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拍賣現硬撐跡象 業內:拍賣行需自救
2015年09月22日08:22 大洋網-廣州日報
近日,作為秋拍「排頭兵」的紐約蘇富比拍品之少、水平之低令業內側目,擔心今年秋拍情況更加不濟,「外國拍賣行蠶食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觀點給市場帶來一些擔憂情緒。與此同時,大小拍賣行均「不安分」地開啟新業務模式,記者甚至聽說有業內人士準備退出藝術品拍賣業。
「市場不好,拍賣行需自救。」業內人士稱,藝術品市場進入「開源節流時代」。
行情:紐約秋拍令市場失望
正在進行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令國內外買家愕然。「我參加了這麼多年的紐約拍賣會,這是國內買家最少的一次。」國際買手陳連勇在紐約拍賣現場接受記者電話采 訪時透露,「拍品數量少、質量普通,以前帶乾隆款的編鐘,市場價至少1000萬元以上,現在100萬美元多點就一口成交了。」他認為,行情不理想與紐約蘇 富比的人員變動有一定關係——原亞洲部門負責人轉到芝加哥博物館當館長,倫敦蘇富比的一個負責人剛剛上任,「但更重要的是與整體市場不景氣有關」。
有市場人士反而對此表示樂觀:「買家沒有把資金投入到國際拍賣行中,存在轉而投向中國拍賣會的可能性。」不過陳連勇就認為國外市場不濟的話,中國市場有可能更不好:「今年上半年拍品都很差,現在更差,還面臨市場調整、藏家惜售的現象,不可能有『大逆轉』。」
藏家馮瑋瑜近日在紐約蘇富比下單競拍,但一件也未能得手,原因是競拍者眾,價格超過了她的預設:「我們每年都持續投入,購買官窯瓷器、書畫等,價格隨行就市,不擔心市場有多壞。畢竟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終究會循環。」
現象:
外國拍賣蠶食中國藝術品市場
中國藝術品市場以國際拍賣會馬首是瞻,有業內人士提出這意味著國際拍賣行蠶食了中國藝術品市場,並對於中國藝術品的話語權是否會重新被「奪」有警示性的 探討。陳連勇認為,歐美的收藏家族至少有100多年的歷史,很多藏品都有值得信賴的傳承紀錄,主流拍賣行經營時間比較長,讓國內藏家更有信心,也會更踴躍 進行購買,確實蠶食不少中國的市場,而日本的拍賣行主要面對行家,所以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蠶食」程度不大。
他認為,我國拍賣行近幾年快速發展,忽略了質量問題,所以令藏家們對他們頗 有微詞:「當然,這也是發展過程中正常的現象。不管什麼拍賣行,如果願意精耕細作,還是會有前途的。」而廣州藝術品商會會長石金柱對藝術品拍賣行業的弊端 進行了深刻的批評:「中國拍賣積重難返。拍賣本是極需信譽的交易行為,但目前大部分賺錢效應已經消失,主要就是因為『好大喜功』的高成本運營,比如印製大幅廣告、大量圖錄、在豪華酒店吃住招待、過度豪華布展等,這樣下去耗不過外資。」他透露,一些大拍賣行在我國香港市場被這些額外的開支拖累,難以盈利,「不規範、沒規矩的操作令拍賣市場出現三角債、假拍、作秀等,無異飲鴆止渴。」
據了解,目前已有為數不少的拍賣行停止了拍賣活動,有的拍賣行雖然照常開拍,卻私下透露「硬撐」:「沒辦法,如果不拍就通過不了每年的資質審核,怎麼也要拍,也就是走走過場。」而對於拍什麼、拍成怎樣,他們並不那麼關心。也有的拍賣行不堪重負,希望能夠轉手。近日,記者聽說有業內人士準備退出藝術品拍賣業:「公司成立於2010年,具備二、三類文物拍賣資質,每年保持2~3場拍賣會。」
行業觀察:未來藝術品市場
仍要依賴拍賣平台套現
拍賣行面臨重重困難之際,總有人用盡心思尋求自救。近日,北京保利推出「藝起來」藝博會,上海泓盛開始運作「文交所類」的「趙涌牛」,都吸引了業內的關 注。「市場不好,企業當然要想辦法搞活動、找噱頭、吸引客人。」業內人士說,目前拍賣行不能只停留在「節流」階段,必須「開源」。而石金柱認為,有實力的 文化企業「野心」比較大,不會只停留在拍賣行的模式,而是會發展走多元化:「僅靠拍賣在文化滲透方面有限。」
這是不是藝術品拍賣行轉型的契機?未來拍賣市場是否會失去藝術品市場的主導地位?在石金柱看來,多年來拍賣行業「圈」住眾多資金和「存貨」,目前藝術品市場還是要依賴拍賣這個平台來套現,所以可見的未來,拍賣還會起很大作用。
文章關鍵詞: 拍賣行跡象自救
推薦閱讀:
※藏品出手想賣高價不投資?想拍賣找前期不收費用的公司?難怪會上當!
※【小超拍賣】No.12預展:撿漏……
※蘇富比中國藝術品春拍 總成交額逾10億8,000萬港元
※歷屆拍賣會經典玉器大觀
※誰來管拍賣作假亂象