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和五行
07-21
五味和五行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種食味。早在老莊時代,人們就已經十分關注五味的問題。道家崇尚簡樸自然,《道德經》第十二章指出:「五味,令人口爽。」莊子繼承老子的思想,在《莊子·天地》中說:「五味濁口,使口厲爽。」老莊都認為豐腴的食物使人的口味敗壞。《黃帝內經》談五味比較具體,《素問·至真要大論》說:「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這是將五味與五臟聯繫起來,認為五味與五臟存在一一對應關係,主張五味調和才能滋養五臟,強身壯體。後世道教學者吸納道家和醫家有關五味之言論,對謹和五味之必要性、五味調養之操作法等有詳備的闡發。不過,目前道教學術界方面項研究成果欠缺,本文廣泛輯錄有關一手文獻,對道教飲食謹和五味養生理法進行細緻的探析,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道教經典倡導謹和五味。約出於唐宋間、原題前商州豐陽縣主簿符度仁纂之《修真秘錄》,假託思仙與真人問答,論述飲食調養之法,大旨謂選擇食物須應四時月令,以和五味,益五臟,治百病為主。該書《食宜篇》曰:「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符度仁沒有說明此言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出自《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元代九華澄心老人李鵬飛所編撰的《三元延壽參贊書》卷3《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也引用《黃帝內經》這一句,只不過略有增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長有天命。」雖然所引稍有不同,但這兩本年代迥異的道經,表達的思想是一致的,意思是說陰精之生成,來源於酸、苦、甘、辛、咸五種食味。謹慎地調和飲食五味,即可骨正筋柔,氣血流暢,腠理固密,從而延年益壽,天命久長。 道教典籍之所以重視謹和五味是居於五味各有所利這一認識的。原題會稽禹穴道士范修然撰、約成書於中晚唐之道教煉養術專書《至言總》卷2《養生》說:「五味者,辛甘苦咸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堅,或濡。」 五味之中,辛可發散行氣,甘能補益和中,苦能燥濕解毒,咸能軟堅散結,酸主收斂固澀。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辛味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的代謝、祛風散寒、解表止痛。甘味具有補養氣血、解除肌肉疲勞、調和脾胃、緩解疼痛、解毒等作用。苦味具有除煩燥濕、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利尿等作用。鹹味能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的滲透壓平衡以及正常的水鈉鉀代謝。人在嘔吐、腹瀉或者大汗後,適量喝點淡鹽水,可防止體內微量元素缺乏。酸味能開胃健脾,促進食慾,並可增強肝臟的功能,提高鈣、磷元素的吸收。所以,在選擇食物時,必須調和五味,才能有益於身體健康。 道經不僅正面論析謹和五味之意義,還從反面補證五味調和之必要。約出於魏晉之《太清道林攝生論》及《至言總》卷3《禁忌》皆引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主張五味不可偏多,並指出「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咸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這是說五味偏耽,會損傷五臟,食酸味過多傷及脾臟,食苦味過多傷及脾臟,食辛味過多傷及肝臟,食鹹味過多傷及心臟,食甜味過多則傷及腎臟。南朝陶弘景也持同樣的觀點,上述《三元延壽參贊書》卷3《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引陶弘景云:「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隨臟腑成殃咎。」 李鵬飛對此言之註解說,五味適中,令人神爽;五味偏多,損傷臟腑。而且這種損傷起初不易覺察,久則為患。唐代孫思邈《保生銘》也用六句五言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酸味傷於筋,辛味損正氣。苦則損於心,甘則傷於志。咸多促人壽,不得偏耽嗜。」 從上面引文,我們可以看出,從道教開創期開始一直到道教貴盛期,道教經文均反對五味過偏,認為五種滋味進食過量,會危及人體健康。這就從反面巧妙地支持了道教謹和五味的飲食觀。 道士們何以如此重視謹和五味?這與五行學說對道教的深刻影響有密切的關係。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思想家把這五種物質作為構成萬物的元素,以此說明客觀物質世界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五行學說是產生於東漢中後期的道教的重要思想因子之一。早期道教典籍,諸如《太平經》、《周易參同契》中就多處可見五行思想之蹤跡。隨著道教的不斷發展,五行理論也逐漸滲透到道教哲學、道教養生、道教文學、道教美術、道教音樂、道教堪輿、道教建築等領域。僅道教養生飲食方面,就有多部道經根據五行觀念強調必須五味調和。早在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就提出謹和五味是五行自然之理。另外,《太清道林攝生論》(約魏晉)、《彭祖攝生養性論》(約六朝或隋唐)、《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唐代)、《至言總》(約中晚唐)、《太上保真養生論》(約宋代)、《三元延壽參贊書》都有類似的說法,我們且引一兩條史料進行說明。《彭祖攝生養性論》說:「五味……應於五行,潛稟四體,可理可究矣。志士君子,深可慎焉。犯之必不便損,久乃積成衰敗。」 彭祖攝生養性論專論攝生之道,與《彭祖養性經》、《彭祖養性備急方》一樣,雖然該書也是託名彭祖著述,但無疑是道門經典,當可代表道教觀點。另外一本約出於宋代的道教養生經典《太上保真養生論》大體也沿襲上述觀點,不過談得相對具體些,該經云:五味入口,不可令偏。多酸傷脾,多甘傷腎,多辛傷肝,多咸傷心,多苦傷肺。此皆濁其神魂,亂其五臟,亦未必當時便損於人,但於久後積衰敗爾,伐人之命,甚於斤斧,蝕人之性,猛於狼虎。蓋緣兆應五行,潛通四運,源其跡而不謬,究其理而益佳,宜深慎之,以全其真也。 這裡就是將五味與五行聯繫起來,並告誡人們要多加註意謹和五味,食不能偏,不然積久成患。而早在上古時期,先人即已知曉五行與五味之關聯。漢代今文家所定,被譽為「上古的史書」的《尚書》主要記載商、周兩代統治者的一些講話記錄。《尚書·洪範》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的記載。它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間相互的內在的聯繫。道教飲食養生注意運用並且豐富了五行學說,道士們將謹和五味之操作方法與五臟、五官、五體、五味、五色、五季等綜合考慮,依據五行之所屬及其生克乘侮的變化規律,來診斷疾病,調養身體。為方便理解,我們先列舉下表,然後分別就道教經典中的一些記載來探析古代道士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通過攝取五味來均衡飲食、調治疾病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怎樣養氣養性,命理五行與養生策略
※地支藏干五行含氣數表
※穷通宝鉴.五行总论
※五行學說之肝、心、脾、肺、腎
※五行精紀 | 五行精紀 卷廿九 | 廖中著 |
TAG: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