的交通令人頭疼。幾百萬輛機動車媲美髮達國家,1200萬輛非機動車趕超發展中國家,一旦塞住,堵成一團。為此,上海統一組織各單位人員計70萬人次輪流站上街頭。

在採訪中,有市民對此質疑:「難道把所有人拉到街頭站崗,上海市的交通問題就能解決了?」

「當然,這些人未必能協調交通、教育行人。」馬春雷解釋說,讓人們站上街頭,是讓他們接受「實踐式教育訓練」——至少參與執勤的幾十萬人中,事後絕大部分人不僅會更遵守交通法規,還會勸誡身邊親朋。

倒計時200天時,大街上標牌仍然常見「中國式英語」,吉祥物「海寶」仍被一些導遊說成「上海寶貝」。為此,政府發行《上海迎世博市民讀本》155萬冊,參加培訓的市民超過1327萬人次。

為了世博會,2.3萬名「市民巡訪團」上了街,立志要成為「城市文明的啄木鳥」。市民巡訪團成員李霞發現,機場巴士沒有引導排隊的設施與標誌,車來了,乘客擁堵車門。巴士又破又舊又臟又暗,一些男士坐下,腳都伸不直。電子屏顯示的信息都是錯的。市民巡訪團的意見不得不聽——一旦被挑刺,就會在媒體上曝光。李霞的意見被《解放日報》刊登了。

全上海的媒體都較著勁兒配合市民巡訪團的挑刺行動。「橋欄杆變成晾衣桿,隨意晾曬實不雅」;「公交站牌都不見市民出行不方便」;「聯明路楊南市場周邊環境髒亂差」……自進入倒計時600天以來,電視報道配合巡訪達598次,「文明在線」網站截至目前已收到投訴15980條。

「挑刺」是被政府鼓勵的。上海市文明辦將監督納入「城市文明指數測評」中,對18個區縣排名:文明程度總分高的表揚,低的曝光。這套以22條標準輔以問卷組成的測評,對環境秩序監測1100個點,505個項目,發放5700份問卷,對服務質量作問卷調查,收到63600份評價。「這麼大的樣本量史無前例。」馬春雷說,文明指數就是為了配合多種曝光機制,加快治理整改。

「挑刺」行動也教育了城市管理者。在一次次爭辯中,管理者們發現,與其勸導市民不要把衣服晾曬在綠色植物上,不如先在小區內設置晾曬場所;如果某地區經常有人橫穿馬路或亂停車,應首先考察此處人行道或停車場地設置是否合理。馬春雷說,在發動市民「發揚風格」之前,應考慮城市是否有合理的布局,完善管理、服務、執法工作,也就是俗話說的「你不給人家方便,人家就給你隨便」。馬春雷認為,世博會對上海是個「大考場」和「大舞台」,最後還應成為「大學校」。

爭辯睡衣、內衣和馬桶

最新公布的第四次迎世博文明測評結果為84.95,比第一次上升了7.60。但是,如果想動動那些「說不上對,也說不上錯」的「海派習俗」,上海人不幹了:「關儂啥事體!」

雄壯的刷馬桶聲曾經是上海早晨的序曲。拂曉前收集髒水的車走過弄堂,之後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人用硬竹刷子有節奏地刷木質馬桶,成千上萬個聲音彙集成一曲交響樂。

如果說這算「海派缺點」,很多上海人,包括學者、管理者都不以為然。文化學者朱大可將其歸結為上海住宿條件一度極其擁擠。「如果你也住在石庫門的房子里,家裡沒有獨立衛生間,怎麼能不刷馬桶?」

還有上海人忿忿不平:「當街刷馬桶怎麼了,北京的衚衕也一樣!」

刷馬桶和由此帶來的爭執,跟著弄堂居民遷入帶有衛生間的新居而漸漸遠去。上海人開始懷舊了。在寬頻山網路社區,有人出了一道考題:「考考80後,刷馬桶的竹製工具用上海話怎麼說?」很多人答出了正確發音:「劃系。」「俗話說馬桶配劃系,蒼蠅盯爛虐(肉)。」還有人說,「這個應該考90後,樓主低估80後了。」

80後、90後熟悉的「陽台曬內衣」,依舊是今日上海一景。在世博園附近,某小區樓房儘管配備了封閉式陽台,還有不少人家伸出金屬晾衣桿,掛滿內衣外褲,任由觀光者飽覽。

如果稱其為「不文明」,不僅上海人「弗高興」,一位在上海生活了十幾年的女士也有意見:「南方人會覺得,內衣不見光,不消毒殺菌,那才是不健康。」更有老先生對上門勸阻的志願者振振有詞:「我可告訴你噢,這,是最環保和節能減排的方式,衣服,就應該自然晒乾!」

這還不算完,最近引發熱議的是上海人「穿睡衣上街」的習慣。

夏天的上海滿大街都有「睡衣黨」。無袖、泡泡袖、蕾絲花邊、圓點、豎紋,超市、菜場、弄堂口報欄、路邊麻將桌,你能想到的款式和地點可以任意排列組合,甚至從上海出發的郵輪上,也總有「睡衣黨」出現在自助餐廳或甲板。

為了世博,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一個文明宣傳口號:「睡衣睡褲不出門,爭做文明世博人」。儘管只是「勸說」的方式,可還是引發輿論嘩然。

有上海人辯解說,這是習慣,因為以前家裡太小太悶,夏天會把床搬到街上睡覺納涼,又不是壞事。也有人說,這就像廣東人夏天愛穿拖鞋一樣,圖方便,「關儂啥事體」。

儘管有人跳腳,在浦東新區三林世博功能區域內,來自各居委會的上海文明著裝勸導隊志願者已經在480個小區內宣傳「文明著裝」。居委會主任沈國芳說:「這是國家的臉面問題。」

從馬桶、睡衣,到城市交通,乃至上海人形象問題,無論為何事爭吵,上海市民都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其爭執的熱鬧程度,就像從前在街頭為了自行車壓線「講道理」一樣,「有誠意而無惡意」,成為再造「海派習俗」中不可迴避也無需迴避的過程。

近看這些爭吵,似乎各有道理,但目光稍微拉遠,你會看見上海在爭吵中慢慢豐滿起來,由碼頭文明向現代文明靠攏,勾勒出一個現代化大都市的身形。

推薦閱讀:

法國最帥的總統,為何會娶比自己大24歲的妻子?原因有點小感動
碰到這樣的女友就娶了吧!太感動了!
經典:感動靈魂深處···[人生感悟]
男子開槍殺死自己岳父,得知真相人們卻感動落淚
【經典名言薈萃】542 大肚能容,開口便笑;人生因感悟而認識,因感知而聰明,因感動而生情

TAG:感動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