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學典籍都包括哪些?經學典籍大全介紹

經學典籍的主體——「十三經」  經學研究的核心是被歷代儒者奉為經典的「十三經」,宋明理學雖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等「四書」為重,但《大學》《中庸》終歸是《禮記》中的篇章,《論語》《孟子》也在「十三經」之內,因而經學的主要典籍仍為「十三經」所包括。兩千餘年的 經學史,大致是圍繞著這十三部經書的確立、考訂、闡發和註解不斷延深、反覆糾辯、曲折發展的。十三部經書是經部典籍的主體,其他浩繁的經部書籍,都是由此 而派生的著述。因此,了解「十三經」是把握經部典籍的關鍵。「十三經」中各經的大致情況如下:  《周易》  全文 24000餘字,原稱《易》,又稱《易經》,本是占筮書,後被儒家奉為講究哲理的經典。相傳古代占卜用的易書本有三種:一種是夏代的易,叫《連山》;一種 是商代的易,叫《歸藏》;一種是周代的易,就是現存的《周易》。前兩種已經失傳,而《周易》則流傳至今。《周易》中用『—』和『——』兩個最基本的符號代 表陽和陰;把這兩種符號迭列三層,如三(乾)、三(坤)等,可以形成八種組合形式,稱為八卦;用八卦的卦象兩兩重迭,又能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 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辭,每爻有爻辭,分別闡述各卦各爻的意義,卦辭和爻辭是《周易》的經文。許多研究《周易》的學者認為卦辭、爻辭是西周初年的作 品,因為它所記的內容有殷商祖先的故事,也有周初的史實,但無後代任何色彩。  除卦辭、爻辭外,還有《彖傳》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象》上下、《雜卦》等解釋經文的傳,合稱「十翼」。十翼的作者並非一人,而且也不是作於同一時代。十翼對《周易》經文的解釋未必都能符合原意,因此不能依賴它們去理解正文。  研究《周易》的「易學」歷來有兩派,一派重象數,卜筮災異,如漢代的易學;一派重義理,闡發思想,如三國時王弼的易學。  《尚書》   全文2500餘字,原稱為《書》,是夏、商、周時代一些歷史文獻和傳說資料的彙編,後來成為儒家宣揚二帝、三王及周公、孔子治道的聖典。《尚書》的內容 有所謂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書》為西漢初山東伏生所傳,共28篇。西漢中期以後,又多次發現用周秦六國文字書寫的古文《尚書》。古文《尚書》在漢朝未 能立於學官,以致西晉以後全部散失,現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稱。  東晉時,豫章內史梅賾根據一些散逸的《尚書》文字編撰成所謂古文《尚 書》25篇,後人稱之為「偽古文《尚書》」。他又吸收了原今文《尚書》,將其離析為33篇,兩者拼湊,以符合劉向、鄭玄校注的古文《尚書》58篇之數,向 朝廷呈獻。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收在如今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中,它實際上是由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合併的。因此,現傳《尚書》,只有今文 才是真本,古文則是梅氏偽造的。《十三經註疏》中還有梅賾偽造的《尚書孔氏傳》13卷,說是西漢孔安國解釋《尚書》之作。梅氏編選的這些偽書,直到清代閻 若璩作《古文尚書疏證》時才被徹底揭穿。古代對《尚書》的研究,除了《十三經註疏》中的註疏外,宋代蔡沈的《書集傳》也是《尚書》研究的重要成果。  《詩經》   全文39000餘字,原稱《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風」「雅」「頌」三類,其中有廟堂之詩,卿大夫之詩,也有民歌,時代從西周到春秋中 葉。春秋戰國時,諸子各家都曾習《詩》用《詩》,但各家相比,以儒家對《詩》的整理水平最高,傳授最成系統,《詩》漸漸成為儒家專門的經典。《詩經》在漢 代有齊、魯、韓、毛四家傳授,前三家屬於今文詩學,立於學官,但至魏晉以後逐漸衰亡。毛亨、毛萇所傳的毛《詩》屬於古文詩學,流傳至今,共310篇,其中 六篇僅存篇名而無詩文。歷代《詩經》學研究的成就,除《十三經註疏》中的毛傳、鄭箋、孔穎達正義外,南宋朱熹的《詩集傳》,清代陳奐的《毛詩傳疏》、馬瑞 辰的《毛詩傳箋通釋》、姚際恆的《詩經通論》、王先謙的《三家義疏集》等,成就也較突出。  《儀禮》  全文 57000餘字,原稱《禮》,漢代又稱《士禮》、《禮經》,晉代以後稱《儀禮》,它是現存最早記載古代禮儀的書。《儀禮》成書於東周時期,但書中所載的各 種典禮儀式,應在此書之前就存在了。孔子辦私學時,通過對古禮的整理編輯形成了《禮》的教材,禮是孔子講學的重要課程,也是儒學的重要內容。   西漢初,由魯高堂生傳下《儀禮》17篇,在西漢中分為大戴(戴德)、小戴(戴聖)、慶普三家禮學,它們都屬於今文經學,立於學官。1959年在甘肅武威 發掘出漢代抄在木簡上的《士禮》多篇,屬慶普傳本,為研究《儀禮》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流傳至今的《儀禮》是由東漢鄭玄注釋的劉向《別錄》本,其篇目與西漢 學官的《儀禮》相同,都是17篇,包括士冠禮、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喪服禮、士喪禮、既夕禮、士虞 禮、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等。另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又有《禮古經》56篇,是古文《禮經》,其中有17篇與今文《禮經》基本相同,另外 39篇漢代稱為《逸禮》,已經失傳。《儀禮》研究,除《十三經註疏》中的鄭注、賈疏外,南宋朱熹的《儀禮經傳通釋》、清人張爾岐的《儀禮鄭注句讀》、凌廷 堪的《禮經釋例》、胡培暈的《儀禮正義》,都是較重要的著作。  《禮記》  全文99000餘字,又名《小戴禮記》。 先秦禮學家們傳習《禮》的同時,也傳授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這種資料叫作「記」,是對《禮》的內容進行解釋、說明和補充。西漢時《禮經》立於學官,禮學博 士在講《禮經》時也選用一些「記」作為輔助教材。東漢中期,注講《禮經》的「記」只存兩種:一是戴德選輯的85篇本《大戴禮記》;二是戴聖所編的49篇本 《小戴札記》。鄭玄為《小戴禮記》作注,於是傳習它的人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禮記》。由於鄭玄也給《儀禮》《周禮》作注,所以三書 並稱「三禮」。  東漢以後,《禮記》的地位逐步上升,這是由於《儀禮》僅僅記載了一些禮儀制度,而《禮記》則更多地論述了這些典禮制度 的意義和作用,從理論上闡述了儒家的「禮治」思想,更利於統治者發揮和利用。於是到了唐代,《禮記》從原來經傳的地位升格為正經,並代替《儀禮》進入唐代 「五經」。  《禮記》作為一部儒學雜編,內容很龐雜。有不少內容是專門說明《儀禮》的,如《冠義》《昏義》等,這些篇章探討了制禮的深 義,是研究儒家禮治思想的重要依據;有些篇章談到儒家對國家、社會制度的設想,如《王制》《禮運》;有的篇章講人生哲學和道德修養,如《大學》《中庸》和 《儒行》;有的篇章借孔子之名闡述儒家理論,如《仲尼燕居》《孔子閑居》等;還有講教育的《學記》,講音樂的《樂記》。此外,有不少篇章是雜記各種禮制、 禮儀規則及喪服喪事的。除《十三經註疏》中對《禮記》的鄭注、孔疏外,注釋《禮記》較有名的著作還有宋代衛湜的《禮記集說》,清代朱彬的《禮記訓纂》、孫 希旦的《禮記集解》。  《周禮》  全文45000餘字,原名《周官》,西漢末年劉歆將它改名為《周禮》。這是一部記 述政治制度的書,由戰國時期的儒者以周王室及春秋各國的官製為基礎,並根據儒家的政治理論,設計了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作為全書內容。《周禮》分天官冢宰、地 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其中「冬官司空」已亡佚,漢人用先秦古籍《考工記》補入。全書記載300多種職官,並對其職掌作 了介紹,其中有不少內容是周代政治制度的如實記錄,因此《周禮》仍是研究古制的重要典籍。  據《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記載,西漢景帝時,河間獻王在民間搜集到古本《周官》,因此《周禮》屬於古文經書,漢末立於學官。《周禮》除《十三經註疏》中的鄭注和賈疏外,清代孫詒讓的《周禮正義》是研究此書的重要著作。  《春秋》及三傳   「春秋」曾作為東周各國國史的通稱,現存《春秋經》是東周時魯國國史的專稱。它記載了魯隱公元年(前722)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4年的魯 國歷史。孔子曾對《春秋》進行修訂和整理,列為「六經」之一,作為在私學傳授歷史知識的教材。《春秋》經文對史事的介紹十分簡短,全書不過16000餘 字,所以分別出現了一些解釋《春秋》的「傳」。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西漢解釋《春秋》的有五家,即左氏、公羊、觳梁、鄒氏、夾 氏。但鄒氏無師,夾氏無書,實際上產生重大影響的是《左傳》《公羊傳》和《姅梁傳》。《左傳》是一部獨立的史著,在司馬遷《史記》中稱為《左氏春秋》,東 漢班固作《漢書》才使用《春秋左氏傳》的名稱。在漢代尊經的情況下,它和《公羊傳》《觳梁傳》一起被視為解釋《春秋》的傳。事實上,《左傳》是參考《春 秋》經而作的史著,並不單為解釋《春秋》。西漢時,《左傳》作為古文經,一直在民間流傳,未立於學官,劉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漢書·劉歆 傳》),并力爭將《左傳》立於學官,遭到今文經博士的反對,理由之一就是它不傳《春秋》。西晉杜預作《春秋經傳集解》後,才將《左傳》拆開附於《春秋》各 條經文之下,合為一書。兩書合併後,可看出《左傳》編年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終於魯悼公四年(前464),比《春秋》經多出17年。合併後的《春 秋左氏傳》中還有不少「無經之傳」,則原《春秋》不載而《左傳》有文。以隱公元年為例,經有七條,都有「傳」;「傳」有14條,其中7條是「無經之傳」。   在《春秋》三傳中,《左傳》以敘事為主,而《公羊傳》、《姅梁傳》則以釋經為主,敘事極少,因此後兩傳不能作為史書,而只能作為純粹的經書來讀。漢代 《公羊傳》和《觳梁傳》都立於學官,屬今文經,漢代以後儒者常利用此兩傳發揮自己的政治觀點,因此這兩部經傳,特別是《公羊傳》,在經學史、思想史上也具 有很大影響。  《論語》  這是一部記載孔子和他少數學生的言論行事的書。「論語」一詞,最早見於《禮記·坊記》,說 明《論語》在西漢以前就已流行。按照《漢書·藝文志》的記載,《論語》是在孔子身後由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將平時的記錄彙纂成書的。它在西漢時還被看作是 傳、記一類著作,只作為經書的輔翼。東漢以後才作為正式經書列入「七經」。《論語》全書12000餘字,分20篇,書中保存了孔子大部分豐富的思想內容, 是研究孔子及孔門弟子的必讀書。西漢流行的《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三家,前者屬於古文經學,後兩者屬今文經學。自漢代開始,《論語》就受 到高度的重視,歷代研究著述層出不窮,較重要的研究著作有《十三經註疏》中的何晏集解和邢禺疏,還有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劉恭冕的《論語 正義》。  《孟子》  這是一部孟軻言論行事、包括他和門人弟子相互問答的記錄。《孟子》一書主要由孟子的門人萬章、 公孫丑兩人所記,孟子本人親自潤色過,成書於戰國晚期。全書34000餘字,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七篇,每篇又分上下。班固 《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凡十一篇」。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窮通篇》說:「孟子著書十一篇,七篇為中,四篇為外。」與應劭同時的趙岐認為外書四篇 文義膚淺,懷疑是後世偽作,因此他作《孟子章句》只作內書七篇。後來,趙岐作注的七篇流傳下來,而外書四篇則逐漸亡佚了。在漢代,《孟子》同《論語》一 樣,僅被看作是傳、記類著作,直到宋代,才被作為經書列入「十三經」之中,《孟子》一書是最後進入「十三經」的。它反映了孟子系統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歷史 觀,其中「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重民思想非常可貴,而明太祖朱元璋則對此極為不滿,他下令刪節《孟子》中有關重民內容的章節85條,書稱《孟子節 文》,並不准士人學習這些刪掉的內容。  對《孟子》的研究從漢代就已開始,《十三經註疏》中趙岐的章句和孫爽的正義是重要成果。此外,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則被推為清代注《孟》書中最高水平的著作。  《孝經》  今傳《孝經》1700餘字,分18章,是「十三經」中最短的一部。基本內容是講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等各類人如何行孝,由講孝進而勸忠。《孝經》在東漢時被列入「七經」之一,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  經學者考證,發現《孝經》的內容有些是抄襲《左傳》《孟子》《荀子》的。又根據《呂氏春秋·察微篇》中引《孝經》之文,可知《孝經》成書於戰國末期。漢代曾有古文《孝經》,但在南北朝時亡佚。  《爾雅》   《爾雅》是「十三經」中較特殊的典籍,實際上它本身不是「經」,其內容並無經義可言,只是一部古代訓詁資料的彙編。唐文宗開成年間石刻「十二經」,才把 它上升為「經」的地位。後世經學家只是利用它的訓詁知識來解釋經書。《爾雅》共19篇,全文10900餘字,從它所涉及的文獻和利用的制度、史實來看,它 不是一人一時之作,而是雜采幾代諸家的訓詁材料彙編起來的。此書在戰國時期初具規模,漢代經典傳注發達起來後,經過增補才成為現在的狀況。除《十三經注 疏》中的郭注、邢疏外,清代又有兩部研究《爾雅》的重要著作,郝懿行的《爾雅義疏》重在對郭注的證實和補充,邵晉涵的《爾雅正義》則從經學的角度對《爾 雅》進行發揮。  經學的解經典籍  經學中的正經僅13部,總計字數不過65萬,一部《十三經註疏》才416卷,而歷 代解經典籍的數量則要超出數百倍。僅據《四庫全書總目》與《販書偶記》正續編收載的經部典籍就有3900餘部,近5萬卷,這是大致流存且經著錄的經部書 籍,未見著錄者當不止此數,歷代散失的經學典籍更無法統計。因此,絕大多數的經學著述都是解經典籍。  古代解經典籍的體例最為多樣,居 各種典籍之冠。一部儒家「正經」,經過歷代學者以各種體例和形式的註解、發揮,產生幾百部乃至近幹部著作,是不足為奇的。我國注經典籍繁富的體例,在唐以 前就基本齊備了,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傳、故、箋、注、說、微、通、章句、條例、集注、集解、集釋、集義、音、解、解說、解誼、通解、疏、講疏、義 疏、訓、釋、撰等著作體例在當時都已出現,唐以後基本沿習,少有改變。  傳「傳」有傳述之意。據說《周易》中十篇解釋經文的文字,就是 孔子寫的傳,因此又稱《易大傳》,這是注釋正經最早的傳。後世採用「傳」這一體例註解經書的著述極多,就一部經書來說,由於註解的角度不同,各種傳的內容 差別也很大。如《春秋左傳》主要在於論證本事;而《春秋公羊傳》、《春秋轂梁傳》則主要在於闡述經義。傳的形式也有多樣,有的是照經文一字一句解釋的,如 《毛詩詁訓傳》;有的是雜引他說,借經義以證事理的,如《韓詩外傳》。  注「注」的本義是用水灌注,使之暢通。引申為對古書中難解字句加以解釋、疏通。東漢鄭玄曾遍注群經,今存尚有《儀禮注》、《周禮注》、《禮記注》。這種體例經鄭玄推揚光大,成為後來最常見的一種解釋、疏通文義的形式,經部中以「注」而稱的典籍也較多。   說「說」是釋講的意思,大致以闡說大義為主。「說」的體例起源也很早,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易》有《五鹿充宗略說》,《書》有《歐陽說義》, 《詩》有《魯說》《韓說》,《論語》有《齊說》《魯夏侯說》《燕傳說》,《孝經》有《長孫氏說》《江氏說》。清人惠世奇撰《禮說》,不載經文,但按經文順 序編列,對古音古義疏通說明。  箋「箋」是表識的意思,這種體例由鄭玄首創。鄭玄治《詩》尊崇《毛傳》,如《毛傳》有隱晦不清之處,便 記下自己的見解,標識其旁,成為「箋」。在鄭玄《毛詩箋》之後,以「箋」解經的著述歷代不絕,僅清代就有胡永珙的《毛詩後箋》,會釗的《周官註疏小箋》, 萬斯大的《禮記偶箋》,俞樾的《禮記異文箋》,劉逢祿的《公羊何氏解詁箋》,趙坦的《春秋異文箋》,潘維城的《論語古注集箋》等。  解 「解」是剖析解釋的意思。「解」這種體例起源很早,春秋戰國時諸子著作中就有解,如《韓非子》中的《解老》,便是解釋《老子》的名篇。後人沿用這一體例來 解經,或稱「解誼」,或稱「解詁」,如東漢服虔的《春秋左傳解誼》,賈逵的《周官解詁》《左氏傳解詁》,保存至今的是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詁》。   疏「疏」即疏通之意。這種體例最早起於南北朝時的「義疏」,梁朝皇侃在《論語義疏》的序中分析其特點是「引取眾說,以示廣聞」。到唐代,對於漢人的經 解,唐人看起來已不甚明了,於是出現「疏」這種新的註解形式,疏不僅給正文作注釋,而且還給前人的註解作注釋,形成了經、注、疏三個層次。一般來說,疏不 違反注的意思,所謂「疏不破注」。唐代官修的義疏稱為「正義」,如孔穎達的《五經正義》及後來的《七經正義》。私人的注釋之作仍稱「疏」,如賈公彥的《周 禮疏》、《儀禮疏》。  章句「章句」主要是分析經文的章節,盛行於西漢,為經師講經所慣用。先秦古籍,整篇直述,既不分章,也不斷句, 後來儒生進行分章斷句,在分章斷句中也表述了對內容的理解,漢人的「章句」保存至今的有趙岐的《孟子章句》,可以從中看出章句的特點。這種著作體例後代也 有所沿用,如南宋朱熹的《大學章句》《中庸章句》都很著名;清代則有焦循的《易章句》,任啟禮的《禮記章句》等。  集解「集解」這種體 例是彙集諸家之說來進行注釋。《十三經註疏》中的何晏《論語集解》、范寧《春秋姅梁傳集解》是這種體例的代表作,而杜預的《春秋左傳集解》則不屬這種體 例,其注釋仍是杜氏一家之言。集眾家之說薈萃一處的方法,不僅有集解,還有集說、集注、集講、集要、集意、集傳等等,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注釋領域之中,數量 甚多。以「集傳」而言,宋代較有名的著述就有朱熹的《詩集傳》、蔡沈的《書集傳》、蘇轍的《春秋集傳》等。  豐富的解經典籍是隨著經學 的發展逐步積累起來的。春秋時只有「六經」。戰國以後,儒家著述中解釋「六經」大義的傳、記開始興起,《周易》的彖辭、象辭等「十翼」就是《易傳》; 《禮》所附的「記」以及《春秋》各傳,都是早期的解經著作,只是到了漢代才升格為「正經」。西漢時經學家所寫的傳、注等,以闡述經義為主,如《尚書大 傳》、《韓詩外傳》、《春秋繁露》等。但這時有些解經著作則開始出現了繁瑣的弊病,東漢桓譚在《新論》中就記載說,《書經》大師秦延君竟然用十多萬字來解 釋「堯典」兩字的含義,這種流弊在以後的解經著述中時有出現。東漢以後,注經典籍逐漸轉向通訓詁、究名物的方向,主要是解釋字義和考證名物制度,發展了章 句訓詁之學,出現了像許慎、馬融、鄭玄等有名的注經學者。流傳至今的有《毛詩傳》《三禮注》《公羊傳解詁》《孟子注》等,後世稱為古注。   魏晉以後,隨著音韻學的發展,解經典籍中的音注著作大量增加,晉代的徐邈對「五經」都作了音訓,成為當時諸經音注的典範。為經書作音注聲訓的傳統,到唐 代有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一批為經文注音的解經典籍,其中陸德明的《經典釋文》成就最大,他的音訓做到音與義結合,注一不同的音,即表達一種不同的解釋。 全書36卷,搜采漢魏以來凡230餘家而遍注群經,「十三經」中僅缺《孟子》,是因為唐時《孟子》還未進入「正經」。後來宋儒刊刻《十三經註疏》時,將 《經典釋文》內容散於各經注釋中,稱為「陸德明音義」。  宋代注經典籍的數量迅增。在南宋時,經學學者將漢以來註解「十三經」的一批重 要解經典籍確定下來,刊成封建時代通行的《十三經註疏》。這套註疏典籍中,古注除《孝經》為唐明皇所注外,漢人與魏晉人各居其半,義疏部分是由唐宋人完成 的。大體而言,其內容注多宗漢,疏多宗唐,傾向於訓詁名物的漢學,與當時理學諸儒注經的方式迥異。宋儒的解經典籍雖然進入《十三經註疏》者很少,但有不少 著述的成就是為歷代學者公認的。例如,《易》注方面,程頤的《易傳》、朱熹的《周易本義》皆有新意,尤以程頤的《易傳》為清代樸學大師顧炎武所推崇。《尚 書》注方面,蔡沈的《書集傳》、宋末元初金履祥的《尚書表注》不亞於《偽孔傳》和孔穎達的「正義」,後來學者多所利用。《詩》注,則有歐陽修的《毛詩本 義》,往往能探本詩人之旨。《三禮》方面,朱熹晚年所作的《儀禮經傳通解》,就《儀禮》分章分節,眉目清楚,並引《禮記》內容進行註解,溯本追源。朱熹的 《論語集解》和《孟子集解》,雖然重在義理的闡發,但詞句簡明,便於初學,可與何晏的《論語集解》、趙岐的《孟子章句》配合起來閱讀。明代的解經典籍雖然 數量不少,但多承宋學,未能有突破性的進展。  清代解經典籍成就輝煌,不僅數量多,而且在許多經學領域的研究超越了漢唐。擇要而言,首 先是在對經書的辨偽上意義重大。清代學者萬斯同的《周禮辨非》、《儀禮商》,閻若璩的《尚書古文疏證》,惠棟的《古文尚書考》,胡渭的《易圖明辨》,都是 當時疑經辨偽的力作。特別是《古文尚書疏證》一書,引經據典,共列128條,一一陳述《古文尚書》的矛盾,徹底揭穿東晉梅頤對《古文尚書》和《尚書孔傳》 的偽造,使遺留千年的問題成為定案。其次,清儒的解經典籍幾乎遍注群經,「十三經」中除《禮記》和《轂梁傳》外,每部經書皆有數種新注新疏,這些著述對經 文經義的考證和注釋,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全新水平。清末學者章炳麟曾對清人解經典籍加以研究,從中選出一批著作定為「群經新疏」,頗有代表性 意義。其所列舉:《易經》有惠棟《周易述》,江藩、李松林《周易補述》,張惠言《周易侯氏義》;《尚書》有江聲《尚書集注音疏》,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 疏》;《詩經》有陳奐《毛詩傳疏》;《周禮》有孫詒讓《周禮正義》;《儀禮》有胡培暈《儀禮正義》;《左傳》有劉文淇《左傳正義》;《公羊》有陳立《公羊 義疏》;《論語》有劉寶楠《論語正義》;《孟子》有焦循《孟子正義》;《孝經》有皮錫瑞《孝經註疏》;《爾雅》有邵晉涵《爾雅正義》、郝懿行《爾雅義 疏》。這些著述可以大致反映清代經學研究的水平。此外,清人還對經書注釋典籍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康熙年間由納蘭性德刊刻的《通志堂經解》1860卷,由 徐乾學、何烽主編,編者收集了唐、宋、元、明人關於《易》《書》《詩》《春秋》《三禮》《孝經》《論語》《孟子》等解經典籍146種,其中尤以宋元諸儒著 述居多,收羅宏富,頗多罕見之本。此外,清儒還對當代的解經著作進行總結,如阮元所編《皇清經解》和王先謙所編《皇清經解續編》。
推薦閱讀:

天命玄鳥矣,降而生商乎?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學記4
《藥師七佛經學記》06
講講自己的故事,想想當媽的責任——摘自趙妙果道德經學用

TAG:古代 | 介紹 | 經學 | 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