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的實證社會學理論

孔德的實證社會學理論

孔德認為,最早出現的科學也最早擺脫神學和形而上學的統治。到了他的時代,科學都擺脫了神學和形而上學的統治,進入了實證階段,唯獨社會學還處在形而上學階段,仍然空喊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因此,他的歷史任務就是建立實證社會學,從而結束歐洲動蕩不安的混亂局面,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

在孔德看來,要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必須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這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實證社會學。他對自己在社會方面的理論特別自負,認為是他第一次把人的歷史當作一個社會整體來考察,並且發現了社會的如其他領域的規律一樣的規律。孔德說自己第一次發現了社會規律固然是自我吹脹,但按照實證原則建立社會學的確實數他最早。社會學(Sociology)這個詞就是他首先提出並使用的,從而使他成為資產階級社會學的創始人。

孔德指出,既然人屬於動物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麼就應當納入自然科學的軌道。人是動物進化系統的「最終項」,社會本身像生物體一樣是個「有機體」,社會生活規律是自然規律、生物進化規律的延續。孔德把人看作是進化的產物,把社會看作是有機體,這本身並沒有錯,但他忽視質的差別,把人與動物、人類社會與動物界等量齊觀,就陷入了社會觀上的生物學主義。

孔德把社會和自然作簡單的類比,在社會學中生搬硬套自然科學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實證社會學概念,論證了社會學的科學地位。他把社會學叫做「社會物理學」,並參照力學的靜態和動態概念,把社會學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

實證主義是孔德確立的關於實證科學的哲學體系,被認為與神學、形而上學互不包容。他在實證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階段法則」。孔德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實證主義即是實證科學,而實證階段是人類智慧發展的最高階段。他對實證科學按簡單到複雜的標準進行了分類,找出了各實證科學之間存在的「漸進的相關性」。孔德指出,實證精神集中體現了實證主義的內涵,觀察和合理的預測是實證精神的主要特性。孔德的實證主義雖然有其不足和缺陷,甚至其學說之間互相矛盾之處,但其對社會道德、秩序、進步、和平的追求,及對推動現代科學精神的發展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互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至今對我們的社會與實踐仍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推薦閱讀:

科爾曼:理性選擇理論 筆記
默頓的中層理論的思考
【社會學理論】布萊恩·S.特納:伊斯蘭,資本主義與韋伯命題

TAG:社會學 | 社會 | 理論 | 社會學理論 | 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